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色乳山

 胶东乳山 2022-06-10 发布于山东

13

且说1940年2月,农历已到腊月底了,老百姓虽然日子穷苦,但家家户户还是都在张罗着准备过年。除夕那天,东海特委决定,机关人员家是附近县的,可以回家去过个年。于洲急速往家乡赶,得知因形势所迫,其眷属已投奔他处亲友,只好来到乳山寨亲戚家中。

此时,胶东半岛迎来了一场罕见的大雪,积雪没膝,呼啸的西北风呛得人喘不上气来。于洲刚住了三天,忽听到有从青岛跑回来的人说,日本侵略军大部队出动了,采用梳头式的平推战术,从西往东对胶东的东海区进行大“扫荡”。

于洲一听,吃惊不小。这乳山寨靠南海边,交通比较好,来往人员比较多,各种消息也不少,但不知真假。经过仔细询问,确认不虚,该老乡亲眼所见鬼子已经出动了。于洲心想,这儿距青岛200多里路,鬼子两三天就能来到这里,东海地区目前党的武装力量还比较薄弱,老百姓又要遭殃了。同时又一想,从“三军”西上后,日寇占据着县城及几个重要据点,大大小小的国民党顽军则瓜分了余下的地盘,东海区盘踞着司令众多的国民党队伍。这些祸国殃民的败类,平日反共积极,欺压百姓逞能,可要真听到鬼子来“扫荡”,必定闻风丧胆,各自为谋,不肯牺牲力量抗战。当官尚且如此,那些士兵们自然将群龙无首,各自插枪(藏匿枪支)作鸟兽散。对了,这是个好机会,我们何不趁此机遇发动抗日群众,把国民党军队藏匿的枪支取出来,组建人民抗日武装?事不宜迟,想到这里,于洲在家片刻也呆不下去了,连夜顶风冒雪跑到50多里地外的地口村找于克恭去。

于克恭正和特委秘书马瑛汉围着即将熄灭的火炭烤手,谈论如何发展扩大群众抗日武装、加强根据地建设等工作。忽闻远处狗叫,没过多久,暗号敲门之声传来。室内二人窃窃嘀咕几句,由马瑛汉小心翼翼去开门,于克恭持枪躲在门旁,以应突变。门一打开,见进来之人是于洲,且神态有异,料知必有要事。

于洲不待问起,便迫不及待地将日寇“扫荡”东海地区的消息和自己的想法一口气说出来。

于克恭是一位既有革命胆魄,又善于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细心考虑和安排自己所辖地区工作的领导者和指挥员。现在他听罢于洲一番话,略作沉思,右手举起又挥下,果断地说:“行,就这么办!”他接着说:“东海区国民党顽固派反共凶残毒辣,对鬼子却望而生畏,日寇这次扫荡,他们有两种可能出现,一则畏敌如虎弃枪匿散,再则面对装备精良的鬼子不堪一击。我们要牢牢掌握抗日的主动权,必须抓住这个难得的时机,把日寇扫荡造成的对我不利的形势变为打击敌人的有利时机,赶快发动广大党员和群众,迅速组织起来,拣起和挖出国民党军队遗弃和埋藏的枪支,收缴国民党散兵的武器,再次举行起义,武装自己,建立稳固的东海抗日根据地。”

于克恭让于洲立即起草东海特委指示,他起草建军方案,将建立起的抗日队伍暂时定名为“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九军”,下属的文、荣、威、牟、海各县的队伍各设一个大队,大队下设(区)中队。两人拟定草稿后,顾不上等召开特委会讨论,只与特委秘书马瑛汉一起检查了一遍,就立即拿出铁笔刻蜡板,旋即印出。

十万火急,于克恭让于洲立即动身,代表东海特委到各县县委当面传达和督促动员,并派牟平县委书记滕景禄同行。滕景禄是地口村人,1912年出生,1933年10月加入共产党。此后历任中共北海地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烟台工委书记、烟台市委书记兼烟台警备区政委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山东省总工会主席、青岛市委第一书记、山东省委书记处书记兼监察委员会书记,1962年10月19日去世。此乃后话,不再赘述。(连载之三十七)

(原载于《乳山时讯》2022年3月8日2456期四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