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不善饮酒,专家解释,应该就是体内缺少能分解酒精的那种酶,我基本上属于沾酒就醉的那种。刚工作那几年,老同志告诉我酒量可以练出来,后来发现对我那是不现实的。故而这么多年了,我基本上已经跟酒告别了。因我不饮酒,所以跟饮酒人士就缺少了很多共同语言,可能我的看法无法得到饮酒人士的共识,没事,这是我一家之言,看看就好。 中国有句俗语叫“酒后吐真言”,很多人把这句话奉为圭臬。说的就是喝醉酒之后,人的脑袋就开始失控,会不由自主的说出很多秘密来。但是现代科学理论告诉我们,醉酒状态影响最大的是小脑,不是大脑。小脑控制运动,大脑控制思维,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醉酒人员摔倒在路边或者花丛中,但是醉酒对大脑影响的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大。除了极个别嗜酒如命的人士,我感觉大部分人是可以控制住自己的饮酒程度的,毕竟做为生物链最顶端的生物,撒个谎太容易,都有这个能力。当然肯定也有很多人可以找出很多佐证来证明酒后吐的就是真言,不管是历史发生,还是现实当中,凡事没有绝对。 《三国演义》第45回中有一个小故事,叫“蒋干盗书”,是这样的: 如果二人都是所谓醉酒状态,都处于无敌模式也无所谓了,大不了互相伤害就是了。最麻烦的就是一个醉酒,一个清醒。如果仅仅瞎扯淡那也没事,就怕谈事,对清醒的这个人而言,还需要分辨对方是否属于醉酒状态,还需要判断他是在试探还是在说真话,还需要防止掉坑里,因为没有醉酒保护,真是典型的苦逼模式啊。 说到这,我的意思就很明白了,对不饮酒人士,如果对方真是想跟你谈事,那就不会放在酒后,凡是放在酒后的你尽可以选择不去管它,你可以回他一句“你喝醉了,说的话我没听清。”切记跟所谓醉酒人士随意承诺,你感觉在糊弄醉酒人,对方可能比谁都清醒。很多事孰是孰非可能永远没有定论,不过可以确定的就是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借用香港电影一句台词结束:出来混,早晚要还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