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籍记载着人类历史的变迁与更迭,记录着人们情感的喜怒与哀乐,记忆着我们的祖先和前辈们走过的路,趟过的河,也记下了许许多多为人处事的方法,是人类智慧的集大成者。所以说读书是人生最好的捷径,如果不读书我们无法理解人生的真谛,也无法解决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的终极哲学命题。 但是只读书也是不行的,作者在写书的时候会不由自主的回避一些阴暗面或者去艺术加工它,很容易导致在一件事情上的认知偏差,出现以偏概全,片面追求的问题,这个问题单纯靠读书是无法彻底解决的。而且读书是非常安全的一件事,你只是个旁观者,书中描述的波涛汹涌暗流涌动,你都可以以上帝视角的分析和判断,这个跟天赋无关。但是有些东西,不是站在旁边看,就能学到的。除了亲身体会经历以外,有时,甚至要付出血的代价。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即是如此,书中得到的经验和教训需要学以致用,使用书中的知识去指导自己的实践,毕竟万物是在随时随地的变化着的。 我们如同站在一条洪流旁边的人,安全的旁观着一切,可当你打算进去游泳的时候,也许就会被涌起的浪潮卷进洪流里。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改变思维模式以及行动,也就是说我们在书中学到的知识,最终的落脚点就是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的运用,如果没有这种效果,读书就会成为娱乐过了一把瘾而已,最终毫无实际意义,成为“伪学习”,进入一种盲目的自我感觉良好的状态。 读书不是为了背诵几句名人名言,背过一些基本原理,这个与实践应用还有很大的差异。我们必须懂得运用,进而产生实际效果,而知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我们还需要终身学习,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读书在精不在多,带着明确的目的读书,高效的掌握知识,并且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要将书中的知识转换成自身的能力,最起码需要三步,讲出来,写下来,用起来。讲出来就是把知识跟别人沟通和交流,不仅能够整理自己掌握的知识,还可以通过别人的反馈,发现自己的知识体系的不足之处;写下来可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如果发布出去能得到更大范围的反馈;用起来就是学以致用,将知识体系转换成行动体系,通过复盘,督促自己改变,让读书成为自己进步的契机。 对大部分人而言,读书可能是唯一的出路,但学以致用才是最大的学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