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始经启示录104:脱离自我欺骗的旋涡

 新用户17779036 2022-06-10 发布于江苏

导读

关尹子说,所谓的是非成败,都是人的私心在作怪,我们该怎样理解?人的记忆力和想象力是怎样,成为烦恼帮凶的?为什么说是心对外物的攀缘,让我们丢掉了平静与自在?为什么说一定要训练自己,成为自己的旁观者?

想收听上面音频,请点击上面绿圈

我们今天一起来精读《关尹子》鉴篇的第十章,先读经文。

01

关尹子曰:是非好丑,成败盈虚,造物者运矣,皆因私识执之而有,于是以无遣之犹存,以非有非无遣之犹存,无曰莫莫尔,无曰浑浑尔犹存。

譬犹昔游再到,记忆宛然,此不可忘不可遣。善去识者,变识为智。

变识为智之说,汝知之乎?

曰想:如思鬼心栗,思盗心怖。曰识,如认黍为稷,认玉为石者,浮游罔象,无所底止。譬睹奇物,生奇物想,生奇物识。此想此识,根不在我。

譬如今日,今日而已,至于来日想识殊未可卜,及至来日,纷纷想识,皆缘有生,曰想曰识。

譬如犀牛望月,月形入角,特因识生,始有月形,而彼真月,初不在角,胸中之天地万物亦然。

知此说者,外不见物,内不见情。

02

关尹子告诉我们说:

人们所认为的是与非、好与丑、成与败、盈与虚、盛与衰,本质上都是造化万物的大道在运行、在操控。

人们是因为有了分别和执着的意识,有了我执,才会把这些意识留在自己心里,认为自己可以控制,可以占有

于是,就会设法用没有的概念,用一切皆空的概念去排遣心中这些是非成败的执念,消除记忆。

结果呢,这些意识还是留在人的心里。

也有人用万物非有非无、非真非假,不是有也不是没有这样的观念,来排遣和消除是非成败的意识,结果,内在这些意识仍然留在那里。

更不用说那些不计较没有有,也不计较没有无,那些浑浑然、模模糊糊、毫不清晰的意识,也仍然留在心里。

03

这就好像是以前去过的地方,现在故地重游,当年的记忆会变得非常清晰,历历在目。这些记忆是难以忘怀的,也是难以清除的。

那些真正善于排遣和消除个人意识的人,是把意识转化成了智慧。

把个人意识转化成智慧的道理,你知道吗?

我们先来谈谈想。这就好比自己一想到鬼怪,心里就会害怕,身体就会吓得发抖。一想到可能会有强盗,内心就会恐惧不安。

我们再来谈谈识。这就好比我们会把黄米错认为小米,会把玉石当成普通的石头一样。

思想意识会浮想联翩,根本没有限制,也很难停止下来。

比如说我们看到奇事、奇物的时候,一定会生出很多关于奇物的联想,而且也会产生判断分别这种奇物的意识。

产生这些想法和分别意识的根源,并不在于我们自身。

就比如说今天,也就只是今天而已。今天发生的事已经成定局了,至于明天,还有未来的日子,会产生什么想法和意识,现在是没有办法预测的。

等到了明天或者是未来的某个日子,思想和意识就会因为新事物的出现而产生了,而且照样也是纷纷扰扰,没有边界,不容易停止。

04

说到思想,说到意识,就好比是犀牛望月。

月亮的形状以光影的方式映照在犀牛角上,只是因为这个原因,犀牛产生了意识,心中才开始有了月亮的形状。

然而,天空中那个真正的月亮并不在犀牛的角上。

其实,我们胸中藏有的天地万物也是这个原理,也是一回事儿。

能够知道和理解了这个说法,对外就不会攀缘任何事物,对内也就不会产生任何分别好恶之情了,就能让心回归宁静和空灵。

05

这一段经文相对而言比较长,还有一部分不太好理解,不太好解释。

比如说变识成智,比如说犀牛望月。就算是花了一上午的时间,我也没有认为能把这段文字完全说明白。

但是理解了大意之后,我们就会感觉到,说来说去还是那点事儿。

第一,我们人有超强的记忆力和想象力

感知到任何事物的时候,总是先去判断好坏,再去浮想联翩,没有限制。

而且是一个念头接着一个念头,用佛家的话讲刹那之间就会有八万四千念。

而在智者们看来,所有的这些判断、分别、联想都不过是自欺欺人的妄想。

人对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记忆会非常深刻,就算平时不注意,感觉似乎已经是忘了,但是,看到某个东西,人就会睹物思人。听到某句话,看到某个景象,人就会抚今追昔。

表面上是忘了,不在乎了,实际上随便一件小事儿就可以勾起我们以往的记忆。想把原来的记忆删除,实在是太难了。

用关尹子的话讲,几乎就是不可能的,删不掉的,你用了各种办法,最后都是两个字:犹存。

而我们反思一下就会发现,咱们的想象力和记忆力确确实实是创造力的帮手,但他同时也是痛苦和烦恼来折磨我们的帮凶。

一定意义上说,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带来了很大程度上的自我欺骗和自我伤害。

为什么很多人,碰到一点儿小事儿,就会自己吓自己?还不是因为想象力太丰富了吗?

为什么很多人碰到不喜欢的人、不喜欢的事,都已经过去很多年了,还耿耿于怀,还放不下,还走不出来?

为什么本来就没有鬼,偏偏自己要想象出来个鬼,自己吓唬自己?

为什么未来还没有来,自己会想出千万种可能来欺骗自己?

为什么已经过去的事情,还一遍一遍在心里复习,在自己的伤口上撒盐,做自我伤害和自我折磨呢?

06

第二,读了这段经文,我们应该知道,人之所以会有认知,会有分别,会有记忆,会有联想,都是咱们本来清净空灵的心被外物给影响了,给带偏了。

心对外物的攀缘打乱了我们本有的宁静和自在。

也就是说,人的六根一旦染了六尘,就一定会产生六识,六识不就是思想意识吗?

而这些思想意识一旦产生就会裂变、繁殖,没完没了,天马行空,不受限制,那个心就再也不容易静下来了。

我们反过来理解就是,想要让自己的想法少一点,痛苦少一点,烦恼少一点,最好能够把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关上,不让外物进来。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修行者一定要躲开人群,躲进山林,不让外物来干扰自己平静的心。

当然,如果能够训练自己,训练自己的心,做到心理强大,可以实现外物入眼不入心

我可以看见任何事物,我可以听见任何想法,但是啊,都不往心里去,物来则应,物去不留。

对生活当中碰到的任何人、事、物不迎不拒。你来了,我不排斥你,你不来我不想着你来,你来了我也不讨厌你。

对任何外在的人事物不牵缠、不执着这说起来好轻松啊,我努力了30多年也没有做到

这是非常非常困难的。

07

第三,如果用意识去对抗意识,只能让咱们自己的心越来越乱。

关尹子不讲了吗?你用万法皆空想遁入空门,来去对抗内在的各种想法、各种痛苦,很有可能越对越乱。

你找一个非有非无,或者我根本不关心它有还是无,只要内在还有这些想法,我们的心只能会越来越乱。

真的要想平静和自在,一定要学会转识成智。

这四个字最难理解,最难说清。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什么样一种感觉,我是没有能力说清楚的。

但是,假如我们从现在开始,能够每天给自己留一点时间静坐、内观,能让自己纷乱的心静下来,能够暂时离开外物对自己的干扰。

我们有一天,也可能像那些智者一样明心见性,能够自己真正的证悟空性。这样的话,我们就获得了智慧。

还有,在生活当中,如果我们能够把自己变成自己的旁观者,能够学会旁观自我,不让自己整个身心都卷进自己所见所闻的那些人事物当中去。

我们能够从生活当中那些琐事中出离,能够学会不在乎,学会忽略,内在的意识和记忆对我们的干扰、伤害也会变少。

就算达不到那些智者们的境界,起码烦恼能够少很多,心会更自在。

归根结蒂一句话,我们一定要从自己骗自己的漩涡当中爬出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