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所做即所得:改变的开始

 小飞学长 2022-06-09 发布于河南

朋友你好,见字如面,我是小飞。

有些时日没见面了,这段时间发生了很多事,下面说与你听。

1,搬家。

61日,上海正式解封。出行相对来说好了很多。周五,是端午节,去朋友&同事王盼兄那里吃过饭后,便去找下一个租房的地点。

第一天,跟着中介走了几家,没成,然后就自己去线下找,挨家挨户地询问:有没有房屋出租......

遇到了心好的、乐于分享的,也遇到了傲慢的、瞧不起“穷鬼”的。还好,我脸皮厚,对于“坚持不要脸”的我来说,也就那样。

第一天摸黑回家,没有收获,但大概也知道哪些地方有房源,该地方的价位怎么样。

第二天,跟着另两个中介去看房。看第三间时,价位看起来还不错,主要是靠近地铁,上下班来回方便。于是签合同。

签完合同,中介才告知要收房租一半的中介费。和他们理论了一番,最后交了房租的21%。相较于其他租客来说,还算不错。

有一点让我特别不爽的是,这些两个中介,你没签合同之前,你是大爷,签完合同,给完钱,他就是大爷了。答应的条件,很难给你办到,甚至就赖账不办。

我就在想,这些中介把自己定位得太小了。一次性服务,想的是坑一个得一个。然而,人是有记忆的,别把这些“游子”当成“野猪”,最后买单的,还有中介自己。

做其他事也是一样,别把别人当傻子。

后一句,是重点。

2,通勤

每天上、下班的通勤时间总共为3小时。其中, 地铁单趟1小时。

这一小时,我用iPad阅读。于是,每天就能有两个小时的阅读时间了。

在工作期间,把精力放在工作上,了解产品资料、为客户解决问题,或者开研讨会等。

与此同时,我会把之前看的书,写过的文章融入到工作中来,然后加深自己对其理解和领悟。

比如,我会把自己在新媒体/编辑工作上的经验用到科技产品中来,内容有变,但人性不变,人们的底层需求,同样通用。

举个例子,在撰稿时,常用到情景分析法SCQA。该模型是麦肯锡咨询顾问芭芭拉·明托在《金字塔原理》中提出的。

什么是SCQA模型呢?

SCQA是四个单词的缩写,具体含义如下:

SSituation)情景--由大家都熟悉的情景、事实引入;

CComplication)冲突--实际情况往往和我们的需求有冲突;

QQuestion)疑问--怎么办?

AAnswer)回答--我们的解决方案是......

这是一个框架,同样也可以用在产品营销中,这也正是我所引用的。

因此,我要做的,就是把理论融入到实践中,激活它属于“我”的价值。

3,考卷

刚过去的这两天,是1193万学子的高考答卷日。

听说数学题很难,我没看。语文作文我倒是看了,很不简单,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或许压根就是纸上谈兵。

什么实践,什么创新,什么本手妙手俗手,在以分数高低为大背景的当下,可能说是,每个字都认得,但就是不知道如何表达,如何才能写出深度。

毕竟,没有做过的事,没有参与过的感觉,你写不出来。对于在饱经风霜的阅卷老师来说,要打动他们,可有些不容易。

希望,劳动素质课,不是摆设;

希望,社会实践课,不是口号。

学校没教的,社会大学会教。但成本或许有些高昂。不是每一个错误,都能换来一句没关系。

成年人与未成年人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最后谈谈最近刚读完的一本书——林语堂先生写的《苏东坡传》。

苏东坡是我最喜欢的人。

喜欢他的诗词,喜欢他对生活的态度,喜欢他的实践创造。

每一个人,都有一颗心,也仅有一颗心,对人对事都有各自的看法。与之对应的,是表现出来的行为。

改变能改变的,做好能做好的。难道不是应有的态度吗?

如果你比家庭、比学校都不行,那就得靠你自己了。

别人的花,你可欣赏,可点赞,但不可羡慕。

胡适先生有言:昨日种种,皆成今我,切莫思量,更莫哀,从今往后,怎么收获,怎么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