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苑★散文】爱莲

 施云南 2022-06-10 发布于上海
世人说起莲花的时候,总是会赞叹它的高洁,颂扬它的美艳,的确是如此,看那一池亭亭玉立的凌波仙子,总是会让人有一种,此花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见的感觉。那是一种多年生的水生植物,真正的出淤泥而不染,因为,它是横生在水底的泥中的。“莲叶何田田”,它那圆圆的叶子,是深绿色的,花梗高高地挺立,将一朵莲花托出水面之上,就好像绝世独立之人,高昂起自己的头颅一般。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看见这样的形象,又怎能不让人心动呢,每天上班的路上,都会路过一条宁静的小河,这条小河,窄窄的,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可是,每到盛夏之时,一走过河畔,便会让人感觉到一种清新,如果正好逢上一场小雨,就会显得更加润泽了。我知道,那小河之所以会让人感觉如此与众不同,皆是因为那一池的莲花。看那河中的一大片绿色啊,一直向着远方铺排开来,再加上小雨的冲洗,莲花就显得愈发鲜亮了。绿色的莲叶间,一朵朵粉色的莲花点缀其间,微风吹动下,轻轻地摇晃着,看那阵势,真好似一大群擎着雨伞的花季少女,正在娉婷而行,怎不叫人浮想联翩呢。
   同样都是绿色的叶子,莲叶和浮萍,就全然不同,浮萍,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杨花著水万浮萍”,有一个民间传说,说浮萍乃是杨柳飞絮落在水中化成的,虽然这只是出于人们的想象,不过,这浮萍还真是和柳絮有个共同之处呢,那就是,它们同样都漂泊天涯,没有根基,一个飘扬在空中,一个漂浮在水里。不管是“此身天地一浮萍”,还是“生事如浮萍”,又或者是“人生世,多聚散,似浮萍”,只要一沾上“浮萍”这两个字,总是和身世漂泊,浪迹天涯有关。可是,莲叶就不一样了,小河池塘中的一点小风小浪,又能耐它何,就算遭逢了暴风雨,它也自然是无所畏惧的,待到雨过天晴的时候,您再看,“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它依旧风姿飒爽,傲然挺立。就算是天气骤寒,到了秋风萧瑟的时候,它也丝毫不畏惧,哪怕花瓣凋零,也一样可以“留得残荷听雨声”啊。这样的莲花,又如何能不让人联想起昂然挺立的勇士呢。
   我爱莲花,闲来无事的时候,我总是喜欢坐在莲花池畔,细细地品味莲花,别人怎么看待这莲花,我不知道,在我的心目中,或许也只有莲花,达到了至善至美的境界。
   对于什么才是真正的“美”,什么又是真正的“善”,恐怕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不同的答案吧,所以才会有这么一句话,叫做“情人眼里出西施”,可是,世人对于天下至善至美之物,都会有一种共鸣,所以,人们才会对某些事物产生共同的审美情趣。比如说,那断臂的维纳斯,那带着神秘微笑的蒙娜丽莎,那敦煌石壁上飞舞的飞天,千百年来,人们面对这些事物,却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在任何人的眼里,它们都是美得令人咋舌的东西。
   或许,对于莲花也是如此,你看那四季的花卉,它们各自都有着自己的特点,有的淡雅芬芳,有的雍容华贵,有的姹紫嫣红,有的娇艳欲滴,这些都是大自然的造化之功。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独特的花卉,比如春天吧,“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天可观的花儿实在是太多了,“桃红李白皆夸好”,众人心中各有所好。秋天呢,那菊花“宁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傲然风骨,也足以令人感动,让人不得不夸赞一句,这真乃是花中的节义之士也。而冬天呢,“梅花香自苦寒来”,那梅花虽然风寒侵袭,依然傲霜独立,也算得上是花中勇士了。的确,这些都是极美的花儿,可是,我却偏偏独爱莲花,在炎炎的烈日下,傲然挺立,风雨不侵,似乎是将日月精华都集于一身,纵情恣意地散发着自己那如同神仙一般的气质,这种气魄,又岂是寻常的花儿能媲美的,就算是姚黄魏紫,那象征荣华富贵的牡丹花,恐怕也要稍逊一筹呢。
   但凡是美得超凡脱俗,美得令人炫目的东西,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让人只可膜拜,不敢触摸,就好像莲花那样,“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也”。所以,在我看来,世间花儿众多,却只有莲花,才是让我不能忘怀的。
   喜欢莲花的可绝不只是我一个人,若不然的话,又怎会有这么多绝妙的诗词,通通选中了莲花来歌颂呢?“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早在晋朝的时候,就曾经有乐府的歌谣,专门唱来歌颂这莲花呢。“并头莲”,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字眼儿啊,并蒂莲,连理枝,比翼鸟,那都是用来描绘美好爱情的词汇啊,爱情在人们的心中,向来就是神圣而美好的,而“并蒂莲”则被人们用来描写爱情,这不能不说是人们对它的偏爱啊。
   更有那宋朝的大学士周敦颐,专门写了一篇《爱莲说》,就是专门用来描写莲花的美好。“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这话真是一点都不错,桂花香,玫瑰艳,“一草一木栖神明”,喜欢什么花的都有,比如屈原,偏爱兰蕙;而陶渊明则独爱菊。再看周敦颐呢,他和我一样,最爱的是莲花,“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是真正爱莲的人,古往今来,莲花,乃是文人笔下最宠爱的歌咏对象,可是,一般的人,都只是像刚才的乐府诗词那样,形容它的清姿素容,可是周敦颐却偏偏独辟蹊径,不仅描写了莲花的外部形态,还描写了莲花那高雅脱俗的高贵品质。你看它那挺直的身躯,那不攀扯富贵的高尚品质,明着是写莲,实则是写人,他将莲花比喻成了傲然不群的君子,凛然有一种不可侵犯的气质。
   在文章的最末,周敦颐问世人:“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我想大声地对他说:“有,同你一般爱莲之人,大有人在,我便是其中之一。”
  
   菊有菊风雅,莲有莲高洁。我爱莲花,也爱如同莲花一般气质高雅之人,在我看来,只要是喜欢莲花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一颗高雅而清纯之心。
   别人不说,就拿那周敦颐来说吧,他就是一个爱莲成癖的人。周敦颐可不是一个普通人,他乃是中国理学的开山祖师,他的理学思想,曾经在中国哲学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世人说起他的时候,总会赞扬他说是“志趣高远,博学力行,有古人之风”,或许,周敦颐之所以会让人觉得如此高风亮节,富有古意,和他喜欢莲花,也是分不开的呢。
   周敦颐爱莲成痴,当年他知南康军的时候,就曾经在府署东侧挖了一个池子,种下了很多端庄秀丽,清雅玉洁的莲花,称之为爱莲池。他时常于盛夏骄阳之下,漫步在池畔,欣赏着花香清淡,优雅高洁的莲花。又有人说,他后来到了江西之后,开创了濂溪书院,从此广收门徒,教书育人,也在书院中建造了一座爱莲堂,并在堂前凿了一个池子,种上了高雅的莲花,取名“莲池”,用莲花的高洁,来寄托自己毕生的心志。
   据说,后来朱熹调任南康知军之后,曾经满怀着对于周敦颐的崇敬和敬仰之情,让人重修了爱莲池,并且还从周敦颐的曾孙周直卿那儿得到了周敦颐手书的《爱莲说》墨宝,让人把它刻在石上,立在池塘边,并写诗赞道:“闻道移根玉井旁,花开十里不寻常;月明露冷无人见,独为先生引兴长。”
   周敦颐喜欢莲花,可不是仅仅只是喜欢莲花的外表之美,他爱的是莲花那高洁的气质,所以,他爱莲,自然也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上的,如何使得自己的内心世界,变得和莲花一样高洁,那才是他真正想做的事情。据说,周敦颐虽然久居官场,却丝毫都没有沾染上官场上的恶习,依旧保持着自己清高正直的禀性。不仅严于克己,认真治学,著述立传,还时刻不忘教育提携后进晚辈,大宋朝有名的二程“程颐、程颢”,便是周敦颐最得意的弟子。在做官的时候,他也和别人不同,他所讲究的是“为政精密,务尽道理”。当他在南安司理参军的时候,就曾经为了一个罪不当诛的囚犯,和自己的顶头上司转运使王逵据理力争。当时他的官职卑微,能够和上级如此针锋相对,这已经算是一个强项令了,为了救那死囚,他甚至还递上了自己的辞呈,赌上自己的前途来为那位死囚请命。他的行为,终于感动了王逵,最终救下了那死囚的性命。如此的精神,和莲花那昂然挺立,出淤泥而不染的风骨,真是颇有几分相似呢。
   莲花之美,超凡脱俗,喜欢莲花的男子,自有一番如同莲花一样超凡脱俗的高雅,而喜欢莲花的女子呢,也有自己与众不同之处。陈爱莲,听这名字,便让人想起了莲花,一个以莲花为名的女子,自然也有不同寻常的魅力。
   陈爱莲乃是当代著名的舞蹈家,她所表演的《霓裳羽衣舞》、《春江花月夜》、《弓舞》、《蛇舞》等,给了人们无限的艺术享受。可是,陈爱莲用来征服世人的,绝对不仅仅只是自己那高超的舞技,而是她那如同莲花一般高洁的品德。
   周敦颐一生致力于儒学,曾经创办濂溪书院,而陈爱莲呢,她也有自己的追求,据说,她曾经变卖自己的财产,拿出全部的积蓄,建造起了近两万平米的校舍,购置了大量的教学设备,创建了属于自己的舞蹈学校“爱莲舞蹈学校”,为社会培养了数百名优秀的舞蹈人才,她将自己的全部心血,全都倾洒在了舞台上。不仅如此,据说,她还曾多次到前线、部队、工地、医院等地方进行慰问演出,组织自己的学生和自己的艺术团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演出。对于那些热爱舞蹈,具有天赋,可是却家庭贫困的孩子们,她总是伸出自己的热情之手,资助他们,同时也圆了他们的艺术之梦。
   莲花到了秋冬,就会凋零,可是,陈爱莲,却足足在舞台上绽放了半个世纪,她用自己那令人惊艳的舞姿,将艺术和美,展现给世人,成为了花开不败的一朵艺术奇葩,人们说她的舞蹈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艺术,是天衣无缝,精彩绝伦的表演,她本人,也被人称为是“东方舞蹈女神”。与莲花结缘的女子,也是如此超凡脱俗。
  
   我爱莲花,我爱它那“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的美丽形象;我爱莲花,我爱它那“白露凋花花不残,凉风吹叶叶初干”的高洁形象。这个世界上,可以用“美”这个字来形容的东西,那真是太多了,可是,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能够说是尽善尽美的东西,却是少之又少。
   或许,能够最接近这个境界的事物,也只有莲花了吧。你看它,在一泓盈盈的清水中拔节而出,明明是出自污泥,可是,浑身上下却仿佛是纤尘不染一般,别的不说,光是这一点,就足以让人赞叹了吧。它在炎炎的烈日下绽放,又在秋日那萧瑟的西风中凋零,默默地来,静静地走,真可谓是“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夜之静美”,它从不争名夺利,尘世间的喧嚣和征伐,似乎和它已经毫无关系。
   据说,一颗莲的种子,是极其长寿的,甚至还有报道说,一颗沉睡在地下长达千年之久的古莲种子,竟然还会开花。试想一下,在深深的泥炭层里,它的浑身上下,全部都被污泥所覆盖,它就在那样一个密闭的环境中,保存着自己那最后的生命力,处于休眠的状态。但是,一旦条件成熟,它又会在须臾之间开放,为夏日的清晨,添加一片亮丽的色彩,然后,又慢慢悄然逝去,为残秋添加一份萧瑟。一千年的等待,这时间算不算长久,可是,莲花竟然无怨无悔;一花期的开放,这时间算不算短暂,但是,莲花依然不怨天忧人。生命的长久或是短暂,在莲花而言,根本就是不值一提的,它所期待的,只是用一生的守候,换那一季的绽放,纵使只有短暂的一瞬,也足以造就它无悔的一生。
   我曾经无数次地在莲池边守候,我想等待,看那莲花的花瓣凋落,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可是,遗憾的是,我竟然一次都没有看见过莲花的凋落。我知道,这才是真的勇士,它不愿意让人们看见它生命的凋零,所以它特意选择人们不经意的时候离去。
   莲花那凋零的花瓣,和普通的花儿不一样,决不会给人一种“零落成泥碾作尘”的凄凉之感,那些新掉下来的花瓣,面目如生,那鲜嫩的色泽,和它们还长在花枝上的样子,竟然是一模一样的。我知道,这才是真的勇士,它不愿意等到自己红颜残损的时候,才带着恋恋不舍,哭哭啼啼地离去,它愿意在自己还鲜亮的时候,就献给世人一个完美的谢幕,那样的话,莲花,它留在世人心中的形象,就永远都是完美的。
   据说,1923年的时候,曾经在河南新郑的郑公大墓里出土了一件令世人震惊的青铜器,名字就唤作“春秋莲鹤方壶”,盖顶的部分,有仰起的双层莲瓣,一只展翅欲飞的鹤,伫立在莲心之上。引吭长鸣的鹤,那本就是高雅脱俗的形象,再加上一朵亭亭玉立的莲花,就更是到了美轮美奂的地步了。于是,我们便可以想象,早在春秋战国的时候,人们便已经极其喜欢莲花了,那时候的郑国人,唱着“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的“郑风”,一边在溱水洧水边行走,一边欣赏着水中的莲花,空中的翔鹤,那是一个多么美妙的场景啊。
   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穿越千年历史的风尘,一直走到了今天,它却依然亭亭玉立,芬芳高洁。我甚至仿佛看到,那莲叶上滚动的点点露珠,闪动着太阳的光芒。我爱莲花,我爱莲花那清雅脱俗的形态之美,我也爱莲花那不染污浊的精神之美。匆匆人世间,我们每一个普通的凡俗之人,是否也能够像莲花那样,在人生来去间,如此从容不迫呢。或许,每一个爱莲之人,都应该学着像莲花那样,在属于自己的那一片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完美地绽放,追求着人生的至美,然后,在我们即将离去的时候,华丽地转身,来一个完美的谢幕。
   我爱莲花,这就是我面对一朵莲花的遐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