分享

图说三镇 | 从一张1945年的航拍照片中能否认出你的家?

 人文武汉 2022-06-08 发布于湖北

天地之间,最让人怀念和牵挂的,不是青山绿水,而是你的家。

如果你是武汉人,汉口人,无论你走遍天涯海角,你都不会忘记自己的家。但是,有可能,你现在已经不住在原来的老家了,对老家的印象模糊了,甚至,远走他乡,回来后,已经找不到自己的家了,还有你读过书的学校、上过班的工厂、商店等等。这是一种说不出的况味。但是,不要失望,或许,在下面这张照片中,你可能会找到你或你前辈住过的家,还有你曾经十分熟悉的街道、里份和巷子。

1945年汉口二曜路到车站路一带的航拍图原图。美国《生活》(LIFE)杂志威尔克斯摄

当你粗略看见这张照片时,心里也许有些茫然,何处是我家?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请静下心来。需要说明的是,这张照片上记录的街景和房屋,大致范围是在汉口沿江大道至京汉铁路、二曜路至伟英里一带。超出这个范围,你在这张照片里就看不到你的家,幸运的话,有可能在下一篇文章里才能找到你的家。你看到的这张图是原图,方便你收藏,没有作标注,下面作过标注的图,你很快就能找到自己的目标。

我估计,至少有一万个老汉口人在这张图里可以准确找到自己的老家。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这张照片是怎么来的呢?以前,我在网上看见过类似的照片,摄于194412月,但是清晰度没有这一张高,这张照片的摄影师名叫威尔克斯(Jack Wilkes),他是美国《生活》(LIFE)杂志的摄影师,二战期间,是《生活》杂志派驻东亚的记者之一。在中国拍摄了数百张照片,记录了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的政治军事(重庆谈判、驻华美军、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等)、社会民生状况。拍摄地有北京、桂林、重庆、西康、昆明等地。拍摄时间大约从1945年至1946年。其中约有10张是在武汉拍的航拍照片,可惜没有被人辨认出来,他的《威尔克斯的中国摄影集》中英文标注也只是简单交代“在中国”( Unrra In China)。关于他的故事,暂且按下不表。

194412月美机轰炸汉口图。图片来自网络

威尔克斯为什么要到武汉拍摄这些航空照片呢?在他的摄影集里可以了解到,他曾经和美国空军有着密切联系,拍摄过大量美国空军和飞行员的生活照片。其中有美国飞虎队以及美国飞行教官克莱尔·李·陈纳德的照片。

陈纳德空军第 14 航空队复合联队的美国飞行员。威尔克斯摄

194412月,汉口曾经发生过十分惨烈的美机轰炸事件,这也是汉口人永远的痛。

《江岸区志》“美机轰炸汉口”记载:“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军开始轰炸武汉日军活动区。经常多架次飞机轮番轰炸。19441216日,日军俘虏3个美国飞行员,以绳子牵首游街,沿途施以暴,后拖至今十六中校园烧死。1218日,美机出动飞机200余架次,对武汉进行穿梭式轰炸,投掷大量燃烧弹,使一元路至五马路、江边至铁路沿线一带一片火海,房屋建筑均被夷为平地。21日,轰炸造成江边码头棚户区大火蔓延。在空袭中,汪伪汉口“维持会”亦被击中,汪伪机关处于瘫痪状态。江汉路向东北延至旧法、日租界,一片破瓦颓垣,武汉居民损失惨重。”

我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对1944年美机轰炸一无所知。后来,很多老人在回忆飞机“丢炸弹”时,把日本人扔炸弹和美机轰炸混为一谈了。我的小学老师80多岁的汪继芳曾经回忆,在扔炸弹时,大人叫他们躲在桌子下面,轰炸时的场面很恐怖。我住在公安路,曾听老人说过,芦席街到公安四村那一带曾经被炸过,很多房屋被毁。其中有一位谢姓居民中的小孩因发烧出去就医,回家时,家里被炸,一家人躲过这场灾难。这事周围居民人人皆知。

1945年,威尔克斯坐在美军飞机上,在汉口大智门火车站和六合路上空一带,绕着圈子拍了一组大轰炸后的汉口居民区照片,其中就有这一张。文友孙庆力判断,这张照片可能是1945年日本投降后拍的,如果是战时拍的,飞机不可能飞得这么低。我也很认同,这张照片的清晰度很高,是从容不迫拍的。街道、建筑、树木,清清楚楚,历历在目。

1945年汉口二曜路到车站路一带的航拍图标注图。胡全志标注

这张照片近景处是京汉街及标志性建筑大智门火车站。照片中的大智门火车站是第二代火车站,有一主楼,两翼楼,现在还在。第一代火车站1908年的高清版照片日后再披露。在第一代火车站建成之前,曾经有一个简陋的一层站房,看上去像是个临时建筑。旅居英国的收藏家范榕先生在英国找到它的原始照片。

第一代汉口大智门火车站建设之前的临时站房。 范榕供图

1911年站台上装有木制雨阳棚,而1945年的照片中,雨阳棚棚顶拆了,可能准备更换铁制雨阳棚。站内共有6条铁轨。车站右边的房屋可能是候车室和行李房。京汉街沿线砌有一道长长的大小不规则的石头围墙,围墙上的灰缝采用隆起的“藤筋”技法,十分美观。京汉铁路线迁移后,原京汉铁路改造成京汉大道。火车站前面的街道就是车站路,一直延伸至江边。

与车站路垂直相交的道路是友益街。在车站路和友益街十字路口,有一栋楼顶带亭子的建筑,这就是后来的车站路新华书店。车站路到友益街右侧的建筑,是辅堂里和新成里。友益街“磨盘”没有出现在照片里。辅堂里的“大舞台”(人民剧院)十分醒目。车站路左边的有长安里,局部被毁。车站路至中山大道,右边是长青里和德兴里,百岁儿童商店就在中山大道拐角处。左边是宏伟里(庆平里)、公德里以及三德里。

与车站路左边平行的路是天声街。出口靠近友益街的是潞安里,潞安里后面有高大屋顶的就是民主剧场。民主剧场对面是新汉剧院,可以看戏,也可以放电影。左边联排房子就是如寿里。三德里的左边有一条整齐的街,是海寿街。海寿街一头通友益街,另一头通中山大道岳飞街。岳飞街右边是法国巡捕房,左边是武汉电影院,电影院的房子是弧形的。

再看如寿里的旁边,有一处空地,这就是后来的十六女中。十六中民国初叫辅德学堂,非常有名。十六中的大门前有一条巷子,通中山大道一元路。这条巷子最初叫辅仁里,后来叫汉景村。十六中左边有一个三层楼建筑,判断是宝华洗染厂的办公楼。查阅民国初的地图,将公安路和芦席街汇合处到中山大道一带,叫缸院前,以前对这个地名百思不解,什么缸,制酱的缸吗?没听说这里有过酱厂,现在忽然明白,缸院前,极有可能是指的宝华洗染厂,缸,指的是染缸。

十六中右边到友益街之间,有一条小巷,叫永庆里,在老地图上叫绵庆里。一头通中山大道一元路口,现在封闭了。一头通友益街,出口正对三阳里。我们再看如寿里的左边,有一片空地,这就是70年代的天声街菜场所在地。沿着这条路往左边走右拐,是芦席街。

照片最左边还有两条街道,与天声街平行的一条是公安街,一条是公安路。公安街与公安路之间连通的街叫公安横街。现在这里都发生变化了,老街道格局完全打乱了。公安路接近中山大道的地方,不是直的,而是有一段左拐弯路,出口正对的是坤厚里。坤厚里在1944年被炸了一部分。坤厚里左边一条小巷是一元小路,一元小路在德租界时期曾经叫过青岛路。旁边就是原实验学校。

1945年的实验学校,靠近中山大道处是一片空地,显然也是被炸了。这里原来有临街都是联排房子,很洋气,很繁华,靠一元小路这头叫世昌里,二曜路那头叫晋昌里。解放后,这里建设过一排中式房屋,著名的挑疳积的济民堂就是重建的,旁边还有一家玻璃店。晋昌里马路对面正对华清街。华清街出口原有一座三层楼洋房,出口就在洋房中间骑楼下,有个拱门,1944年,这座洋楼被炸了,从此,这一带繁华不再。实验学校往江边方向看,有一座洋房和塔式建筑,这就是现在还在的德国巡捕房,如今改造成警察博物馆。它的旁边就是二曜路。

我们再回头看十六中的前面,就是一元路,很直观。一元路中部有一座高大建筑,就是美最时洋行大楼。这座大楼解放后市卫生局曾使用过。它的对面是原江汉关监督公署旧址,曾作过汉口国民政府外交部办公楼,解放后为武汉档案馆,现档案馆迁至后湖,此房另作它用。

照片中,靠近江边的建筑是原德国领事馆旧址,现为武汉市政府办公区。沿武汉电影院往江边走,是蔡锷路,照片中可见德明饭店(江汉饭店)和它对面的平汉铁路局旧址。蔡锷路往江边方向,左边有立兴洋行分行旧址,右边绿化带处原是百代大戏院,解放后曾是汉口铁路工人俱乐部,现为江城明珠豪生大酒店。原法国巡捕房的背后,是一个回字形二层建筑,现在这里是金源世界中心高楼。

从这张老照片上看,华清里、世昌里、晋昌里、如寿里、长清里都消失了,可是,坤厚里、昌年里、三阳里、海寿里、三德里、辅堂里、新成里等里份还保存着。整个三德里,曾经有78个门牌号,而每个门牌号里曾经住过两三户、三四户人家,总共加起来,有几百户人家。这里的人们,依然可以找到“回家”的路。

1944年,汉口地区最高建筑分别是江汉关大楼、汉口水塔,此外,还有和记蛋厂大楼等。在这张航拍照片中,我们可以看见汉口的坚毅与不屈,看见布局规整的里份和街道,长江水道和京汉铁路,把武汉和全国、全世界联系起来。

你在这张照片里,找到自己曾经的家没有?找到了,是否有某种治愈感或减压感?如果还没有,请继续关注人文武汉公众号。

最后,请你参与判断,下面这张航拍照片拍的是哪条街道?有哪些有名的建筑?

1945年武汉某街区局部航拍图。威尔克斯摄

打捞江城记忆  钩沉三镇往事

抗战记忆

转载请注明出处,勿侵犯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