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磨玉是怎么做到无结构的?

 雅石缘联通 2022-06-10 发布于河北
图片

       河磨玉中,有一部分超细玉料,业内称其为“绝料”、“掐尖料”。所谓“绝料”,从皮、色、肉三个方面来判断,均为最高等级的河磨玉籽料,可与羊脂白玉比肩,此类玉料一出土便光艳夺目,里面的精细玉肉亦呈现出一汪春水的即视感,“含着金汤匙”出生的高贵感大抵如此了吧。肉眼观之,其外观水头足,油性重,不仅细腻晶莹,绿意盎然,而且肌如冰雪、肤如凝脂。用手电筒照上去,内部玲珑剔透,结构细腻、几近于无结构而绝少瑕疵。

图片

       那河磨玉顶级玉料是如何做到“无结构”的?细究来说,由纯净度、致密度、交织度、细腻度这几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形成。

图片

       首先说纯净度:纯净度决定无结构的下限,无结构的河磨玉纯净度肯定要够好,如果有水线、石花、脑儿、冻儿、针尖黑之类的杂质,或是存在绺裂,就谈不上无结构。有的是在玉石的形成过程中的结构运动所形成的,有的是在开采工程当中产生的。有死绺裂和活绺裂之分,一般来说,死绺好去,活绺难除。凡是显在堵头或硬面的绺绝大多数能侵入内部,其它绺裂都只反映在玉面上,只要把堵头表皮切除平面,死活瑕疵绺裂一般都能显示出来。


图片

河磨玉的“筋”

       其次看致密度:河磨玉普遍致密度较好,因此想抛亮光或油光,都可以实现,这样的料子,致密度是毋庸置疑的。而一般来说,河磨玉的产地,孤山上游大部分的矿料,颗粒比籽料偏大,打光看上去会略有结构。(矿料也有少部分致密度极好的情况,如白皮子和二细料,这种情况类似和田玉,虽然和田地区山料和和田籽料在品质上的差异是大家所公认的,但九五于田料和个别山料也有媲美籽料的玉质。)从技术层面分析,致密度是籽料晶体间隙大小的指标,成品的致密度可以从光泽来判断,光泽强烈一般致密度较高;成品出来前经打磨后,光泽会更加油亮,玉质感较强。

图片

95于田料原石

图片

95于田料珠子

       再次看交织度:和田玉和河磨玉无论是山料还是矿料,都是纤维交织结构,但是和田籽料和河磨玉往往被形容为毛毡状结构,也就是说交织度上略胜一筹。而俄料、青海料和一些类玉的石材,如阿富汗玉,往往是呈颗粒状的紧密排列,打光能看出颗粒感,在结构上就往往不像籽料这般温润。交织度是玉料产生韧性的基础,交织越充分的玉料韧性越好。

图片
图片

       最后看细腻度:细腻度就是颗粒的大小,颗粒越细小细腻度就越好。颗粒非常细,交织紧密而且呈交错装排列的就可以认为是无结构的,不仅是用肉眼在自然光下看无结构,也不仅是正面打光无结构,而是做到真正的侧光无结构。细腻度好的玉料如果致密度够高那么打磨之后的玉石就会饱含柔和又强烈的光泽感,即作品描述中常见的“精光内蕴”。

图片

背部打光很多料子皆可以做到”无结构“

图片

很多料子侧光可见明显的网纹结构(左图正面垂直打光就感觉结构很好(右图)

       以上四个要素,决定了玉石的结构,如果四个要素都表现优良,那么这样的河磨玉就真正做到了“无结构”。当然对于更多的想要了解河磨玉的玉友来说,光靠理论知识还是远远不够的,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学会看河磨玉的无结构,还是要理论联系实际,多看多上手,深刻理解以上几个度。把握好分寸,才能从一堆石头中挑出气质出挑的河磨精品。

图片

看结构的正确打光方式是侧面打光,侧面打光无结构的料子才是真正的无结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