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酒家*说文】说说济公和《济公传》

 施云南 2022-06-10 发布于上海
据说,西湖灵隐寺中的济公像,和其他正襟危坐、努目而视的佛像完全不一样,它是一个非常小巧玲珑的雕塑,被放置在寺内的一个小小角落里,而且还像猴子那样挤眉弄眼的,仿佛是刚刚偷吃完狗肉。相比那些庄严肃穆的佛像,恐怕,还真的只有这位济公大师的形象,更能够被广大人民群众记住。
   和一般神话传说人物纯粹虚构不同的是,济公的形象是有真实原型的。那济公虽然貌似疯颠,但实际上却是一位学问渊博的得道高僧,他曾经被列为禅宗第五十祖,杨岐派第六祖。
   他精通医术,为百姓治愈了不少疑难杂症。可能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所以在传说中,才会有他帮助贫苦的老人割掉脖子上的巨瘤这样的故事吧。
   他曾经带着自己撰写的《化缘疏》,外出募化,修复被火烧毁的寺院。这在传说故事中也被加以神话。
   他写得一手好文章,每写一篇疏状,临安城中人便争相哄传,赛过了当年的“洛阳纸贵”。
   他徜徉山水,自得其乐,经常出入于歌楼酒肆,尝写诗自述:“削发披缁已有年,唯同诗酒是因缘。坐看弥勒空中戏,日向毗卢顶上眠。撒手须能欺十圣,低头端不让三贤。茫茫宇宙无人识,只道颠僧绕市廛。”这种游戏人间的作风,在民间传说中被进一步扩大化,最终成了一个“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癫僧。
   济公的诗才,一点都不逊色于与他同时代的任何一个有名的诗人,同时,他对于佛学思想和禅学的思辨,也绝对不亚于任何一个高僧。
   南宋时代,是禅宗十分流行的时代,不仅是高僧,就连普通的文人也都喜欢打禅机,而把禅机写进诗歌文章,更是家常便饭,在这方面,济公不会比任何人逊色。
   比如《酒怀》中,济公写道:“醺醺然,酣酣然,果然醉了一生;昏昏然,沉沉然,何尝醒了半日。借此通笑骂之禅,赖斯混风颠之迹。”这样的句子,把济公酒后的醉态和狂态,表露无遗。但是,从“赖斯混风颠”这几个字中,不得不让人觉得,济公其实是清醒的,他只是借着酒劲,和世人打禅机罢了。可是,世人却以为他是真的醉了、真的疯了,殊不知,其实,真正醉了、疯了的,却是世人自己。这和“他人皆醉唯我独醒”的思想,其实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啊。
   再看《神子赞》中,济公写道:“远看不是,近看不像,费尽许多功夫,画出这般模样。两只帚眉,但能扫愁;一张大口,只贪吃酒。不怕冷,常作赤脚;未曾老,渐渐白头。有色无心,有染无著。睡眠不管江海波,浑身褴褛害风魔。桃花柳叶无心恋,月白风清笑与歌。有一日倒骑驴子归天岭,钓月耕云自琢磨。”
   寥寥数语,但是尽显才情,“画出这般模样”,画的究竟是谁呢,不知道是不是有人看到这篇赞的时候,也会生出和我一样的疑问呢?
   一个张开大嘴,想要喝酒,不怕冷,整天打着赤脚的形象,莫非这其实是济公的自画像不成,这样的形象,和嗜好喝酒,“鞋儿破、帽儿破”的济公活佛,多少是有几分相似的啊。
   而且,不仅仅是光光打扮、嗜好相似,更重要的是那“浑身褴褛害风魔”的心性,这就是活脱脱的济公本人啊。
   这个人,倒骑驴子、白日高歌,是何等的潇洒,何等的自在,于是,一个不为俗务所累,寄情山水,悠游自在的济公形象,跃然纸上。
   当然,济公不是一个只知道玩乐,不务正业的人,他还是做了不少事的,尽了自己作为一个僧人,应尽的职责。比如,当寺院需要善人募捐的时候,才华横溢的济公,当仁不让,就看那篇《净慈寺募疏》吧,济公在文中写道:“弘慈愿力,仰仗慈悲,施恩须是大圣人,计工必得三千贯。舍得喜欢,人天踊跃;成之容易,今古仰瞻。有灵在上,感必能通;无漏随身,施还自受……”
   这篇疏,不仅写得骈俪工整,更兼文辞优美,而且还将捐献之后,能够得到的好处讲得清清楚楚,“有灵在上,感必能通”嘛,看到这样的文章,那些乐善好施之人,又怎能不倾囊而出,广结善缘呢?
   所以,济公是不是真的像《济公传》中写的那样法力高强,根本就不重要,他或许根本就不用在井水里变出木材,光靠着这样华丽的文字,就足以能够吸引很多善男信女的善款了。
  
   当然,文学作品中济公这个形象的诞生,并不完全是和现实生活中相一致的,而是加入了很多编撰者自己的想象,同时,也少不了揉入其他人物形象在其中。
   据说,在南北朝的时候,佛教曾经一度盛行,那位大名鼎鼎的达摩大师,貌似就是在那个时候,一苇渡江,来到中原大地宏扬佛法的。达摩曾经面壁多年,把自己置身于一个小小的山洞之中,这证明当时的佛教修行方法,是以苦修为主要手段的。佛教徒们往往通过肉体的磨练,来达到精神的净化,从而修成正果。
   然而,在魏晋南北朝时代,社会普遍流行的并不是这种作风,而是一种只争朝夕、贪图享乐的社会风气,比如,那位豪富的石崇,就是典型的例子,再有,竹林七贤,也全部都是个性十足之人。所以,这样的修行是与当时社会所崇尚的风气背道而驰的,于是,在佛门便也出现了一些入时的僧人。
   比如,在这时候,有一位法号为宝志的和尚,与众不同,每日里酒肉穿肠过,放荡不羁。他时而披散头发做狂态,时而穿着华丽显时尚,或沉默寡言,或信口胡说,总之,就是那种极其彰显个性的类型,放在时下,就是属于九零后中那种喜欢以奇装异服来吸引他人眼球的新新人类。
   他的这种作为,和魏晋以来不修边幅、行为怪诞的名士可以一拼。因为他经常疯疯癫癫的,所以,人们就称呼他为癫和尚,因为“志”和“济”的古音很相近,所以,宝志便被人误传为宝济,济公的雏形,就这样诞生了。
   不过,这只是很少人的看法,一般他认为的济公并不是宝志和尚,而是一位原名叫做李修元的南宋高僧。也就是本文开头所说的那位高僧,他才是公认的济公的原型。
   据传说,李修元生于南宋年间,是天台县永宁村人。他并非普通寻常人家的人,他的高祖李遵勖是宋太宗的驸马、镇国军节度使。所以说,也算得上是出身名门了。他的父亲叫做李茂春,一直都没有子嗣,于是就笃信佛教,虔诚求子,最终得到了李修元。这便是李修元和佛门的不解之缘。
   年轻时的李修元好学上进,受父母的影响,深深迷恋上了佛教,于是,在父母双双亡故之后,便出家做了僧人,辗转来到了杭州灵隐寺。
   按理说,这应该只是一个普通僧人的故事,而且,李修元的真实情况怎样,是不是真的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貌似疯癫,恐怕真的是很难说清楚的,那么,又是怎样的机缘,使得他成为了济公活佛的形象呢?
   济公活佛的诞生,不是偶然的,而是当时社会的需要。中国人被封建思想压迫这么多年,难道还不允许老百姓在茶余饭后,编出一些自娱自乐的故事来,慰藉一下自己的心灵吗?
   尤其是宋朝以后,封建礼教思想日盛,人们不满足于现状,但是又无法改变社会,于是,就齐齐地将希望寄托于出现好皇帝,但是,好皇帝能有几个呢,于是,只能退而求其次,变成追求清官,然而清官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所以,只能再次让步,转而追求那些劫富济贫的豪侠形象,比如著名的“三言二拍”中,就曾经出现过怪侠一枝梅的形象。
   然而,无论是清官还是侠客,对于恶人的惩治都是有限度的。清官既然是清官,那就必须按照法律程序来办事,看见坏人,一个不剩都“咔喳”掉的,不是好官,所以,光靠清官除恶还是不能解老百姓心中之恨。豪侠呢,他们的办事能力是和他们的武功成正比的,浑身是铁能碾几根钉,遇到真正的卖国贼、大奸臣,手下拥兵无数,豪侠一样也是一筹莫展的。于是,社会需要一位法力强大而且不受拘束的英雄,济公,作为西天罗汉的化身,法力无边,身体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智慧过人、能掐会算……这样的一位“超人”型的英雄,自然受到大家的争相追捧。
   在这种社会境遇下,由南北朝时代就流传下来的疯僧济公形象,便与侠客、清官等各种形象合并,于是,一位“哪有不平哪儿有我”的济公形象,便诞生了。
   普通的僧人变成了一个不受戒律拘束,嗜好酒肉,举止似痴若狂,然而同时又好打抱不平、扶危济困、除暴安良、彰善罚恶的活佛。
  
   又经过了很多年,济公的形象在民间传说中逐渐丰满,于是,人们不仅仅满足于口耳相传济公的故事,而是觉得应该有必要将济公的故事系统地整理,于是,小说《济公传》便在这样的机缘下诞生了。
   《济公传》大概是最早成形的有关于济公传说的小说了,全书二百多回,是清朝一个叫做郭小亭的人写的。郭小亭将自己所知道的从宋朝开始的济公的故事加以整理,着重介绍了济公在得道之后所进行的那些行侠仗义的事情。
   据说,《济公传》是和《镜花缘》、《封神演义》、《聊斋志异》并名的四大神鬼之书。
   有关济公的民间传说,据说在南宋时代即已开始流传起来了。宋朝的时候,民间通俗文学十分兴盛,出现了很多说书的场所,一些有名的说书艺人也在那个时候出现,更有一批作家,职业创作说书唱戏用的台本。在这些人的促进下,那些零零散散的故事片段便在说书人和文人的共同努力下,内容逐渐丰富。可以说,《济公传》的诞生,是雅俗两种文化相互交流后发生碰撞而形成的产物。一直到明末清初,才出现了这部描写济公传奇事迹的《济公传》。这部小说十分系统地讲述了“古井运木”、“戏弄秦相府”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并且用文人的笔墨,将其润色、修改,使其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系统。
   首先,《济公传》为济公创造了一个非常良好的家庭环境。
   济公幼生宦室,他世代仕宦,且为将门,所以,济公的形象中,或多或少地继承了先辈的英武之气。而且济公的先辈都为官清正,政绩卓著,名列《宋史》,这使得济公和那些贪官污吏作对,成了天经地义的事情。济公家族历世积善信佛,家族中不少人都是禅宗的著名居士。济公的父亲李茂春,是因为看到了朝廷的腐败,所以才会弃官隐居的,他为人笃信佛教,乐善好施。这一切,都为济公成为一代活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济公传》为济公创造了一个非常与众不同的前生。
   对于古人,我们不能奢求太多,他们本来就是这样的,喜欢给笔下的人物创造一个前生,对此,我们也不能一概以迷信视之。
   因为,济公的前世,对于他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是非常有必要的。
   人们喜欢这个疯疯癫癫的和尚,于是,一切扶危济困、除暴安良、彰善罚恶的美好品德都赋予到了他的身上,但是,这还是不够,如果不给他一个光辉灿烂的前生,怎么对得起他在现世中做的那些好事呢?于是,济公就成为了罗汉的转世。
   古代,流传着很多关于罗汉的民间传说,比如,在《西域志》中,就曾经记载:“天台山石梁桥古方广寺,五百罗汉之所住持,其灵异事迹往往称著。”既然有灵异事迹,那么,想象力丰富的文人,自然会去想,究竟是怎样的灵异事迹呢?
   于是,正好在济公诞生时,碰上了国清寺罗汉堂里的第十七尊罗汉,也就是降龙罗汉,突然倾倒,于是人们便把济公说成是罗汉的转世投胎。
   在《济公传》中,济公是一位大忙人,他一会儿游走于达官贵人、富商巨贾的人家,用怪诞的言行点化着这些人,令其行善,行使着自己作为一个和尚,应尽的责任;一会儿,又结交江湖豪侠,和江湖败类斗智斗勇,俨然成为了一位怪侠;一会儿,又出现在公堂之上、丞相府内,破解一宗宗离奇的怪案子,和一位明察秋毫的清官老爷无异……
   所以,整个一部《济公传》的故事,并不是一部简单意义上的类型小说,它是一盘杂烩菜,这里头公案、侠义、神魔……什么都有,一个都不少。
   在小说《济公传》中,济公转世投胎,金山寺八魔炼济颠,太乙真人、长眉罗汉等帮助济公降妖捉怪,从这里,可以看出很浓重的神魔小说的形象。但是,在淫贼华云龙盗走相府珠冠,济公三擒华云龙等内容中,又呈现出侠义小说的样子。在盗贼狄之昭杀人移祸等案件中,又能看到公案小说中的内容……总而言之,《济公传》内容繁杂,所有人,都可以在这部作品中,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
   这大概也正可以说明,《济公传》这部作品不是作者一个人的力量可以完成的,而是从许多民间传说中汲取了营养,加以改编才形成的吧。
   在《济公传》中,有许多诗词歌赋的部分,和济公本人创作的作品相比,文人创作的痕迹反而更弱了一些,《济公传》中的诗歌,都是那种非常浅显易懂、文字简单的作品,虽然里面蕴含着一定的禅意,但是并不使用过分深邃的词句,都是一般贩夫走卒,老人妇孺都能够听得懂的。
   的确,真实世界的济公,是一个出自名门,饱读诗书之人,所以,他的创作中,或多或少会沾染上普通文人喜欢舞文弄墨的习气,所以,便显得有些深邃难懂了。但是《济公传》就不一样了,它本身就来自于民间,是根据民间小说改编而成的,自然,口语化就十分明显了,可能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吧,所以《济公传》才能够口耳相传,流传下来。
   比如:“经不谈,禅不理,吃酒开荤好诙戏,警愚功善度群迷,专管人间不平气。”
   这样的句子,相比起济公自己的创作“桃花柳叶无心恋,月白风清笑与歌”,显然是更加浅显易懂,也更加能引起人们的共鸣了。
   尤其是那句“专管人间不平气”,这样的句子,恐怕是真实世界中的济公说不出来的,因为,真实世界的济公,更多的还是沉迷在个人的佛学思想领悟和修炼中,虽然他经常治病救人,但是毕竟是文人出生,很难真的产生管天下不平之事这样的侠义心的。
   而小说中的济公则不然,他吸收了很多侠义小说中侠客的风采,所以,他要做的事情,不仅仅是“警愚功善度群迷”这样的佛门弟子应该做的事情,同样,他也会做“专管人间不平气”这样的侠义中人会做的事情。
   当然,由于作者本身思想所具有的局限性,所以,在小说中也出现了一些消极避世的思想,和一些感叹人生无常的语言。这本来也无可非议,因为,自古就有很多类似的故事,比如什么黄粱一梦之类的,都是反映了这种思想。所以,在小说《济公传》的歌谣中,也有不少是这种类型的。
   比如:“走走走,游游游,无是无非度春秋。今日方知出家好,始悔当年作马牛。”这无非就是一种消极避世的思想在作祟,而事实上呢,如果人人都出家,那么这个社会是没有办法维持下去的。农人都出家,谁来耕作劳动;商人都出家,谁来买卖交易;官员都出家,谁来管理国家……所以,一味地追求出家避世的思想,是极其不靠谱的。更何况,和尚基本上都是靠着施主们的施舍才得以维持生计的,如果全部都出家了,那么谁来做施主,施舍给和尚们饭吃呢?从这一句小小的诗歌,便可看出,作者思想还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的。
   更何况,下面说的更离谱,“想恩爱,俱是梦幻。说妻子,均是魔头。”连正常的夫妻生活都没有了,那么人类就早该灭绝了,社会更是没有办法发展下去了。
   所以,《济公传》中那种“有朝困倦打一盹,醒来世事一笔勾”的单纯消极避世的想法,是极其错误的。
   而且,更加矛盾的是,虽然《济公传》中充斥着这样的类型的诗歌,但是,它的主人公济公活佛,却恰恰相反,是个扶危救困、济世救民的入世之人。如果不是怀着一颗悲天悯人之心,他又怎会和贪官污吏斗智斗勇;如果不是对这个社会还存有希望,他又怎会屡次点化秦丞相,还当了秦丞相的“替僧”;如果不是胸中有着治国安邦的远大志向,他又怎会多次出入公堂,为含冤之人洗雪冤屈,还亲自和捕快一起,在高山密林中,搜索真凶华云龙的踪迹……
   这一切的故事情节,非但没有证明济公是一个崇尚虚无,并且把希望寄托在来世的人,反而是恰恰相反,证明了济公是一个懂得享受生活,并且积极行动,想把所有人的人生变得更加美好的一个人。
   是的,济公肯定是懂得享受的了,否则,他又怎会吃狗肉、饮美酒呢?
  
   光光一部小说,自然是不够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影、电视剧出现了,于是,《济公传》也被搬上了银幕。
   当年《济公传》播放的时候,街上,总能看到几个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咿咿呀呀地唱着“鞋儿破,帽儿破……”,学校里的同学,尤其是那些调皮的男生,每每拿着课本、作业簿、垫板之类任何一样可以权当作扇子的工具,学着济公的样子念出那句六字真言的咒语。
   现在,济公热虽然已经退潮,但是还是经常可以看见影视圈中人经常翻拍《济公传》,给这个古老的民间故事以全新的演绎。
   当然,传说中的济公,由于是出于劳动人民口耳相传而诞生的形象,自然在形象的统一性上是存在一定问题的,他的某些行为本身也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性。于是在电视剧《济公》中,这些内容被做了合理的修改,济公的形象更加完善了。
   比如说,小说中,济公一方面积极入世,做着有利于人民的大好事,但是,他又同时经常念诵一些感叹人生无常、富贵如梦的语言,这和他本身的形象是有一定出入的。可能是在故事产生的时候,有那么一些传颂者,他们自己的心中存有这样的情绪,于是,就将这种思想赋予到了济公的身上。
   再比如,在《济公传》中,济公是一位喜欢占人家便宜,又喜欢打秋风的人,这或多或少地有损济公这位佛爷的形象吧。恐怕是因为当年编造故事的人,很多都是无业游民吧,这样的内容或多或少地反映了他们自己的想法。
   我曾在某电视节目中听到当年扮演济公的演员说过这样的一个小细节。在某一场戏中,原本有一个济公占小便宜的情节。就是济公到了一个馒头摊的前面,用自己一双满是泥污的手,这个捏捏,那个摸摸,把人家白花花的馒头全都印上了黑黢黢的手印。摊主自知倒霉,只好将馒头送给了济公。
   原本小说中就是这么写的,但是,演济公的演员却认为,济公是一个好人的形象,怎么在这里成了爱占小便宜的形象呢,如果占的是为富不仁的坏人的便宜,那自然是大快人心了,可是,剧中的摊主,只是一个普通的生意人,损失了这几个馒头,他很可能会亏本,会饿肚子的,济公怎么能连这样的穷苦人的便宜都要占呢。这样,有损于他劫富济贫的侠者形象。
   于是,演员灵机一动,便在里头加了一个情节,济公在拿着馒头走开后,突然使用法术,将铜板变到了摊主的手里,于是摊主无可奈何地笑笑,那笑中,有无奈,但是更多的却是感激。
   这一改,我一直认为是神来之笔,因为,这一改把原本济公爱占小便宜的形象一下子抹去,变成了诙谐幽默的形象,他和摊主只是开了一个无伤大雅的玩笑而已,丝毫没有伤害到别人,这样济公的形象一下子就更完美了。
   《济公传》被搬上银幕,改编成影视剧作品,不是一次两次了,但是,我还是喜欢那个比较老的版本,这个影视剧作品,历经多年依然是暑假和寒假期间电视台争相播放的作品,由此可见,它的影响力有多么深远了。
   相比之下,最近有一些新的描写济公的影视剧作品便不能尽如人意了。比如前不久有一部电视剧,邀请了港台著名的演员来扮演济公。这位演员长相俊朗、演技非凡,应该是一个不错的演员,但是,他所扮演的济公,却让我不敢恭维。因为,在作品中,一味地追求使用雷人的造型打扮,过多地使用现代人使用的时尚语言,故事情节完全脱离原来的《济公传》,有胡编乱造的嫌疑,这一切,引起了很多观众的不满。
   创新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如果一味追求奇装异服和搞笑怪异,势必会造成反作用,影响了济公这个人物所应该带给我们的那种崇尚正义,见义勇为的精神。
  
   同样是创新,我觉得郭德纲单口相声《济公传》中创新,就属于我能够接受的范围,而且,可以说,是属于改得比较好的版本。
   相声也是一种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所以,在相声中当然也有《济公传》的故事。和小说《济公传》相比,相声用其独有的幽默语言,将一个普救世间苍生的济公形象更加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听众的面前。
   在清朝末年和民国初年的时候,就有很多擅长说《济公传》的著名艺人,比如双厚坪就是其中之一,他擅长当场抓哏,使用现挂来造成诙谐幽默的效果,经常令听众大笑不已。
   随着时间的迁移,单口相声《济公传》也改编得越来越好,而且,相声这种艺术形式,是最懂得与时俱进的,于是,在当今社会,结合社会现实,重新演绎过的单口相声《济公传》,便应运而生了。
   德云社的相声演员郭德纲采取了一种很新颖的形式,来演绎单口相声《济公传》,那就是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
   在网络化的时代,郭德纲也没有落在时代的后面,他采取了这种时下流行的方式,与优酷网合作演出了《济公传》中的部分内容,受到广大听众的好评。于是,传统的民间艺术和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合在一起,给大家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视觉和听觉的盛宴。
   在郭德纲的单口相声《济公传》中,郭德纲在传统民间故事、《济公传》小说、关于济公的影视剧作品等各种以济公为题材的作品中,汲取营养,并且加入全新的现代时尚的观点、网络和口头时尚用语等内容,使得单口相声《济公传》中济公的形象,更加亲切,更加有人情味。
   别的不说,就单说,济公的那句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的咒语吧,在郭德纲的口中,就特别地与众不同。因为,他在六字真言的最后一个字“吽”的后面,又加上了两个字,最后变成了“吽死你”,于是,好端端的佛门咒语,变成了搞笑的笑点。
   当然,听相声的人多半是不会在乎咒语念得是否准确的,而这样一改,反而将济公洒脱的形象突显出来了。都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同样,念咒语也是一样,使用法术,关键的是法力,不是咒语念得好坏,这样一改,更显得济公的不拘一格了。
   此外,对于济公吃狗肉的问题,郭德纲也在单口相声《济公传》中做了很好的解释。毕竟,像济公这样一个得道的高僧,整天喝酒吃肉的,真的是很奇怪的一件事情。佛家有好生之德,讲究扫地不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可是,济公却喝酒、吃肉,而且,别的肉不吃,专门吃狗的肉,难道他与狗有仇不成?
   显然不是这样的。在其他的作品中,说到这里,往往就会引用《济公传》里那几首著名的话:“佛祖留下诗一首,我人修心他修口;他人修口不修心,唯我修心不修口。”
   这首诗,自然是能够比较完美地说明济公为什么吃狗肉了,此诗从表面上看来,似乎是济公在为自己的不修边幅辩护,但是实际上,诗中蕴涵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某些人口中吃斋念佛,但是只是做些表面的文章而已,满嘴的仁义道德,但背地里做的却是男盗女娼的勾当,相比之下,济公的做法显然是比这些人高明出很多了。
   然而,郭德纲的单口相声《济公传》却不仅仅停留于此,他告诉了我们关于济公吃狗肉的另外几种说法,其中有一种说法是说,济公是罗汉转世,所以,表面上看上去,狗肉是被他吃掉了,但其实,他吃掉一条狗,就是超度了一条狗,那些狗都是前世做了坏事的人,今生才会化身成狗的,所以,济公其实是在超度那些有罪的灵魂。而还有一种说法,说济公其实并没有吃狗肉,只是普通的凡俗之人看上去以为他是在吃狗肉而已,济公每吃一下狗肉,其实只是敲了一下木鱼。
   在单口相声《济公传》中,郭德纲所做的,不仅仅是给我们普及了两个有关于济公和狗肉的传说或者典故,更重要的是,他通过这种叙述,像听众传达了这样的一个思想,那就是你表面上看到的,未必是真实的事情。所以,衡量、判断一个人是否真的是好人,仅仅从表面上观察,那是远远不够的,一个真正聪明的人,会透过现象看到其本质。济公和他手里的狗肉,就证明了这一点,你看上去,他是在吃狗肉,但是,你所不知道的是,他吃狗肉,是为了超度狗,或者是为了敲木鱼修佛,这才是本质所在。
   所以说,谁说相声是肤浅的,郭德纲对于《济公传》中这样一个小小的细节,都翻阅了书籍,进行了考证,然后,他又尽可能地,用通俗易懂的、好笑的话语,用包袱,来说给大家听,不仅让人哈哈一笑,更能够知道很多知识、典故,甚至还可以从中得到教育意义。小小细节,尚且如此,郭德纲对于艺术严谨的态度,是值得赞扬的,由此可见,他的出名也不仅仅只是一种偶然。
   此外,对于主人公济公的形象设计,郭德纲也是经过了一番考虑的。在传统相声中,对于济公的形象一般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使用动作形态,描写他走路歪歪斜斜的样子;另一种是通过说话口吃来展现其与之不同。
   而郭德纲并没有完全沿袭这两种方法,他没有过分地使用步态和口吃等夸张的展现,来制造笑料,而仅仅是将济公的口音和故事里的其他人物稍微做区别。这样做的好处是,既将主人公通过口音的不同而突显出来,又没有过分夸张其在身体上的缺陷。
   这种处理方法十分巧妙,因为,说济公的故事,主要应该展现的是济公除恶扬善的作为,而不是靠用他的口吃来制造简单的笑点。
   所以,郭德纲把更多的处理放在了故事的选择上,于是各种爆笑的济公故事,便在他的嘴里娓娓道来,惹得人喷饭。这些故事都非常具有典型性,什么给瞎眼的老太太治病啊,帮助穷苦的书生啊,降魔捉怪啊……无一不是彰显济公个性和除暴安良的好故事。
   于是,相声此时便不仅仅是一种可以逗人笑的文艺形式,而且还是一种弘扬正气的手段。
  
   在很久以前,曾经听到过这样的一种论调,说济公使用法术,有宣扬封建迷信的副作用,同时,还会使得人们把希望都寄托在出现一个两个的英雄人物身上,是不利于社会建设的。
   这种论调,现在比较少听到了,因为,正像郭德纲说过的那样,持这种论调者,太小看我们人民群众的智慧和水平了,我们的人们群众是知善恶、明是非的,这种担心,只是庸人自扰、画地为牢。
   不必给一部文艺作品赋予太多的社会责任,或许,它只是用来给人民群众带来一点茶余饭后的轻松愉快,在哈哈一笑的同时,多多少少,能够让人有一些教育意义,那就足够了。《济公传》就应该是起到这样的作用,人们看到了为富不仁者、贪赃枉法者必将受到惩罚,于是,在日常生活中,在自己为人处世的时候,就会时时自我省视,看看我自己是不是也是这样的人,这不就是对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吗?
   一部《济公传》没那么伟大,令所有看过的人都改头换面,重新做人,如果那样的话,还要法律做什么,警察也都可以统统回家了;同样,一部《济公传》也没有那么危险,令所有看过的人都追求虚无的来世,认为可以靠一个佛爷来拯救苍生。一部《济公传》,最多只是让人们从嬉笑中,多少受点教益,而且,每个人的思想、受教育程度等的差异,也使得人们从中吸收教育的内容和程度,有所差异。
   世上有这么一句话: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有喜欢阳春白雪的,那就有喜欢下里巴人的。这话一点也没错,但是有没有什么雅俗共赏,人人都喜闻乐见的呢?我看还是有的,济公就是其中的典型。
   古往今来,这个世界上出现过的名人如恒河沙数。然而能为世人雅俗共赏者,首推活佛济公。无论是种地的、经商的、读书的、为官的……人人都爱看《济公传》,所以,济公的故事才能够如此家喻户晓,流传千古。
   但是,或许,真正流传千古的,不仅仅只是济公的故事,而是一种惩恶扬善的万古浩然正义之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