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色乳山

 胶东乳山 2022-06-10 发布于山东

15

第十二章 日寇扫荡顽固派弃枪而逃 审时度势嶞崮山再举义旗

上一章说到,三乡农民聚众3000多人,手持棍棒、长矛,浩浩荡荡向苗占魁住处赶来。

苗占魁一看不妙,本来想用武力镇压,可是一看下属,个个是吓破了胆的恐惧样儿。再一想,来者不善,这肯定又是共产党幕后支持的。他对共产党既恨又怕,又感到神秘,有本事、有文化的人都冒着被杀头的危险跑到共产党那里去,老蒋全力剿共十几年,越剿越多,最后还不得不合作抗日,咱有啥本事敢和他们拼。苗占魁对孙海滨说:“众怒难犯,先想法退兵为妙,还是撤销按户抽丁命令吧,否则后果难料。”副司令孙海滨想出一个体面的下台办法,即让政治部当“替罪羊”。于是,马上派员向杨振民总指挥说:请集合的农民解散,回家安居乐业,我们有事好商量。并约定抗丁指挥部及各乡、村长明天到崖子集开会解决此事。

次日,人员到齐,孙海滨站起来结结巴巴地说:“按户抽丁是政治部自作主张搞的,苗司令和我都不曾知道。现决定对政治部主任撤职,解散政治部,正在受训的壮丁也解散回家,收回抽丁的命令。”杨振民总指挥接过话头,对他们上了一堂抗日救亡的政治课,孙海滨连连点头称是,随后借个由头灰溜溜地离开会场。

抗丁斗争取得了胜利,大灭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威风。但杨宗池、杨希萍他们却在思索,苗占魁决不会从此罢休,他们肯定还会有新花招,决不能放松警惕。果然,苗占魁处处与共产党作对,1939年9月,苗占魁部包围中共牟平县委机关所在地——地口村织袜合作社,在突围中县委秘书刘士勇被捕。1940年2月7日,由于肖家村(今属崖子镇)坏分子告密,苗部副司令孙海滨率兵200余人包围该村,当场杀害2人后,又将“三军”地下联络站肖兰亭、王绍凤捉去,翌日,将二人分别杀害于大崮头村东河和崖子村,以此威吓抗日群众。这是敌人欠下的又一笔血债。杨宗池、杨希萍坚信,等我们的队伍打回来,很快就会彻底消灭这个祸根的。果然,两年多后的1941年3月21日,加入“抗八联军”的苗占魁部被八路军给予彻底击溃。此乃后话,容后再表。

话说1938年10月日本侵略者占领武汉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在此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在华北、华中广大敌后地区,开展了广泛的强有力的游击战争,迫使日军不得不减少向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进攻,而将其主力转移到敌后战场。日本侵略军集中了大部分兵力和几乎全部伪军,对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实行残酷的抢光、杀光、烧光“三光”政策。而国民党在日本诱降、美英劝降的促使下,也开始了政策上的转变,变为消极抗战、积极反共,全国抗战处于极端困难时期。

胶东形势也在不断恶化,自从“三军”西上后,东海一带(指文、荣、威、牟、海等县)县城均沦陷日军之手,其他地域也为国民党顽固派所盘踞。日军连续“扫荡”,反共顽固派不断制造摩擦,疯狂搜捕、屠杀共产党员和抗日民众,形势极为严峻。

就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共胶东特委根据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对胶东工作的指示精神,决定派胶东特委委员、民运部长于克恭重新开辟东海地区抗日根据地。1939年1月5日,中共胶东区东海特委(1940年5月改称胶东区第一地方委员会,亦称东海地委)成立,于克恭任书记,王台任组织部长,韩力任宣传部长,丛桂辑任保卫部长,姜大任职工会长,曲韶华任妇救会长。8月,于洲经山东分局委派来胶东工作,担任东海特委民运部长,民运部对外称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

这一天,在地口村于克恭的家里,两双大手紧紧地握住久久不愿放下。

“老于,我们又见面啦,欢迎啊。”于克恭打量着于洲瘦削的脸庞。

“是啊是啊。”于洲笑着连连回道。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何况又是生死之交的革命战友,几年不见,重新相遇,又在一起工作了,因而格外高兴。

“来来,喝水。快说说,这些年你都到哪儿去了。”于克恭挥手让座后急切地问道。

于洲喝了几口水,一口气地回道:“1935年的暴动失败后,我被列入敌人搜捕的黑名单中,幸亏海阳县公安局里有熟悉人,通过本村于文顺通知我迅速躲开。我先后到过青岛、济南,都没有找到党的关系。后来于1936年2月春,转移到鲁西的茌平县,在国民党县政府以会计身份作掩护,做地下工作。七七事变后,我与曹志真等人成立了茌平县青年抗日救国会,以后又组织了青年抗日先锋队,我担任队长。1938年春,中共茌平县工委建立后,我任军事委员兼游击大队政委、平原纵队经委会主任等职。这年的12月,我经泰西区党特委介绍加入了罗荣桓率领的一一五师东进支队,任见习参谋。再后来,中共山东分局派一批干部到胶东工作,这不,我就来了。”

“哈哈,好哇,现在形势可不一样了,这会儿我们可要真的大干一场啦!”于克恭说。“来来,我们谈谈工作。”

中共东海特委成立后,领导牟平、海阳、文登、荣成、威海四县一市的党组织,开创东海地区抗日根据地。牟平、海阳两县县委在东海地委领导下,先后成立了各区区委及各村党支部(小组),又在许多村庄里成立了群众抗日组织,抗日救亡活动形势越来越好。(连载之三十六)

(原载于《乳山时讯》2022年3月1日2454期四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