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酒家*散文】舌尖上的《诗经》

 施云南 2022-06-10 发布于上海
【酒家*散文】舌尖上的《诗经》 《诗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代约300多首诗歌,所以,又称为《诗三百》。自《诗经》诞生以来,中国历代对其都极其推崇,因此,将其列为“四书五经”中“五经”之一。
   孔子对于《诗经》,是极为赞赏的,子曰:“《诗》三百,一言一蔽之,曰:'思无邪’。”这可是一个很高的评价啊。具体说来,孔子是希望弟子们全都认真学习《诗经》的,为什么呢,因为学习《诗经》,有很多的好处,在《论语》的《阳货》篇中,他就曾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他不仅提出学习《诗经》可以使人净化品格,从近处说可以学着服侍父母,从远处讲可以学着服侍君主,而且,他还提出了一个学习《诗经》的最基本的好处,那就是“多识鸟兽草木之名”。
   只可惜,古往今来,很多的读书人,都没有能够深刻体会到孔老夫子的苦心,他们往往会钻牛角尖,死读书,读死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直读得目昏耳聩。他们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这如何能懂得《诗经》中的真味呢?因为,《诗经》中有很大一部分的诗歌,都是来自于普通劳动者啊。
   倒是我们邻国日本,有一位叫做冈元凤的,写了一本叫做《毛诗品物图考》的书,这是一本专门解释在《诗经》中出现过的动物与植物的书籍,分成了草、木、鸟、兽、虫、鱼等六个类别,图文并茂,广征博引,论述了在《诗经》中出现过的那些动植物的名称,分析了它们现在究竟都叫什么名字。
   我对于这位来自日本的冈元凤君,自然是十分佩服的,不过,我对于他的分类却还是有那么一点小小的想法,就拿植物来说吧,光光分成草本和木本,似乎没有什么意思,如果是我的话,对于那些在《诗经》中出现的植物,就把它们分成四类,蔬菜、粮食、果物和其他。
   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很简单,民以食为天嘛,尤其是我们中国人,对于吃的东西,那是格外重视的,所以,完全有必要,将那些能够食用的果蔬单独拿出来列上一项。时下有一句话很流行,叫做“舌尖上的中国”,好吧,舌尖上的中国,就从舌尖上的《诗经》先开始吧。
  
   《诗经》年代的人们,究竟吃些什么菜呢?这还真不好说,因为,谁也不可能真的穿越到那个时代去看一看,不过,我们还是可以通过那些诗篇中的只言片语,揣测一二的。
   那个时代的人,要想吃饭,可远远没有我们现在这么容易。现代人就算足不出户都能订饭吃饭,网上订餐,电话订餐,没过多长时间,那香喷喷的饭菜就端到面前了。古时候可不一样,可能是因为当时的农业种植还不太发达吧,所以,很多山野之中的野菜,也成为了人们口中的佳肴。《诗经》中提到的菜蔬,就有很多都是野菜,我们现在已经很少食用。
   《诗经》中不乏美味的野菜佳蔬,比如荇菜就是其中之一。要说起《诗经》中那么多首诗歌,这其中究竟哪首最有名,恐怕很多人都会想起那首脍炙人口的《关雎》吧。那一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至今还被人们挂在嘴边上吟诵。可是,你是否能想到,在这一首著名的爱情诗篇中,就描写了一种长在水里的菜蔬呢,这种植物,叫做“荇菜”。
   说起荇菜,可能很多人会比较陌生,现代人恐怕很少会吃荇菜了,一般都把它当成了一种普通的水草。但是,在《诗经》的时代,这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水生菜蔬。它是一种草本植物,叶子略呈圆形,浮在水面,根生在水底,花是黄色的,果实呈椭圆形,它的茎是可以食用的,而且,整株植物都可以入药。
   那位让君子“寤寐求之”,“求之不得”之后,还会“辗转反侧”的淑女正在做什么呢?她很有可能,就是一位在池塘里,驾着小舟,采集荇菜的劳动者。由此可见,那位被君子所追求,所向往的女子,她的最美之处,不是“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的绝美容颜,而是因为,她是一个勤俭持家,勤于劳作的女子,是劳动,让她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再来看这首《采薇》,薇菜是一种山野之菜,我们现在称之为野豌豆。我吃过豌豆,但是却没有尝过野豌豆是什么口味的,不过想来在古代的时候,它还是一种很常见的野菜吧。
   《采薇》所反映的是一位解甲退役的征夫在返乡途中踽踽独行的场景。那道路崎岖而又艰难,他又饥又渴,于是在路边采薇而食。遥望家乡,回忆往昔的峥嵘岁月,他不禁百感交集。于是,他通过“薇亦作止”、“薇亦柔止”、“薇亦刚止”这样循序渐进的描述,描写了那薇菜从破土发芽,到幼苗柔嫩,再到茎叶老硬的生长过程,预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戍役的漫长。《采薇》这首诗中,最让人感伤的两句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它反映了时光的匆匆流逝,征夫在漫长的戍边生涯中,那“靡室靡家”的痛苦心情。或许,在征夫那杨柳依依的家乡,正有一位女子在哀伤地等着他吧。她会在家里,用采下的薇菜,做成佳肴,然后就是一日日地等待,等待心上人的归来。所以,当征夫在路边采集薇菜食用的时候,才会有如此刻苦铭心的伤痛吧。
   现代人对于薇菜有些陌生了,但是,对于古时候的人来说,那可是大名鼎鼎的啊。想当年,伯夷叔齐就曾经为了不食周粟,隐居在首阳山,他们也曾经靠着采薇而食,来勉强度日,临死前,还曾经做了一首歌,其中有词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由此可见,这薇菜对于古人来说,的确是舌尖上的一味不可或缺的佳肴啊。
   其实,除了这些以外,《诗经》中还有不少其他的菜蔬,比如《谷风》中的“采葑采菲”。这“葑”就是一种名叫芜菁的菜,长得有点像萝卜,四时皆可食,根据《花镜》记载,诸葛亮在行军途中,让士兵随地栽种,人、马皆可食用,所以,这种菜又叫做“诸葛菜”。而这“菲”呢,又叫莱菔,也是一种美味的菜蔬。《谷风》中还有一句“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这“荼”就是苦菜,而这“荠”,当然就是荠菜了。《伯兮》中的“焉得谖草”,那“谖草”又叫萱草,据说是一种能够让人忘忧的草,根据陈俊英的《诗经注析》解释说,它其实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黄花菜。
   看着《诗经》中这些种类繁多的菜蔬,我不禁想到,当日孔子说学习《诗经》可以“多识鸟兽草木之名”,还真是有道理啊,至少,能够让人认识这么多不同的菜蔬。这《诗经》中介绍了很多种野菜,倒还真像是一本野外生存守则呢,不知道孔夫子当年绝粮于陈蔡之时,是否会根据《诗经》的指点,按图索骥,挖些野菜来充饥呢?
  
   光吃野菜,显然是吃不饱的,所以,自然还需要有一些粮食作物。我们聪慧的祖先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播种各种谷物了。《诗经》中既然有大量反映劳动人民生活劳作的诗歌,那么很显然,这其中也会提到很多粮食作物的名字。
   在《桑中》里,有这么一句“爰采麦矣?沬之北矣。云谁之思?美孟弋矣。”毫无疑问,这“麦”就是一种古人常吃的粮食作物。麦子,分成大麦和小麦,那么古代的麦,又是其中的哪一种呢?《集传》中说,这里的“麦”是一种在秋天播种,经过一年冬天,到了第二年夏天成熟的谷物,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小麦。
   除了麦子以外,古人还开始种植高粱等其他农作物。
   在《黍离》中,就通过反复描写“黍”和“稷”,来抒发吟诗之人心中的伤悲。
   “黍”是一种像小米一样的作物,比小米大一些,我们一般称其为“黄米”。煮熟了之后,非常有黏性,可以用来酿酒、烹制糕点。《说文解字》中称其为一种禾属而带有黏性的植物。
   而“稷”,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高粱。在《说文解字》中称其为“五谷之长”。由于古代以“稷”为百谷之长,因此帝王奉祀其为谷神,于是,就有了“社稷”这样一个词语。不过到了宋朝以后,稻米异军突起,取代了“稷”的地位。
   不过,在《诗经》的年代,这“黍”和“稷”,还是十分重要的农作物。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看到那些长得茂盛而整齐的庄稼,吟诗之人内心十分伤痛,别的他还都能够忍受,他唯一不能忍受的,是没有人理解他,没有人关心他究竟因为什么而生出了这样的感慨,以为他是“有所求”,而事实上,他别无所求,只是因为忧国忧民,伤时悯乱,所以向天发出疑问,问苍天,这种历史悲剧是谁造成的,究竟该由谁来承担西周灭亡的历史责任。
   据说,这首诗歌作于西周灭亡以后,有一位周朝的士大夫在路过旧都的时候,看见昔日那巍峨的宫殿,如今已经被夷为平地,种上了庄稼,所以感慨万千,因此而写下了这首哀婉悲伤的诗。后世曾有诗人曰:“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说的大致也是相同的意思,昔日的奢华不见踪影,一切都已经物是人非,就像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说的那样,“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那禾苗本来是无情物,可是,在诗人的眼中,却勾起了无限的愁思。“麦秀之感,非独殷墟;黍离之悲,信哉周室”,每朝每代,都有这样的哀思,所以,后世,将这种描写国破家亡的情绪,称之为“黍离之悲”。
   由此可见,在《诗经》中,这些谷物已经不再仅仅是让人果腹的食物而已了,它已经从人们的舌尖上,一跃而起,跳入人们的心窝里,成为感怀之人心中那永远无法磨灭的伤痛。
   可能是由于粮食作物是极其重要的吧,所以,在《诗经》中,它们每每被赋予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比如在《生民》中,就有这样一句,“诞降嘉种,维秬维秠,维穈维芑。”这里头的“秬”,是一种黑黍;“秠”是一种在一个壳里头含有两粒米的黍;“穈”是一种谷子;而“芑”是一种高粱。在这短短的十二个字中间,居然涉及了四种谷物,这些都是被古人誉为“嘉种”的粮食作物,想来,其口味一定是不会差的。
   《生民》是一首像史诗一般的诗篇,从老祖先“姜嫄”开始说起,讲述了远古人民的繁衍和生活。这其中,除了描写谷子、高粱等作物以外,还涉及了一些豆类植物,如“蓺之荏菽”中的“荏菽”,就是现在的大豆。
   在这样一首鸿篇巨著中,花费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当时人所种植的蔬菜粮食,这恐怕正好说明了“民以食为天”这句话吧。古人谋生不易,所以,当然要花写文字来赞美那些“嘉种”,因为,说一千、道一万,“以就口食”是最重要的,这一点,千年前的中国人已然明了,所以说,把中国称为是“舌尖上的中国”,这话看来还真的是一点都没有错呢。
  
   有了果腹之物,自然还应当有一些能够解馋的食物吧。不用着急,这些《诗经》里头都有,那里头还有不少美味的果子,足以让你舌头上的味蕾,好好享受一番。
   在《七月》中有一句,叫做“八月剥枣”,《埤雅》曰:“大者枣,小者棘。”枣,是一种大家都很熟悉的果物,那“棘”又是什么呢?可千万别以为那是“荆棘”的意思,“棘”也是一种枣,只是,比枣果实小一些,我们现在一般称其为酸枣树。
   如果你嫌枣子水分不够,不好吃的话,那么梨子你可喜欢呢?只不过,在《诗经》的时代,可能还没有我们现在那又大又甜的大鸭梨,准确地说,那种梨子,应该叫山梨,比我们现在见到的梨子,要小一些,口味要酸一些。你若问它来自何方,姓甚名谁,它来自《晨风》,名字叫“檖”,“山有苞棣,隰有树檖。未见君子,忧心如醉。”您可不要小看了它,这首诗的作者,可是用“檖”来起兴,看见了“檖”,就想起了久未谋面的君子啊。
   如果您对水果吃腻了,想再来些干果解解闷,行,《诗经》也可以满足你。在《定之方中》中有这么一句,“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这榛和栗,那可都是让人味到香味就会流口水的美味啊。而且,它们直到现在,还被我们叫做榛子和栗子呢,时隔千年,名字居然几乎没变,还真是了不起啊。
   栗子俗称为板栗,在上海的街头,每到栗子成熟的季节,都能看见有卖糖炒栗子的小贩,那香气,隔着几条街都能闻到。而榛子呢,它的果实比栗子稍微小一点,但是口味一点也不差啊,放在嘴里一嚼,就会口齿留香。
  
   看到这里,是否有人会像我一样感叹啊,《诗经》中竟然描写了如此多的蔬果食物。不过,也许有人会发问,这么多形形色色的诗歌,都是怎么收集起来的啊?
   的确,《诗经》中的诗歌,内容题材相当广泛,描写蔬果,这其实只是其中最不起眼的一个小小部分。《诗经》的主要内容,有歌唱劳动,抒发劳动中的欢快的诗歌,如《芣苢》;也有痛诉强迫劳动的痛苦,诉说自己不幸遭遇的《七月》;有歌唱幸福美好的爱情生活的《硕人》;也有诉说不幸婚姻的弃妇诗,如《氓》;还有很多痛诉荒淫无道、贪婪残暴的统治者的诗歌,如《硕鼠》;当然,也有描写朝廷政治的诗歌,如《鹿鸣》……
   对于这些诗歌都是怎么搜集、整理、编纂起来的,历来众说纷纭,总结起来,大致有这样两种说法。
   首先是王官采诗说,据《孔丛子》说:“古者天子命史采歌谣,以观民风。”这种说法最早见于《左传》,在《左传》中,将这些前往各地采集民歌的使者,称为“行人”,他们每到达一处,便振动木铎,在路边采集老百姓口耳相传的诗歌,回到王宫之后,献给太师,然后校准音律,演唱给天子听,使得“王者不出牖户而知天下”。
   此外还有一种是公卿献诗说,天子为了“考其俗尚之美恶”,于是便下令让各诸侯献诗,之后由史官和乐师编纂整理而成。
   以上两种说法,究竟谁对谁错,现在恐怕是无法考证了吧,不过,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诗经》中的诗篇内容广泛,它的创作者也是形形色色,并不局限于某一个阶层,或者可以这么说,绝大多数的优秀诗歌,都来自于普通的老百姓。
   没错,都说是“民以食为天”,老百姓最关心的事情,是舌尖上的滋味,肚腹中的感受,这就难怪了,所以《诗经》才会常常拿那些蔬果来起兴、作比啊。让我们都来欣赏《诗经》吧,感悟这千年之前先人的智慧,对于《诗经》的赏析,不如,就从舌尖上开始吧。 【酒家*散文】舌尖上的《诗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