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王原祁《青山古道》

 荣纳堂 2022-06-10 发布于天津

王原祁(1642—1715),字茂京,号麓台,别号石师道人,印称西庐后人,室名扫花庵、期仙斋、罨画楼,江苏太仓人,王时敏孙。康熙九年(1670)年进士,康熙二十二年(1683)为任县县令,康熙二十六年(1687)入朝为工科给事中,年六十岁改授翰林,充任《佩文斋书画谱》纂修官,主持《万寿盛典》,累官至户部左侍郎,人称王司农。王原祁常常御前染翰,康熙皇帝赐其“画图留与人看”,卒于官,被赐全葬。与王时敏、王鉴、王翚合称清初“四王”。,加上吴历、恽寿平又称清初六家。能诗文,时称“艺林三绝”。其追随者颇多,其中黄鼎、唐岱、族弟王昱、曾孙王宸等较为著名,人称娄东派,为娄东画派领袖。著有《大陆泽图说》《雨窗漫笔》《麓台题画稿》《王司农题画录》《罨画楼集》等。

青山古道



作品:山水图(青山古道)

作者:王原祁

朝代:清

收藏: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尺寸:80.4x43.5cm

材质:纸本


王原祁所仿元六家山水各具形貌,笔墨或设色又颇具苍润、恬淡、秀丽等不同特点,所以王时敏以“灵心自悟”夸赞其孙王原祁在仿古的同时,边学习古人的画法,同时又寻求开创个人独特艺术特点的创作方向。

王原祁为王派山水的小字辈,后来居上。他得益于乃祖王时敏的亲授从而间接吸收营养于董其昌的艺术和思想,无疑具有功力派和灵性派两类画人的资质。


王原祁在吸收南宗诸大师的画艺,特别是黄公望的长处上更见功力。其画以笔墨论,处处见笔、处处有形、处处得意、处处显情,而又浑然一片,气脉贯连。他在淡墨积笔上有独到的把握,淡墨入画虽易见活气但极难苍厚,层层覆笔又易失之于浊,王原祁以淡墨作山石,或勾线以立形,或横笔以辅面,干笔皴擦,湿笔堆点,层层见笔,层层浑合,苍古厚润兼之以“毛”、“涩”,相交生发而神采愈显。

清 禹之鼎作
《王原祁艺菊图》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