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谭建光等:“特色小镇”的志愿服务与治理创新~

 乐康居 2022-06-10 发布于海南

感谢“社工邸报”的编发

Image
“特色小镇”的志愿服务与治理创新

——以广东省小榄镇“创益菊城”10年发展为案例

谭建光 林锐斌 姚晓妍

Image

     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发展快、社会创新成果较多的地区。尤其是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小榄镇围绕解决“不平衡”与“不充分”的问题,创造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用“双线发展”的思路,创造出特色和亮点。一方面是主动响应“特色小镇”建设,以创建“智谷小镇”作为重点,推动产业转型发展,以科技升华产业,以网络拓展产业,实现创新和跨越。另一方面是通过举办“创益菊城”公益创新大赛,激发公众的社会参与、共建共治,探索社会治理创新的路径。从2012年借助党的十八大召开契机,启动首届“创益菊城”公益创新大赛;迄今走过10年并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以“创益菊城”公益志愿服务的项目为党建引领、文明实践、乡村振兴、社区治理、生态环保、共同富裕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为此,我们作为从参加第一届“创益菊城”评公益创新大赛审至今的专业团队,整理调查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撰写调查报告提供各地区分享交流。


“特色小镇”志愿服务的公众参与

     改革开放以来,小榄镇社会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创新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公众参与热情高、方式多、成效大。经济发展方面,从农村工业化、商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到各类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合资企业、股份企业的发展,形成社会民间的旺盛活力。其中,乐百氏、华帝、榄菊等成为全国闻名的企业,带动乡镇经济转型与发展。与此同时,社会治理与公益慈善发展方面,小榄人发挥传统的友善互助、济贫助弱精神,将慈善总会、红十字会、志愿者协会等建成有活力、有特色、有影响的组织。早在2005年的相关调查报告中,就分析小榄镇“志愿组织注重实效、一直求变,从组织的建设到组织的管理都不断创新,力争打造自己的品牌,创造自己的特色,使'菊城’既充满爱心、也充满活力。”进入新时代,全国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时候,小榄镇就提出以“智谷小镇”为特色,促进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和社会发展。为此,一批热心公益志愿服务的人士,也提出“公益小镇”的建设构想,发展志愿服务项目,促进社区农村志愿组织繁荣。以此为契机,小榄镇通过打造本土公益品牌“创意菊城”行动,每年举办公益创新大赛,迄今已坚持了10年,举办了10届,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力,取得有目共睹的成效。广东省社工与志愿者合作促进会作为长期专业支持“创益菊城”行动发展的机构,特分享体会和感受。
第一
党政支持,公众发起
     小榄镇“创益菊城”公益创新大赛的发起和举办,是“必然与偶然”相结合的产物。2012年,在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后,是推动社会建设、社会创新,鼓励公众参与、全民公益等社会创新治理模式的新热潮。这期间,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积极推动社会建设,并且成立社会工作委员会,鼓励群团组织探索发挥“枢纽型组织”的作用。当时,小榄镇团委围绕发挥“枢纽型组织”作用的目标,进行思考和创新。那时候很多地方的“枢纽型组织”建设将重点放在培育各类社会组织,尤其是青年社会组织和公益社会组织。然而,小榄镇团委认为,作为小城镇,直接组建社会组织有很多困难。既有公众认识不到位、热情不够高的困难;也有政府支持力度不足、缺乏资源和环境的困难。与此同时,社区和农村有很多人想开展邻里互助、关爱互助的志愿服务,却苦于没有“发声”的渠道、“扶持”的措施。这样,镇团委向镇委镇政府汇报并获得支持,策划计划开展“创益菊城”公益创大赛。在镇委镇政府支持下,镇宣传办、团委、妇联等协调下,各个公益组织、热心公益人参与筹办大赛,积极宣传发动。首届大赛获得来自民间团队、社区队伍的公益人、志愿者热情参与,申报项目110多项,经过审核挑选,有50个项目进入决赛,角逐一二三等奖。小榄镇在邀请相关部门、社会组织代表作为评委的同时,还专门邀请国内知名的四位公益志愿服务领域专家作为外聘评委。

表一:2012年第一届“创益菊城”公益创新大赛特邀评委名单
Image
资料来源:社志会根据公益志愿服务任务材料整理。

     当时,作为在一个小镇首次举办的公益志愿服务大赛,就能够邀请到著名投资人兼公益大咖何伯权、全国知名志愿服务研究专家谭建光、著名民间公益领袖兼创意人莫凡、知名志愿服务组织领袖李森作为外聘评委,并且建立长期的联系,获得他们的关心和指导。这样的专业力量,在很多县区、镇街是难以做到的。然而,小榄镇通过团委联系、公益组织联系,逐渐搭建了发掘和扶持公益志愿服务项目的机制。在2012年首届“创益菊城”公益创新大赛的时候,政府尚未提供扶持获奖项目的资金,只是对评审活动、宣传活动提供部分资金支持。当时采取的公益志愿服务发展资助渠道有三个:一是通过小榄镇“新年慈善音乐会”活动发布获奖项目,获得爱心企业、热心市民捐助共计110多万元的资助资金。二是何伯权先生资助“菊城公益”运营费用,指导和帮助项目有效实施。三是获奖项目争取社区的配套资金支持,落地实施和发展。在2012年——2013年的时候,小榄镇党政部门主要是对“创益菊城”公益志愿服务提供政策措施等方面的支持,公益团队探索多种促进项目发展壮大、实施服务的有效方式。
第二
政府主导,公众参与
     由于首届“创益菊城”公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引起全社会的良好反响,不仅仅小榄镇的干部群众口口相传、肯定赞誉;而且引起广东省及中山市的关注和重视。中山市委社工委领导专门前来总结“创益菊城”大赛的经验,结合全市的情况和需要,2013年启动“中山市'博爱100’公益创新大赛”。这就意味着公益志愿服务项目正式纳入政府资助的范围,成为加快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创新的有效举措。这样,中山市财政拨付专项资金资助“博爱100”大赛获奖项目,小榄镇财政也拨付专项资金资助“创益菊城”大赛获奖项目。因此,小榄镇“创益菊城”获奖的优秀项目,有些获得市、镇两级资金扶持,有些获得镇级资金扶持。同时,也建立“配套资金、带动资金”筹集渠道,鼓励并帮助获奖项目争取爱心企业、社区机构的资金支持。从2013年到2018年,党和政府在推动“创益菊城”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吸引各个部门的参与和支持。但是,这也造成“创益菊城”公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更多适应政府工作、公共服务的内容,在调动社会力量、激励公众参与等方面受到局限,逐渐增加了“行政化”“指令性”的色彩。这样,就需要探索新的公益志愿服务发展机制,实现政府与社会的有效合作。
第三
政社协同,公众创新
     从2019年开始,小榄镇针对“创益菊城”公益创新大赛发展中存在的公众参与不足、创新活力有限等问题,不断探索和调整。经过党政干部、公益领袖、志愿者骨干、爱心企业家的沟通交流,采取“一分为二、两方协同”的新模式。即将“创益菊城”公益志愿服务评审选拔、实施推进的机制分为“党政主导机制”“公众创新机制”两个部分。“党政主导机制”主要是继续开展“创益菊城”公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管理运行“小榄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加挂小榄镇全民公益园、志愿服务中心等牌子)”,按照中央和省市的要求推动志愿服务的发展繁荣。“公众创新机制”是将“菊城公益服务中心”进行社会化运行,由社会爱心人士成立理事会管理,聘请公益专业人才运行。与此同时,成立“海星公益基金会”专门支持公众性、民间性、灵活性、创新性的公益志愿服务项目发展壮大。小榄镇党委、镇政府以及宣传办、公共事务办等推进“创益菊城”项目大赛,以及项目运营的支持辅导;“菊城公益服务中心”支持特色项目、创新项目的探索和发展。与此同时,“海星公益基金会”还资助公益志愿服务的特色研究推广项目,先后资助广东省社工与志愿者合作促进会的调查研究,并编辑出版《如何做好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公益小镇——中山市小榄镇公益志愿服务地图故事》《中国农村志愿服务发展报告——以文明实践与公益小镇为视角》等书籍,提供全国各地参考借鉴。《公益小镇》一书提出,“从小榄公益小镇的发展看,这种'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圆舞曲’是非常鲜明的特色,虽然根据不同年份党政工作变化和公众兴趣变化,从而有所调整,但是激发社会活力、促进公益繁荣的态势一直保持,值得深入考察和研究。”这种“双方协同、双线发展”的机制,既有利于党和政府对公益志愿服务的统筹领导,也有利于公众志愿服务创新的持续发展,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
第四
社会共享,公众主体
     小榄镇“创益菊城”公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的持续举办,逐渐吸引其他部门、其他机构采取相似的方式方法,支持和资助公益慈善组织发展、志愿服务项目创新。从2020年以来,小榄镇组织人事办、党群服务中心开展“菊城先锋”项目竞赛;2022年,小榄镇宣传办、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将“创益菊城”移交公共事务办主办之后,重点培育文明实践特色项目;小榄镇公共事务办、慈善总会、红十字会承接“创益菊城”公益创新大赛之后,就注入民生改善、兜底服务的项目内容,做得更实更细。

表二:小榄镇公益志愿服务遴选优秀项目主要类型
Image
资料来源:社志会根据小榄镇公益志愿服务项目发掘材料整理。

     我们作为专业促进公益志愿服务的团队,有幸参与“创益菊城”“菊城先锋”“文明实践”等系列的项目选拔、项目督导、项目评估等工作,对于镇党委镇政府领导下,组织办、宣传办、公共事务办等多部门关注和重视志愿服务的热情有接触、有感悟。与此同时,也发现伴随小榄镇公益志愿服务的力量壮大、组织增多、项目活跃,公众参与出现新的方式、新的机制,社会公众逐渐成为主体力量。 一方面, 党政部门在支持和推动志愿服务发展的时候,创造更多的空间让志愿者和志愿组织自主探索、自主创造、自主发展。 另一方面, 公众参与的志愿组织主动“走出小榄”“走出中山”,与国内各地区的公益志愿组织交流合作,探寻新时代治理创新、社会服务的多样化路径。如“囤粮计划”加入全国“公大读书会”并建立各地区的联系纽带;“友益思”承接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乳源瑶族自治县的“金点子”志愿服务项目培育计划,为山区农村作出贡献。从近几年的发展状况看,小榄镇逐步形成社会各界包括党政部门、工商企业、社会组织、城乡居民对公益志愿服务的共建共治共享机制,并且激励社会公众成为志愿服务发展的主体力量。

“特色小镇”志愿服务的品牌项目

     广东省小榄镇把握新时代的发展机遇,一方面积极推进“智谷小镇”的特色小镇建设,大力发展科技产业,带动传统工商业转型、带动农业生态发展;另一方面积极支持公益志愿服务发展,以“公益小镇”凸显人文特色。其中,“创益菊城”大赛连续十年的发展,涌现出许多优秀项目,打造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亮丽品牌。课题组挑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10个品牌项目,进行研究分析。
第一

红“耆”飘扬——我们永远跟党走

     红“耆”飘扬是社区发起和推广的公益志愿服务项目。“红”是红旗、红心、红能量;“耆”是粤语中“老人”的含义,即关爱老党员和老党员开展志愿服务。该项目有红“耆”故事、红“耆”乐坊、红“耆”互助会、红“耆”心里话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如邀请“全国最美家庭”的菊城中学音乐教师周虎分享《让国歌在大山响起来》,邀请“全国最美志愿者”李焕贤分享《带着孩子一起做公益、更出彩》等,这些活动让社区老党员焕发精神,更有热情参与志愿服务。同时,引导老党员参与社区治理、开展关爱互助,协助劝导群众文明养犬、避免伤人;协助老旧小区停车引导、畅通道路等。如今,越来越多的老党员参加到红“耆”飘扬志愿服务活动中,帮助他人、快乐自己,他们的精神状态也越来越好、身体健康明显改善。
第二

囤粮计划——有知识的志愿力量

     囤粮计划是激励和培养“小镇读书家”和“带着知识做志愿”的项目。项目的起源是2015年将原有生产大队的四个“大粮仓”改造成为“全民公益园(志愿服务中心)”。这时候,有公益人就发起“大粮仓公益众筹”活动,很快就有525名来自全镇的热心人士,包括教师、医生、会计师、律师、企业家、职工等踊跃参与,每人捐献500元“公益园”建设资金,作为装修经费的一部分。同时,这些捐助者根据“双粮”的含义,由公益人黄思通、黎伟湘等12人发起成立“囤粮计划”阅读组织,倡导“物质粮食与精神粮食双丰收”“带着知识去行善”等理念。“囤粮计划读书会以不同形式开展读书分享会,朗诵、旅行阅读、名师分享等,促进'粮友们’(该读书会的所有成员自称为粮友)阅读交流,深化阅读体验。”最有特色的是“囤粮计划”以“读书+益行”的方式,将知识的传播变成公益的力量。读书会的12个理事都参与公益志愿服务活动,并且每一个理事都创办了自己的公益项目团队,如“情牵候鸟”“羽人为善”等等。近年来,“囤粮计划”还发展出“两代青年”各具特色的阅读模式。一个是“资深青年”群体,即黎伟湘、黄婷芳等30岁——45岁的读书会发起人,他们较多将阅读分享与人生经验相结合,开展关爱帮助社会人群、促进民生改善的志愿服务项目;另一个是“新锐青年”群体,即林弘朗等读书会的大学生成员,将新时代新思想传播与发挥创意、创造时尚,激励追求有趣人生相结合,开发出富有特色魅力的志愿服务项目。目前,“囤粮计划”读书会与全国性的“公大读书会”合作,走出小榄、走出中山,面向其他地区传播阅读理念、倡导志愿服务,发挥越来越大的社会影响力。
第三

美丽大变身——为社区老人带来希望

     “美丽大变身”是一个“5+善力量”的公益志愿服务项目,即“社工+志愿者+爱心企业+热心市民+社区老人”,共建安心、安全、美好、幸福的家园。新市社区党委、居委会支持建立社工服务站后,青年社工在社区走访调查,发现在老旧社区有一部分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困难老人存在“房屋破旧、身体多病、饮食不良”等问题。这时候,社工与志愿者就一家一家探访,整理老人的情况和需求。一方面,通过党和政府的支持,联系镇人民医院安排“社区医生”为老人定期检查,提供健康营养的饮食建议,并且在社区帮助下提供膳食搭配的蔬果肉菜。另一方面,集中精力推进老人旧屋的修缮改造。社工和志愿者对老人居住的危旧老屋进行拍摄,整理照片通过公众号、电视、广播等传播,吸引多方社会公益志愿服务力量参与关爱和资助。一是 爱心企业家提供“爱心包”的捐助,在小榄镇慈善总会的支持下,将企业生产的大众生活用品捐出来,做成一份份“299元”“399元”“499元”“599元”“699元”大小不同的“爱心大礼包”。二是 热心市民争相购买“爱心大礼包”,各种物品可以在生活中使用,购买的资金就捐助修缮老人旧屋。三是 邀请专业设计师提供志愿服务,义务帮助老人旧屋设计修缮方案。四是 网络与媒体跟踪报道,将爱心企业、热心市民、设计师志愿者等的“好人好事”广泛宣传。这样,根据老人旧屋修缮的具体需求,每当筹集到五——六万元善款的时候,志愿者们就可以帮助一户困难老人改善居住条件、创造舒适生活。这是一个持续多年的公益志愿服务项目,根据走访调查以及与社区老人的沟通,发现旧屋修缮需求、生活改善需求,就联合慈善总会开展募集资金、资源的活动,一户一户帮助改善和提升。这种长期坚持的项目,不仅仅有效帮助老人获得更好的生活环境,也在社会上营造出敬老助老、关爱互助的良好氛围。
第四

情牵候鸟——一起关爱温暖流动留守儿童

     小榄镇本土企业家潘枢和(人称“和哥”)等发起的“情牵候鸟.爱在榄乡”志愿服务,是每年暑假资助一批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从山区来到小榄体验生活,并且在孩子回到家乡以后还保持联系和关爱,帮助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的项目。这群发起项目的企业家、管理人员、公益人士,都有一个朴素的理念、朴素的愿望,就是看到许许多多来自全国各地农村的外来务工人员,在小榄勤恳劳动、热情创造,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由于工作辛苦和条件限制,他们将儿女留在山区农村与爷爷奶奶等生活,长时间难以见面聚会。因此,“情牵候鸟”就是由发起人提供资金资源,也吸引社会爱心人士提供资金资源,每年暑期提供帮助留守儿童前来与父母团聚、体验小榄生活的机会。一方面,“情牵候鸟”开展“家庭快乐聚餐”“父女穿越障碍”“母子亲情交流”等活动,让务工人员与久别重逢的子女加深理解、增进感情。 另一方面, “情牵候鸟”带山里来的孩子们参观中山市国防教育基地、红色景点遗迹等,让孩子们增长见识、坚定志向。此外,在暑期结束,孩子们返回家乡农村之后,很多志愿者还与留守儿童建立通信联系,定期提供新信息、新激励,引导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不断追求梦想。长期参加“情牵候鸟”活动的志愿者、老校长伍汉文撰写诗歌《咏情牵候鸟》,“候鸟南飞到榄乡,欢欣雀跃见爹娘;亲亲互动天伦乐,共沐温馨梦亦香。”这样,通过“情牵候鸟”等志愿服务项目,小榄镇向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提供关爱帮助,也向山区农村传递友爱温暖。
第五

带着孩子去行善——爱心家庭的乡村路

     “带着孩子去行善”公益志愿服务项目来自一个名字非常朴实的团队——爱心助学团。两个发起人之一的李焕贤大姐是地地道道的本镇农村妇女,从1994年开始第一次关心和帮助附近的困难儿童上学读书,一直坚持了将近30年。发起组建的“爱心助学团”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亲子志愿服务”,即鼓励家长带着子女参加赴山区助学的服务活动,让子女感受和体验山区困难儿童读书的不易与生活的环境,同时也能促进家庭亲子关系。在山区服务过程中,爱心助学团倡导不住酒店、不上餐厅的山区简朴公益助学体验模式;鼓励参与者自带碗筷、自带帐篷露营学校操场,不使用一次性非环保饭盒等,目的就是培养孩子的节俭观念和环保意识。这些年来,爱心助学团奔赴广东山区以及广西、福建、云南、青海等地,为农村学校和学生提供课外读物、书桌椅子、生活用品等等,同时与农村孩子一起开展劳动、采摘、游览、分享等活动,带给山区孩子们充实与快乐,也让志愿者亲子家庭有丰富的收获。因此,“带着孩子去行善”的项目深受小榄群众的欢迎,也赢得山区群众的赞誉,成为长期坚持的品牌项目。
第六

心聆健康通——倾心化解你我的忧愁


    “心聆健康通”是聆听心声、化解忧愁的公益志愿服务项目,是星海医院的医生与镇里专业志愿者联合开展的服务。2008年,针对小榄镇企业员工、青少年等需要心理咨询、解决心理健康等问题,就设立了心理热线,并且组建心理健康讲师团,深入社区、农村、学校、企业讲解心理卫生知识,倡导快乐健康生活,希望减少群众的心理焦虑和疾病。后来逐渐丰富志愿服务内容,包括24小时紧急求助、医疗咨询、探访、社区家教讲座、婚前教育及婚姻问题干预、在校学生心理专题讲座和特殊问题辅导、员工心理疏导及矛盾化解等。盲人医生、心理咨询师陈沛林是“心聆健康通”项目发起人之一,也是优秀志愿者骨干,他说,“心声帮扶不只是用心聆听,而且要与爱同行。回访过程分听、问、答与感谢四个环节,每个环节环环相扣,都要做好。”还说,“让盲人群体更多地被社会看见、被理解,他们也与普通人一样,可以有所成就,可以为社会作贡献。……比如我做'心声热线’,能够帮人解开心结,我自己也很快乐。”小榄镇有了“心聆健康通”志愿服务热线,既解决了城乡群众尤其是青少年遇到的心理问题,也倡导文明健康的心态和生活,发挥了非常好的社会作用。
第七

“羽”人为善——在运动中学会做好人


     “'羽’人为善”公益志愿服务项目的产生,来自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小榄镇有位中青年创业者卢锦泉,原来不是太注重读书学习,就是凭感觉和经验,从事创业和发展。有一次,看到小榄镇有不少人热心公益志愿服务,就询问“公益是什么?”黎伟湘等公益人告诉他,“既有益又好玩的,你先来试试吧。”结果,卢锦泉参加几次“囤粮计划”的活动,发现既可以自己参与读书分享,又可以去帮助老人、残疾人、山区儿童等等,并与“做好事、讲故事、传知识”相结合非常有趣。由此获得启发,他想起小时候不学习、不上进、调皮捣蛋,但是在体育老师吸引和激励下,发挥运动特长、培养上进意识,逐渐成长成才。于是,卢锦泉就发起“'羽’人为善”项目,吸引“后进生”前来学习羽毛球等体育运动,在运动中锻炼意志、培养能力,同时学习团队合作、学习纪律规范,从而引导孩子们健康成长。如今,这个项目的参与人员既有中小学生,也有社区和农村的群众。借助羽毛球等体育运动建立友善关系、促进和睦生活,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时尚。
第八

永中志愿银行——用小事培养美丽的心灵

    “永中志愿银行”即中山市永宁中学公益志愿服务银行,是鼓励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储蓄公益实践,实行回馈激励兑换的项目。该校英语教师罗结晶看到欧美国家的“志愿银行”“时间银行”等形式,也搜索到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等地的“爱心银行”“公益银行”等案例,结合中学生思想道德成长与社会服务实践的需求,构思了“永中志愿银行”的模式,获得永宁中学全体师生的大力支持,从2013年开始探索实施,迄今坚持了9年,逐渐取得良好成效。“永中志愿银行”既可以储蓄志愿服务时间,也可以储蓄捐献物品数量,这些都折算为公益积分,兑换“德育学分、心仪礼品、学习辅导”等等。其中,学生们非常喜欢的是兑换“心仪礼品”和“学习辅导”。有些中学生为了兑换其他同学捐献的学习用具、时尚用品,就积极参加课外志愿服务活动,同时,也捐献家里闲置的课外书、玩具或者衣物等,累积公益积分。还有些学生积极认真参与志愿服务后,累积了1000多公益积分,银行存折满满一本记录了每一次服务的内容,很有满足感和自豪感,有些学生还被评为五星级慈善家。如今,不仅仅是学生参与“永中志愿银行”的公益积分活动,社区群众、外来务工人员也参与积分活动,将公益志愿服务的氛围营造得越来越浓烈,促进社区和睦与社会文明。
第九

青榄社——培养责任和担当的新生代


     “青榄社”项目是小榄青年公益志愿服务人才培养计划,源于“创益菊城”公益人才培训班。2020年,本土企业家何伯权先生、公益人梁志立等人联合海星公益基金会牵头成立“青榄社”(社群化的青年公益品牌),专注于服务和陪伴18-30岁的本土青年人的公益项目,希望为当地的青年人营造更好的成长氛围,让这片土地更有爱。通过调研,可以发现许多年轻人是带着迷茫和担忧踏入社会,于是“青榄社”就设计长效的项目服务于他们,帮助这些青年人在本土的“高能量”(强烈渴望成长)青年人社群中,提高认知、共同成长、找到自己的定位实现自我价值。在“与青年同行,成为美好生活的创造者”的使命驱动下,梁志立带领团队成员通过线下系列活动陪伴青年成长,发掘自身的潜能,让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首先是“WeekUp行动”,每期通过持续三个月的活动带领培养“够姜青年”,带领他们参观游览中山市的红色景点、创业基地,激发年轻一代继承优良传统、发奋拼搏进取的精神。同时开设系列创意课程,让青年在活泼、有趣的氛围中吸收公益知识、提升公益能力。另外还注重拓展训练,邀请历奇教育团队进行创新方式的实践教学,让年轻人“玩中学、学中玩”。接着是进阶版的“青榄行动计划”,运用前辈支持、素质提升支持⻘年制定并执行工作、 健康、情际、学习等方面的三个月目标计划,用行动实现由内而外的自我提升。项目资助人何伯权先生以及许多资深公益人与“青榄社”学员一起参加徒步挑战、一起参加分享交流,让年轻一代受到激励、勇敢成长。“青榄社”探索出了一种在党和政府支持下,在爱心人士资助下,在公益组织运营下,培养和造就“特色小镇”青年公益人才的新路径。
第十

绿地球——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

    “绿地球”项目主要目的是通过“环保+艺术+科技”的公益活动让群众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减少一次性塑料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呼吁群众尽量物尽其用,减少污染,关注自身,让地球和身心“植绿”。“绿地球”志愿者组织是一个富有热情、富有活力、富有影响力的团队。 一方面, 团队联动企业、机构等,在广场等开展“地球一小时”大型活动,引起社会公众的关注和参与。  另一方面, 团队深入学校建立“绿地球”环保基地,纳入学校的特色教学和社会实践;还有就是争取环保项目资金的支持,建设“零碳未来馆”等前沿性的展览体验场馆。这样,团队就将生态环保的倡导宣传逐渐落地,转变成为长期持续发展的公益项目。
     “创益菊城”10年的发展壮大,培育数以百计的公益志愿服务项目,激活了遍布社区、农村、学校、企业的公益志愿服务团队,形成“特色小镇”志愿服务的浓厚氛围,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促进力量。

“特色小镇”志愿服务促进治理创新

     广东省小榄镇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时候,既重视经济发展、产业兴旺,也推进社会治理、志愿服务等。尤其是通过“创益菊城”10年来的发展持续,探索出镇街公众参与治理的有效途径。


第一、促进治理体系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进程,要特别注重系统发展、体系建设。小榄镇构建起“双线三强”的社会治理体系。“双线”即“党政统筹+社会活跃”;“三强”即“党团先锋强+公众参与强+专业提升强”。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最重要是吸引和激励广大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参与志愿服务,组建各种类型的公益团队,成为治理创新的主体力量。


第二、促进公众参与治理

     小榄镇积极探索吸引和激励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有效途径。一方面是党政部门制订鼓励性、支持性的政策措施,社区、农村搭建公众参与的平台,包括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学(硕、站)、志愿服务站、全民公益园等,让居民、村民就近就便参加志愿服务、开展志愿活动。另一方面,积极推进项目化发展,既鼓励公众团队设计和实施针对性、实效性的项目,又提供资金资源扶助。这样,公众参与社会治理与公益志愿服务就“有抓手、有落地、有实效、有影响。”


第三、促进治理能力提升

     小榄镇根据新时代发展要求,针对解决“不平衡”与“不充分”的矛盾,努力提高公众参与社会治理和志愿服务的能力。 一方面 是与广东省社工与志愿者合作促进会联合,邀请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专业社工、志愿者骨干前来,为小榄镇的志愿服务团队和志愿服务项目提供专业督导,不仅仅是做好促进治理、改善民生的服务项目,而且在服务实践中锻炼“特色小镇”的公益人才、志愿者骨干。 另一方面 是通过“海星公益基金会”“菊城公益服务中心”做好公益志愿服务人才训练营、小榄青年公益人培养营等,促进中青年公益人的专业能力不断提升,在社会治理和志愿服务方面发挥更好的作用。还有就是邀请北达博雅社会工作资源中心、恩派公益组织发展中心、智荟青年社会组织发展中心等机构前来交流分享,向社区、农村的志愿者骨干传授知识和经验。这样,一批批小榄公益人、志愿者逐渐提升素质、提高能力,在社区、农村的治理成效中发挥积极作用。


第四、促进治理生态圈形成

     广东省小榄镇推进社会治理与志愿服务的一个特色经验,就是构建治理生态圈,即形成“党政统筹—社团运作—公众参与—专业支持—资源保障”的闭环系统。并且延伸出多种类型的微生态链条:一是 党政部门与社会组织合作链条。“创益菊城”公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邀请党政部门根据中心工作、重点工作涉及民生、治理的内容,提出需求并吸引社会组织、志愿团队设计项目、参赛申报,并提供资金资源支持。二是 社区农村与社会组织的合作链条。小榄镇的各个社区将治理与民生的需求列出清单,提供给社会组织参考,并设计落地社区、农村实施的服务项目,提供人力和资源的支持。三是 镇内与镇外的合作链条。小榄镇在党政部门支持下,在筹办首届“创益菊城”公益创新大赛的时候,就邀请来自上海、广州以及海外的专家学者、公益导师参与评审、参与辅导,让镇内的公益人、志愿者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随后,每年举办大赛、推进项目的时候,都与各地区的专家、志愿者合作交流,促进小榄镇公益志愿服务项目的不断丰富、不断提升。并且,小榄镇和很多公益机构、志愿者团队也主动对外交流,如“囤粮计划”联系全国性的“公大读书会”并参与在各省市举办的活动,也邀请北京等地的读书达人到小榄交流;“青榄社”联合广州、中山及小榄的公益志愿服务资源,为本土人才成长提供支持和帮助。这样,小榄镇公益志愿服务的“生态圈”逐渐形成,“生态链”逐渐延长,有利于汇聚社会资源,促进社会发展和治理创新。

    作者简介:
    谭建光教授,广东省社工与志愿者合作促进会会长。
    林锐斌,广东省社工与志愿者合作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姚晓妍,广东省社工与志愿者合作促进会项目主管。

Image

END

感谢阅读

Image

编  辑:苏 敏

审  核:林锐斌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