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井冈山的斗争》的启示(下)

 数字人生6688 2022-06-10 发布于山东

原创 司富天

青年学经典

2022-06-01 21:00 发表于河南

启示三、毛泽东的实事求是精神惊天动地

读懂毛泽东的实事求是我用了竟然二十多年,也就是从书本上的实事求是到实际工作中实事求是的时间距离。

可以说,自以为是是自己很深很深的病根,自以为非是自己时刻要注意的转向,如其所说是自己迫切要求,实事求是是自己努力向主席看齐的精神境界和行为准则。尤其是创业规律之本质规律的发现、把握和驾驭,自己要穷究之理,穷刨其根,深入线上一线,深入线下一线,线上线下都要转化为自己的前线和火线。

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无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经过、结果,以及真正的实际情况和态势都十分了然于胸。相比于自己的过往和种种,那真是粗枝大叶、熟视无睹,掩耳盗铃、刻舟求剑、鼠目寸光、井底之蛙、蜻蜓点水、幼稚可笑等。

毛泽东则不然,他在血与火中锤炼了真正坚韧的党性品格、军人风骨和人民情怀。他的实事求是蕴藏着高屋建瓴、深度调研,全面分析,有一种真正融入人民情怀的认真和刻苦,有一种大气无比的谦卑和顽强斗争的伟大力量。

自己的实事求是之路,还没有真正开始,如果按照“毛委员”的实事求是标准,到目前自己的一生是荒废的一生。

那么,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的实事求是为什么说惊天动地呢?

革命历史实践证明,毛泽东一抓本质,二抓全面,三抓内部联系。

一抓本质,即工农武装割据,而且是湘赣边界的工农武装割据,形成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国革命的摇篮,为中国革命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二抓全面,从军事问题、土地问题、政权问题、党的组织问题、革命性质问题、割据地区问题等六个方面,全面、深入、细致、生动,详细地阐述了割据地区的现势,并得出一定或者说十分正确的结论。这是何等的头脑、思想和胸怀?

三抓内部联系,即每一问题与每一问题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由武装割据这个总的问题统领下,打通了诸多矛盾之间的壁垒和关联,形成了一幅“井冈山的斗争”的活化了的“工农武装割据”景象,徐徐的展在了我们的眼前和心间。

正是因为“武装割据”思想,井冈山的斗争成为了星星之火,经过燎原而真的解放了全中国。

如果说井冈山是革命的摇篮,那么,瑞金就是诞生了一个革命的婴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为了共和国的摇篮。而从共和国的摇篮经过抗日战争和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的风雨,长大成了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这就是我想表达的毛泽东的实事求是精神惊天动地。

换言之,如果我们能够在创业实践中完整的建构出一个创业细胞,就一定会生长繁殖出一家伟大的跨国公司,来促进中国版的全球化即人类命运共同体,那一定是继五四之后,不仅是一场繁荣的市场与经济盛宴,更是21世纪一场壮丽的精神日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