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活随感】身高||吴波

 一犁_书馆 2022-06-10 发布于江苏

带小二子在小区广场或者商场里儿童游乐场玩,经常碰到奶奶或者妈妈也带着小孩子玩,作为爸爸,我自然不大喜欢和“婆婆、妈妈”们搭话闲聊。但咱们家小东西非常“欢”,浑身是劲,跑来跑去,一刻不停,也偶尔会和其他小朋友发生点儿“冲突”,需要大人去“拉拉架”解决一下;此时,身旁同样看护小孩子的奶奶或者妈妈看到了,总会问一两句句:你家这个有两岁多了吧?真是“精”呐!

每次,咱都是脸一红,先解释一下,再说年龄:咱家这个小二子,个子小,已经三岁半了(其实现在离9月份四周岁只差三个半月了)。解释之意有二:一者,别看我的样子老,认为是爷爷带孙子,咱带的是自家小二子;二者,咱家的小东西,虽然个子小,年龄是绝对不小的。

于是乎,那奶奶或者妈妈就明白了:噢!三岁多啦,难怪这么精的。本来让她家孩子叫我们家小二子弟弟的,就改口了,叫哥哥;然后,她们脸上多少都有点儿自豪,因为她们家孩子虽然年龄小,个子可比咱家小二子高了不少,自家孩子长得高、生长发育强于别人家孩子,这也是“竞争”胜利嘛!怎么能不高兴呢?

每次,回答完问题,结束这样的对话,咱这个“爷字辈”爸爸的心底儿,总有那么些担忧:咱家这小东西,将来如果长不高可咋办?甚至,连他爸高都没得,那不坑得了?我的担忧肯定不是无缘由的,因为咱们夫妻个子都不算高,根据遗传因素来推测,咱家这小家伙,个子真的怕是不会长得比较高的;尤其是现在,快四周岁了,身高还不足100公分,比同龄孩子至少矮了大半个头,甚至很多比他小快一岁的孩子个子都比他高。每次在外面玩,每次看到其他小朋友,咱都是不由自主地会目测比一比身高,其实不用比呀,个子比咱家矮的,肯定是年龄小不少的孩子,个子比咱家高的,大多也比咱家孩子年龄小,每次回答对话,对咱,都是个“沉重”打击呀!

唉!身高,身高,在咱们很多中国人看来,除了“三高”,其他没有什么“高”比身高更受重视的,将来找对象,不管是男生找女生,还是女生找男生,首要条件就是要“身高”,尤其是男生自身,如果身高“不高”,那简直就是致命伤,大概率被一票否决啊!即使你学历高、家境高、工作也有高度,但是,人家女生眼界可是更高的!

小时候在乡下外婆家生活,虽然小伙伴们都是乡下孩子,个子都不算高,但是,我在其中,个子还是最矮的一个。因为矮,啥都玩不过人家,回家后难免有点苦恼,说给外婆听,说给回来看我的母亲听,她们就笑了:外甥多像舅,你看你三个舅舅,哪个是个子高的?这倒也是,咱三个舅舅,个子最高的,估计也没有一米六五。三舅听了,有点埋怨:都是挑水挑的,个子都压矮得了。三舅说的是玩笑话,因为外公做豆腐,每天到水塘里挑水,一挑十几担,水主要还是外公挑的,咱三个舅舅都也挑过水,但都早早当兵的当兵、进城的进城、上学的上学,挑的都不算多;三个舅舅个子不高,根源还是在外公,咱外公绝对是小个子,身高不会超过一米六,但是,个子小,力量大,外公一辈子撑船磨豆腐打烧饼、种粮种菜做生意,硬是养育了六个子女撑起了一个大家庭!

1986年秋,我回到城里进入附小重新读一年级,我的同学大多是市委机关干部家孩子或者也是城里单位工人家的,大多城里人,他们虽然年龄比我小一岁左右,个子却都比我高啊!班级座位一般按照身高来排列,不管怎样调座位,我这小矮个子都是坐在第一排!唉!我也很是苦恼,因为一直坐在老师眼皮底下,痛苦呢!尤其我这个坐不住好动的家伙,稍不留神,就被老师批评、甚至小棍子打手了!

唉!那个年代,城乡生活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城里孩子的身高普遍比农村孩子要高不少,所以,衡量孩子正常身高的标准,城乡两个标准,差距在五六公分以上。这一点,在我工作后做了老师,都很直观地感受到,因为班级里的学生,有城市的,有农村来的,很多时候光看身高,就能看出哪个是城里的,那个是农村的。记得十多年前清河开明中学刚招生时,大部分学生是市区自主招生进去的,还有部分是学校周围施教区也就是原农村成长的孩子,施教区学生编了两个班,其他自主招生孩子编了七八个班,我们去听课学习,学生做课间操时,施教区孩子的那两个班站在边上,一眼望去,和并排的其他班级孩子一比,从前到后,普遍矮上半个头!

我只算是小半个城里人,尤其童年完全是在农村生活成长的,条件自然远不如城里孩子,这可能是我身高不高的重要原因,遗传倒不是最主要的。我三爷个子和我父亲相比差不多,三婶子也不比我母亲高多少,但是他家儿子,比我大两岁,城里孩子,从小到大,吃好的,营养足,身高就是一米八几,比我高了太多。每每因为这身高,我对母亲总有些“埋怨”:谁叫我是农村的?从小营养跟不上,所以就长不高吧?

因为个子不高,我经历的苦恼还真是不少的。上学时一直坐在教室最前面,还不是最苦恼的,小时候的苦恼还包括买衣服穿,因为瘦小,衣服总是一点不合身,甚至买不到适合穿的衣服,经常是穿别人剩下来的旧衣服甚至是姐姐穿过的,这一点也一直让我不开心,让我更是自卑。我在上初中之前,个子矮的都让人难以置信,估计上初二时身高都不足一米五,放在今天,十足一个小学三四年级学生的身高。初三那年,突然猛长一下,却也没长多高,最终身高不足一米七,少多少呢?不告诉你,秘密。

就这身高,标准的三等残废呀!小学初中时,没有太多高矮的概念,但是上高中以后,尤其是高中毕业前后,开始更多关注自己的外表,希望被自己喜欢的女孩关注,这才发现,咱这“矮个”绝对是硬伤。就拿那位曾经和我同走桃花岛吊桥的女孩来说,她虽然不算高,但我站在她身旁,也不比她高太多,所以,她对我总是遮遮掩掩,我知道还是对我很不能满意接受的,尤其是这身高,有哪个女孩不梦想、希望自己心目中的他是高高大大、帅气英俊的白马王子呢?而我,肯定和“帅、俊”占不了边儿,倒是有点黑,关键还是矮了,连黑马王子都算不上。所以,拉倒。

因为咱这“个矮”,上高中上大学期间,当然是喜欢穿皮鞋,不为别的,只为有那么一两公分高的鞋跟,总是好点儿,不是嘛?我还关注过那时流行的内增高皮鞋,一直想着买双把来穿穿看,但是总觉得这样增高是骗人,当然也是骗自己,最终作罢。上了大学,喜欢过别人,当然,肯定得不到任何结果,光是这身高,人家女孩也看不上的,对吧?也曾有人喜欢过我或者说相互有点好感吧。那是一位比我晚两届的另一所大学学生,我们在回淮安的客车上认识的,相互搭讪聊了起来,才发现我们高中是校友,甚至老家还是同一个乡的,算是真正的老乡。于是相识了,于是有了联系,于是聊得越来越开心,于是有了一些交往,甚至,两人都曾有进一步发展的意思,只是,我们之间有着很大的一个差距:身高!她是一位高个子女孩,身高在一米七以上,而我呢?不说了。女孩本身就显得身高,两人站在一起,她比我高半个头,她有点不满意,我呢?更是不舒坦。所以,我们两人在镇江街头,也曾“逛过街”,她不太好意思和我手牵手,我更不愿意和她并排走,就这样,虽然我们还是朋友,却走着走着,分别分开了。

工作以后,母亲着急我的婚事,托人介绍过一些女孩,相亲见面,总见对方或者对方的家长上下打量我一番,我心底儿就有数了,唉,咱这身高,硬伤啊。后来,经同事介绍认识我的妻子,我估摸着她对我这身高也是不大满意,但是我们两人都是教师,同一年工作的,甚至曾在一个教室里培训学习过,彼此似曾相识,毕竟有很多共同话题,所以还是走到了一起。据妻子讲,当年她打电话回家告诉父母谈了对象,觉得还行,要带回家看看,也就意味着“定下来”之意,我那岳父在电话里只问了一句“个子怎样?”妻子一句“个子不高”,据说他老人家半天没讲话,然后电话就挂了。

你看,以我因为身高不高而经历的“苦痛”,我能不关注咱家孩子身高嘛?咱家女儿,小时候个头也一直矮,和我一样,上学一直坐第一排,小学时和很多同龄女孩站一起,个头都矮一些,我心里一直揪着呀!我曾经对女儿说过:“你个子长高了,比考试100分、考第一名更令爸爸高兴。”女儿上初中后,青春期发育,身高还是明显增长的,现在差不多定型了,光脚身高一米六二三,虽然和一些女孩相比,还是偏矮了些,但是也算说得过去了,将来穿个正常的高跟鞋,看起来绝对不丑了。咱家小二子呢?现在真是矮哦!矮得又让我发愁,希望啊,这小家伙能像他姐姐一样,虽然晚长,但一定要长得高些,至少一米七几以上吧?最不济,也要比他老子高些,不是嘛?

话说,他老子到底多高呢?反正曾经号称一米六八,但后来被女儿和妻子强行量身高揭穿了。我也就这么点高吧,我这辈子也就这么样了。希望女儿将来的人生更有点高度,希望小二子将来的身高能比他老子高多一点,咱,矮点,没啥。



作者简介



吴波,男,19795月生,江苏淮安人,中学教师,淮安市作家协会会员,清江浦区作家协会理事。教学工作之余,热爱文字写作,2005年起在报刊发表文章,已逾百万字,有多篇文章收录进各级各类书集,多次在市级以上征文中获奖。20179月,文集《里运河北大运河南》由团结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202010月文集《清江浦家常饮食记》出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