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战长津湖,宋时轮临阵换将,副军长拍案而起:绝不能再这么干了

 兰州家长 2022-06-10 发布于甘肃

盖马狼山,命悬长津;冰血枪寒,生死碰撞一一《铁血长津湖》!

1950年11月24日拂晓,志愿军27军80师进至长津湖东岸,在深浦里、旧镇和积物里一线隐蔽待命。

此时,80师师长张铚秀也在附近的天宜水里开设了指挥所,只等军里一声令下,指挥部队进入攻击位置。

下午,攻击新兴里和内洞峙的命令来到:26日夜里发起攻击,27日拂晓结束战斗。

27军的这个命令,是出于军侦察大队前期的侦察估计:新兴里和内洞峙一线只有美军陆战1师的一个营。

接到命令后的张铚秀,与师政委张英勃、副师长彭辉以及参谋长刘春芳,迅速制定出了80师的作战方案:

238团由北朝南,239团东朝西,240团2营由西朝东,合力攻击新兴里;240团1营、3营,三面攻击内洞峙;同时,配属的81师242团割断与下碣隅里联系,阻敌北援和南逃。

用9个四四编制的营,去攻击陆战1师的一个营,80师上下无不充满了必胜的信心,敌人就是神兵天降,也难逃被全部消灭的命运。

文章图片1

张铚秀(右)与张仁初(左)、李耀文(中)

任何一场战争都有一个铁律,其胜败无不取决于局部和全局敌我力量的悬殊。谁若少器量了对手,那么流血与牺牲就一定会无情地器量自己。

而80师乃至27军和9兵团,却一时无法得知长津湖东岸的美军正在由一个营增加到一个加强团,用3个团去歼灭火力超过了整个27军的美军一个加强团,这注定了是一场血战中的鏖战。

而这时,80师自己也发生了突然的变化:9兵团急令师长张铚秀调任26军任副军长。

电话是27军政委刘浩天亲自打来的,说军长彭德清实在顶不住了,副军长詹大南马上来接任指挥,白天交接完毕,夜里赶到兵团部报道。

张铚秀尽管是升任副军长,但内心却不愿意离开自己的老部队。

张铚秀太熟悉80师了。全师不说营团干部,36个作战连队的72名连长和指导员,他几乎都能叫上姓名来,更何况作战方案的许多细节也都在他的脑子里。

师政委张英勃、副师长彭辉急得要命:“临阵换将,自古是兵家大忌,难道上级不知道吗?”

师参谋长刘春芳,说话行事一向十分谨慎,但也沉不住气了:“早不换晚不换,偏偏大战前夕的当口换!”

其实,早在80师离开江南北上山东时,9兵团已经有了调张铚秀担任26军副军长的想法。刚担任27军军长不久的彭德清,上下一番工作才硬硬留住了张铚秀。

可军令如山,张铚秀只有马上执行9兵团的命令。

11月26日清晨,张铚秀驱车赶到9兵团机关驻扎的胜芳洞时,熬红了眼睛的宋时轮,第一句话是:“一线部队能否按时发起攻击?”

张秀报告说:“80师已经制订了十分详细的歼敌作战计划,并移交给了詹副军长,当天夜里发起攻击当无问题。”

宋时轮叹了一声,道:“临阵换将是兵家大忌,但没有办法,26军嚷得凶,只好调你去任副军长。张仁初人称张疯子,比我的脾气好不到哪里,你作为副军长要和他配合好。”

吃过十分简单的早饭后,张铚秀离开胜芳洞的9兵团部,正式走马上任27军副军长,两天后的11月28日拂晓,赶到了七里坪的26军军指。

文章图片2

开国少将张铚秀

11月29 日一早 ,军长张仁初、政委李耀文按照惯例,专门向张铚秀介绍了军里的基本情况:

26军没有参谋长,政治部主任也未到职;76师没有师长,只有一名副师长;77师师长刚刚提拔;88师也配属26军不久,其主要干部与26军还不熟悉。

一个军的部队出国行军打仗,怎么能没有参谋长啊!

而屁股决定脑袋。张铚秀这时才明白,兵团部为何冒着临阵换将的兵家大忌,让自己火速上任副军长了。

同时,张铚秀也意识到,76师师长应尽快到位,77师师长要扶上马再送一程,88师要加快与军机关部门融合。而自己,应首先尽快了解熟悉机关部门和所属各师的主要领导。

可是第二天的11月30日黄昏,张仁初、李耀文突然奉命去兵团部接受任务。两人临行前交待张铚秀,带领军指连夜南下德实里以北,同时电令各师也连夜行军南下待命。

而此时的张铚秀,除了军作战参谋杨毅,连各科科长的名字还叫不上来,更不能用说还没见面的各师主要干部了。

35岁的张铚秀,江西永新人,13岁加入儿童团,红军时期任营长,新四军时期任支队参谋长,解放战争初期升任了师长。

十分丰富的战争经历,让张铚秀养成了一个习惯,少说多做,行胜于言,尤其是到了新的部队。

张铚秀于是拉上作战参谋杨毅,一边行军一边了解26军出国前后的一些主要情况。

11月19日夜里,26军前卫76师自临江出国,后卫88师11月21日夜里入朝。

11月26日早晨,几乎宋时轮与张铚秀谈话的同一时间,刚入朝宿营的军指便遭遇了美机轰炸,军首长仅有的两辆吉普车当即被砸掉了一辆。

11月26日夜,26军各部队奉命离开厚昌开始南下机动。

11月27日夜里20军、27军打响后,行军途中的26军曾请示兵团部,要求派人到预定的战场20军方向去了解熟悉情况,搞清敌情和地形等。结果,兵团部没同意,只派来20军一名侦察科长介绍情况。

侦察科长告诉26军说,美军已经是瓮中之鳖了,下碣隅里周围河流密布,美军的坦克出不来,20军侦察营已经将黄草岭的一个咽喉桥炸断,美军的退路断了,跑也跑不掉了。

26军一听,也和兵团部一样以为,仅仅20军、27军便可以解决了陆战1师。

而到了11月29日,前线便传来消息说,陆战1师虽然被围住了,但不好打。

杨毅也告诉张铚秀,志司转发中央军委的电报,也曾催促兵团部将26军前调,防止一旦战场需要预备队离得过远。

听到这里,张铚秀觉得连夜南下十分正确,否则一旦战场突发情况,26军将措手不及。

这时,爬上了一座大山的吉普车开始下坡。因为山路积雪结冰,车轮又没装防滑链,加上夜间不敢开灯,司机一不小心,吉普车掉进了路沟里,所幸没有人员伤亡。

张铚秀见一时无法将车拖到公路上,于是步行走下了十多里长的山坡,直到吉普车赶上来再继续行军,于12月2日清晨,抵达了德实里以北的文岳里。

而宿营后的张铚秀,心里却产生了一种不好的感觉。

第一次带领部队夜行军,军指的车辆唯独翻掉的竟是自己乘坐的吉普车。更让张铚秀的忧虑的是,26军出国前只带了七天粮食,最先出国的76师已经出现断粮了。

突然,张铚秀又想到了另一个担心。此时,正在陆续朝文岳里附近集结的部队,还有一些部队没有到齐,如果这个时候急令26军赶到一线,又将是一个大问题了。

还没等张铚秀睡着,一辆吉普车声戛然而止,去兵团部受命的张仁初、李耀文乘吉普车赶了回来。

他们告诉张铚秀,说美7师特遣队即将溃败,柳潭里的敌人也开始撤离,兵团指示26军连夜开始急行军,穿插到五老里以北地区,阻击一定会逃跑的陆战1师。

张铚秀研究地图发现,位于咸兴以北的五老里,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卡住了这里等于彻底断了陆战1师的后勤,只是距离将近200公里,穿插到位需要相当的时间。

而命令必须执行,于是与军长和政委紧急决定,当天下午召集各师开会传达命令,当面部署行军路线和作战任务。

此时,围歼美7师北极熊团的战斗已经胜利结束,但80师只能缩编成 8个步兵连和2个机炮连, 所有的连队也不过50人。

27军是第3野战军的头等主力军,80师也是27军的一等主力师,而歼灭美7师北极熊团过后,80师的战斗力仅剩下了不到500人。这其中的原因错综复杂,但临战换将是一个主要的原因。

而接下来,张铚秀仓促上任具体指挥的26军的遭遇,与80师相比也是有过之而不及。

文章图片3

离休后的张铚秀

12月2日傍晚,9兵团来电又更改了命令:26军的76师、77师和88师连夜出发,于12月3日夜攻击距离近一些的下碣隅里。

而此时的76师、77师和88师距离攻击位置都在50至70公里以外,26军于是急电请示将攻击时间改在12月4日晚。

考虑到距离和天气的原因,宋时轮马上同意了26军的请求,但也十分严肃地强调:12月4日晚7时必须发起攻击。

宋时轮的这个命令,让26军上下顿时换了一口气。张铚秀带领26军的轻便指挥所,连夜朝预定的指挥位置——新兴里出发,以便靠近指挥76、77、88三个师攻击下碣隅里。

两天后12月4日傍晚,胜芳洞的宋时轮正等着26军打响战斗的消息。可等来等去,却等来26军将于12月5日晚发起攻击的电报。

宋时轮顿时火冒三丈,一拳将眼前的木板桌子砸了个稀碎。

军中无戏言。可26军这分明是将中央军委和志司同意更改的命令视作了儿戏,宋时轮骂娘砸桌子也就难免了。

而宋时轮有所不知,自己刚刚提拔的26军副军长张铚秀,此时不光想骂娘,连枪毙人的心思都有了。

12月4日拂晓,几乎与88师师指同一时间,自文岳里急行军两夜的张铚秀,也带领轻便指挥所到达了预定的指挥位置新兴里。

新兴里是80师血战美7师北极熊团的主战场。此时,80师剩余部队已经奉命南下穿插,但还驻扎着80师238团打扫战场的一个分队。

绕了一大圈之后,又见到了自己的老部队和老部下,张铚秀高兴之余也毫不客气,一会儿让腾房子,一会儿又让腾防空洞,紧急开设指挥所联络部队,因为当晚7时,自己到26军后指挥的第一场战斗就要打响了。

可这时,随行的通讯科长却傻眼了,一脸惊慌地跑到张铚秀面前,支支吾吾道:“对上对下都无法联络了!”

张铚秀出发前,特地交待通讯科长,一定携带对上和对下的电台,可对下的电台忘了带报话机,对上的电台译电员却掉队了。

而这时候的张铚秀,不说骂娘,就是枪毙人也无济于事了。

无奈,张铚秀只好派通讯员步行或骑马到各师预定到达的攻击位置联络,并书面授权他们催促各师当天夜里按时发起进攻。

可是黄昏之前陆续回来的通讯员却报告说,只有76师一部按时到位,88师也只有师指到达了新岱里,而77师却连个人影也没见着。

等对上的电台译电员终于归队,张铚秀赶紧致电后方的军指,延迟至12月5日晚7时攻击下碣隅里,并请催促88师、77师务必加快行军速度。同时,火速派人将对下的电台报话机送上来。

接到张铚秀的电报后,张仁初和李耀文立即报告宋时轮的同时,又十分严厉地命令77师、88师和76师后续部队,必须加快行军速度,于第12月5日晚7时攻击下碣隅里。

这时, 陆战1师的5团、7团已经自柳潭里撤进了下碣隅里,9兵团、志司乃至北京的中央军委,无不把彻底击垮陆战1师的最后胜算寄托在了26军身上。

而这需要一定的后勤,以及足够的战斗力与令行禁止的战斗作风。

文章图片4

长津湖战役中的志愿军

12月5日清晨,对下电台报话机送上后,张铚秀立即指令各师昼夜行军,12月5日晚7时坚决打响攻击下碣隅里的战斗。

可张铚秀有所不知,88师师长吴大林为了追赶先头部队,于12月4日傍晚让师作战科长高森携带电台在新岱里等候师直,并交代说若师直午夜或5日晨2时赶上来,应立即带领其去福洞集结。

仅有杨成章、张良才两位参谋带领的88师师直,直到5日凌晨4时才大部赶到新岱里,与在此等候的师作战科长高森汇合。

12月5日傍晚,高森带领师直南下至泗水里时,遇见76师通讯科长,因询问前方情况不明,高森与师政治部一名科长商量决定,又调头返回了新岱里。

88师作战科长高森的犹豫不前,导致了师长吴大林与电台分离,张铚秀的命令只能到了高森的手里为止。

而12月5日白天,76师师部因遭到美机轰炸,随着电台失灵也与27军前指失去了联系。

当天下午4时,张铚秀终于联系上了77师,并下达了当晚上攻击下碣隅里的命令。而直到夜里9时许,即便是77师的前卫229团,也才进至水曲里以北的泗水里,230团和师直还在自长津湖东岸南下新岱里和赤浦洞的路上。

同时,沿长津湖西岸行军的77师231团,尽管发现自柳潭里大桥完全可以过旧邑里江,但也没有按照计划进至下碣隅里西南的下京里,配属77师的炮团更是落在了后面。

张铚秀无奈,只好电告后方的军长张仁初,将攻击下碣隅里的时间改在了12月6日晚上7时。

而下碣隅里的陆战1师,早在12月6日清晨4时30分已经开始了撤离,这比26军实际发起的攻击时间整整提前了15个半小时。

可此时的26军三个师,却只有76师226团、227团、228团和77师229团、230团进入了攻击位 置。

失去了攻击的突然性,仅仅战斗了几个小时,5个团的一线部队便失去了战斗力。

文章图片5

长津湖战役中的志愿军

正值关键时刻,77师231团却自行撤离了战场。仓促上阵的88师263团两个营,也因团里没有一名领导靠前指挥而各自为战,伤亡惨重后也失去了战斗力。

而到了白天,更是美军的天下了。12月7日拂晓后,数百架可以超低空扫射的F4U海盗机飞临下碣隅里上空,奉命前出独秀峰阻击的88师262团1营,很快打得只剩下了5人。

紧急关头,262团3营奉命赶到,但却只有只有9连2排长马文华带领4班发起了攻击。

可马文华带领的12名战士,即便是全部战死在阵地上,也挡不住飞机坦克掩护下最后撤离的陆战1师5团2营了。

下碣隅里战斗结束后,张铚秀奉命将还有战斗力的77师交给20军指挥,回头又带领后续部队的88师264团和78师继续追击逃跑中的陆战1师。

等不顾一切急行军的88师264团和78师赶上来,陆战1师所有的部队已经全部撤进了兴南港。 12月12日,张铚秀不得不停止了战斗指挥。

长津湖战役彻底结束后,9兵团严令26军检讨战斗,整顿指挥,严肃纪律,其气氛不亚于一场没有枪声的战斗。

张铚秀除了检讨自己的指挥之外,对其他人却很少评头论足。

直到有一天,张铚秀实在听不下去有人的言论了,这才拍着桌子说道: “临战换将?绝不能再这么干了!

文章图片6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张铚秀(右)

回国后的张铚秀被授予开国少将,并获得了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

1969年,张铚秀升任济南军区副司令员,1975年调任昆明军区副司令员,实际指挥了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伤亡较少战果较大的西线作战。

1980年,张铚秀又升任昆明军区司令员兼任云南省委书记。四年后的1984年,他又亲自指挥了两山战役,成功收复了老山、者阴山

张铚秀业余时间有两个喜好,饭前喝两口苞谷酒,再就是写自己的战争回忆录。

张铚秀的夫人叫丁亚华,是甲午战争中国殉的晚清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的曾孙女,也是华野中一名老资格的女干部。

张铚秀和丁亚华养育了8个儿女,还要抚养战争年代牺牲了的内弟的儿子,尽管省吃俭用日子过得还是有些紧张,而战争岁月养成的喝酒习惯却无法戒掉,所以喝酒只能喝十分便宜的包谷酒。

文章图片7

张铚秀与夫人丁亚华

有一次,张铚秀去大理军分区视察,军分区领导知道首长喜欢喝两口,于是特地准备了葡萄酒、茅台和五粮液。

看着只有外交场才能喝的高档酒,张铚秀温和而动情地说:'我不习惯喝什么葡萄酒、茅台、五粮液的,太贵了,我可折腾不起!苞谷酒挺好,适合我这个粗人。更何况,便宜的酒也不一定难以下咽嘛。'

1998年,张铚秀出版了回忆录《军旅生涯》。而这部记述了他长达52年军旅生活、厚达474页的回忆录,关于26军长津湖战役的细节几乎是一带 而过。

2009年8月,享年95岁的张铚秀将军因病去世。与此同时,将军也带走了许多不为人知的长津湖战役细节。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唐朝诗人卢纶的《塞下曲》,或许是将军以及无数长津湖战役前辈们最经典的写照。

敬请读者关注并阅读本人的《铁血长津湖》系列,媒体转载须经授权

┃戈未央:作家(非虚构领域),抗战流亡学生子弟,长津湖战役烈士后人。

┃《踏不灭的薪火》国家图书馆收藏,据此拍摄的纪录片列为对台交流项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