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太白山的毛叶铁线莲 如果用八个字形容铁线莲,“藤似铁线、花开如莲”,是极精当的。 但此一描述,以大花型铁线莲为典型,于单叶铁线莲(Clematis henryi)等铃铛型、女萎(Clematis apiifolia )等小花型铁线莲并不适合。故能当得起“藤本皇后”之美誉的,必须是花朵硕大、花色丰富、花量巨大的大花型铁线莲。 全世界300多种原种铁线莲之中,我国有161种之多,为铁线莲种质资源第一大国。不少原种在世界铁线莲杂交育种史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藤本皇后”大花型铁线莲的主要亲本,就是浙江特产、宁波主产的毛叶铁线莲。 毛叶铁线莲多单叶对生,亦有三出复叶 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没有毛叶铁线莲,就没有世界铁线莲产业的繁荣昌盛,说毛铁是“皇后中的皇后”,并不为过。有人会问,长在宁波深山之中的毛叶铁线莲,怎么就成为西方铁线莲育种史上的重要亲本呢? 这其中,史上最大经济间谍案当事人、几乎以一己之力打败中国茶产业的“茶叶大盗”罗伯特.福琼(Robert Fortune,1812-1880),发挥了关键作用。1843年至1862年这19年间,他先后四次来到中国,一半为盗取茶苗茶种,一半为猎取植物种质资源。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之后,他便受英国皇家园艺协会派遣,成为第一批深入五个通商口岸考察并采集植物的外国人。1843年7月,他从香港北上,经厦门到舟山,夏末秋初,比英国领事还先一步到达宁波。 晚清宁波,经济发达、市民和善、物种丰富,在福琼的游记《两访中国茶乡》一书中,有四五个章节生动描述宁波的风土人情、地理地貌,是了解清代宁波的重要参考资料。 他对宁波印象很好,宁波也成为他前后多次来中国从事采集的重要基地。他逛遍了宁波城的大小花园和苗圃,收集中国传统园艺植物,并以天童寺为中心,采集适合英国气候的野生植物。 他先后为英国送去大花白木香、绣球荚蒾、中华猕猴桃、芫花、单花莸、化香、云锦杜鹃、白鹃梅等许多出自宁波的观赏或经济植物。宁波也因为福琼,成为17种植物的模式标本产地,本文主角毛叶铁线莲亦为其中之一。 1850年夏天,消息从加尔各答传到上海,他冒着生命危险从松萝山、武夷山、宁波等中国一流茶区盗采的大量茶树种子和幼苗,已经安全抵达喜马拉雅山南麓,并且生长良好,他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了。这意味着英属东印度公司派遣他第二次到中国的使命,已完成了一半。 他的另一半使命,是从这些产茶区再招募一些茶农和制茶工人,并带到印度。此事因有颠地洋行比尔等人提供帮助,进展顺利。故此时的他,心情十分放松。为接收另一批茶种茶苗,顺便为英国皇家园艺协会再采集一些美丽植物,他又一次从上海来到宁波。 坐落于宁波城东面太白山麓的晋代古刹天童寺,是他每次来宁波必到的地方。每次来天童,他都会住上一些日子。和尚们对他很友善,食宿保障很好,周围风光秀丽,物种极其丰富。 太白山回望宁波城 据张政新等专家1982年4~5月的一次踏查统计,天童景区就有维管束植物126科612种。清代时候原生态更好,物种数量还要多,是非常理想的植物猎取地。白天,罗伯特.福琼就在附近群山调查、采集,晚上就在寺里整理标本,写采集日记。 这年夏天,他最大的收获,就是采集到了开花的毛叶铁线莲。英国人植物审美,比较偏爱大花植物,而毛铁花朵直径最大可达到20cm,比成人的一张脸还大。首次看到花型如此巨大、色彩如此迷人的铁线莲,他赞叹不已,采集了不少幼苗,通过小型温室“沃德箱”,带回了英国。 福琼在中国采集的植物,多交给其好友、英国著名植物学家、伦敦大学学院教授约翰·林德利(John Lindley,1799-1865)研究并发表。1853年,林德利根据该物种叶背面“被紧贴的淡灰色厚绵毛”之特点,发表了新种“Clematis lanuginosa Lindl.”,其中种加词“ lanuginosa ”就是“覆盖绒毛”的意思,翻译成中文名就是毛叶铁线莲。 叶背面被紧贴的淡灰色厚绵毛 1858年,英国园艺师George Jackman将毛叶铁线莲和南欧铁线莲进行杂交,获得'杰克曼’品种。该品种花大色艳,健康又耐寒,甫一问世,迅即风靡全欧,几乎成为大花铁线莲的代名词。1863年,该品种获英国皇家园艺学会一等奖,被称为有史以来最杰出的杂交铁线莲之一。此后,世界各地园艺师以'杰克曼’为基础,选育出了许多出色的大花杂交品种,直接推动了铁线莲产业的兴旺发达。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福琼的这一采集,对于铁线莲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不亚于他对世界茶产业格局所发生的的影响,也是一次改变世界的行为,只不过改变的产业相对来说小一些。 175年过去了,毛叶铁线莲还在宁波山里能找得么?答案是肯定的。不但有,而且很多。据2022年1月出版的《宁波植物图鉴》第2卷介绍,除江北之外,其他九个县市区都有毛叶铁线莲分布,而在浙江省内,只有临安、普陀、天台等少数几个地方有零星分布,宁波依旧是该物种妥妥的世界分布中心。 我与毛叶铁线莲的相遇,比较晚近。2020年5月17日晚,三哥说鄞州瞻岐山里遇见了开花的毛叶铁线莲,我听闻非常兴奋。次日早晨四点半,就和三哥驱车前往目的地。在山里一条新开公路的下方林缘,见到了那株爬在灌丛之上的毛叶铁线莲。一路查看,大约有二三十株间断分布在坡间林下,让我一次欣赏了个够。 因当时相机忘插存储卡,该周周六,我和窗前、三哥重回故地补拍图片。想着大路边的毛铁好找,于是选择了另一条没走过的山谷开展调查。开始的时候,的确找到一些花朵硕大、花开正好的毛叶铁线莲。其中有一朵已经开淡的毛铁,居然比我的脸还大。 蚂蟥之路 顺坡越往上走,越发现此地长年少有人行,道路基本被荆棘及台风期间吹倒的林木阻断了。我们在林中摸索许久,都没有找到通往山脊线的路。后来,在一对挖黄精的夫妇指点下,终于来到一条被箬竹、野竹、山莓等植物几乎郁闭的山间小路上。我们用登山杖拨开植物,如同分开水路一样,在小路上艰难穿行。 更可怕的是,此地阴湿,蚂蟥成群,我们不经意间闯入了近年来刷山最恐怖的蚂蟥阵。一路上只听见窗前同学尖叫连连,行走五分钟左右,我们就得停下来一次,先帮她把鞋子上的蚂蟥捉下来,然后捉我自己鞋子上的蚂蟥,真是手忙脚乱。 路上即使看到漂亮的毛铁,也不敢停下来拍,胡乱抓几张便走。我们希望以最快速度行走,让山蚂蝗来不及上鞋,就走过去。在一丛开了十一朵花的毛铁边上,我们实在无法抗拒它们那动人心魄的美丽,停下来拍了一些图片和视频。 才拍五分钟左右的工夫,又在鞋子上揪下来七八条蚂蟥。这段走了两个小时左右的蚂蟥之路,三个人最起码捉下来200条以上的蚂蟥。不过,最终结果还好,我和三哥各被叮破了两个地方,窗前同学虽然经受了惊吓,因为捕捉及时,倒也全身而退。 今年端午节假期最后一天,又值毛铁花期,我和窗前冒雨前往天童寺北麓的太白山,重走罗伯特.福琼之路,寻找模式产地最正宗的毛叶铁线莲。山路盘旋而上,我一路上念叨,不知太白山上是否还有毛铁? 上山之路很狭窄,当我把车子停到山顶附近路边的一个港湾式停车位,随意往山上一瞥,立马就看到绿树之间那一抹最动人的蓝紫色了。崖壁太高上不去,我只能跑过去用长焦先拍两张。忽然听到窗前在车那边说,这里就有铁线莲。好巧,原来我们停车的栏杆之下,居然就有两朵状态良好的毛叶铁线莲,特别方便拍照,真是心想事成。 我打着伞,沿着公路,边走边查看山坡林间,特别值得欣慰的是,这里毛叶铁线莲依然很多,几乎走二三十米,就能看到几朵高高爬在枝间树头的毛叶铁线莲。顺着沟谷边一条小路,我们来到一处有花的林间,发现这一小块地方,居然就有五处毛铁,有单朵,有丛开,虽然姿态各异,颜色有深有浅,但大多花开正好,风采迷人。 拈花惹草部落宁波分舵有一位花友说:“看到毛铁的时候,似乎总在下雨,有毛铁的地方,总有山蚂蝗。”对此我深以为然。在这里,我拍到了灵秀晶莹的雨中毛铁,同时也用园艺剪给四只爬到我鞋子上的山蚂蟥处以了极刑。 忽然想到,当年罗伯特.福琼在他的《两访中国茶乡》里,对山蚂蝗只字未提,难道他当年在这里采集的时候,没有遇到过山蚂蝗么? 虽然我国铁线莲种质资源极为丰富,但在铁线莲国际协会发布的3000多个品种里,几乎没有我国培育的品种,尤其是市面上一些热门品种,均为英国、美国、瑞典、日本等国家培育的杂交新品,不得不说,这是我国园艺界一大遗憾。 希望我们中国的苗圃公司、科研部门能借助宁波分布广泛、数量众多的毛叶铁线莲资源,培育出更多更好有我们自主知识产权的“藤本皇后”来。 作者简介:小山,宁波生态文化协会理事、专家委员会主任,甬派、甬上等媒体平台专栏作者。业余时间致力于发现身边触手可及的草木之美,挖掘寻常草木的文化内涵。参编《认识中国植物》,著有《甬城草木记》、《草木清欢》等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