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本性善良的人都晚熟,并且是被劣人催熟的

 西北贾 2022-06-10 发布于山东

       最近读了一本书,莫言的,虽然说我不是很喜欢他,但是毕竟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文学功底还是在那摆着的,比绝大多数人高一大截。书名叫《晚熟的人》,其中有一句话深以为然:本性善良的人都晚熟,并且是被劣人催熟的。

       中国传统启蒙读物《三字经》,第一句就是“人之初,性本善。”,而一代思想家、教育家的荀子在战国末期提出“人性本恶”的观点。到底是善是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个人比较倾向于人性本善的观点。而莫言的这句话相较于古人,可能更契合我们现实的社会,见解独到而深刻。

       我们的世界是净土吗?很难说是,细究起来,答案应该是否定的,令人沮丧。要不然我们的老祖宗也不会去追求世外桃源的存在。谁的人生没碰到过几个恶人?天性善良的人们,被利用进而被伤害的之后,开窍了,虽然仍然保持着善良与赤诚,但是终究是老成了,不再喜笑于色,变的孤独深沉。所谓的成熟之路,就是一条被劣人逼着不得不走的荆棘之路。

       逃避能解决问题吗?个人感觉不太现实,因为避开了东边的劣人,西边的劣人会迅速补充上来,毕竟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逃是逃不掉的,只能直面问题。一个善良的人,必须学着跟劣人共存,并且学会保护自己的方法,如果可能,还应该学会斗争方法。

       当你读完这本书之后,可能会稍显压抑,虽然不像读东野圭吾的《恶意》后背一片冷汗,但是也舒服不到哪去。细细品味,莫言十年沉淀,值得每一个读过的人去耐心体悟,莫言从《红高粱》到《晚熟的人》,从历史的深处到当下的现实,会给你一个全新的体验,虽然说风格还是很“莫言”。

       一个人身处的现实深受认知水平的天花板所限,通过阅读可以看到另一个世界,一个你可能没有机会亲身体验的世界。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想当恶人,但是总有那么一群劣人逼你学坏,我们明明相当一个好人。人就是在矛盾中逐步成长的,吃一堑长一智。当我们从现实生活中抽离出来,从小说中,从别人的生活中,从文字中去感受一下活生生的世界,我们会发现,他们离我们并不远,是前所未有的近。

      当有一天,我们蜕变成蝶,回首来路,一定是感慨万千,真是不容易,相当的不容易。不急,我们慢慢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