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云:不患寡而患不均。作家马歇尔·卢森堡在《非暴力沟通》中写道:“与别人比较,是悲惨生活的开始。”比较是贪婪的开始,人一旦开始比较,他对幸福的感知力便会减少。 人的烦恼,都是比较来的,在很大程度上在于我们总是羡慕着别人所拥有的生活、财富,却把自己贬得一文不值、一无是处。比较是无穷无尽的,没有人可以做到各个方面都是第一位的,总有那么一些人会在某一个领域比你才华更加出众,这是不可争议的现实,但是我们总是执着于自己某些方面不如人,进而忽略掉自己的优点。 一句“别人家的孩子”成了多少孩子挥之不去的童年阴影,不管怎么努力,“别人家的孩子”总会超越,仔细算算,这是期待一个人吊打全世界的节奏,怎么可能啊。好不容易成年了,结果毕业了,大家比工作好坏;工作了,大家比薪资收入;找对象了,大家比家庭条件;成家了,大家比生活幸福;有了孩子,大家比孩子优秀……循环往复,不眠不休,看不到尽头。生活是自己的,我们所比较的那些其实是别人的生活,我们不应该在和别人的比较中寻找自己的优越感和挫败感。 人总是忽视自己拥有的东西而执着于自己没有的东西。从一定意义上来看,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想通吃一切,已经拥有的想拥有更多,没有的就无比渴望的拥有。你羡慕别人比你有钱,别人可能羡慕你家庭幸福,你羡慕别人开车代步,别人可能羡慕你有一个好身体,你羡慕别人大鱼大肉,别人为三高苦恼羡慕你的粗茶淡饭。没有完美的生活,我们只看到了自己不如别人的地方,别人也只是看到了自己不如你的地方。如果双方都能倒过来看,多找找自己生活中的小确幸,那么所有人的生活是基本满意的。 再怎么比较,那也是别人的人生,与你毫无干系,根本就不会影响到你的生活质量,那又何必费尽心机的比较,让自己痛苦呢?此生还是多看看自己,因为你唯一能掌握的只有你自己。那么多的哲学论述和鸡汤文都告诉你人要找到真正的自己,找到了就成功了一大半,诚不欺人。人最可恶的地方从来都不是我们看不到自己的缺陷,而是明知有短板却还不去努力,一天天的浑浑噩噩还一副心安理得的样子。完了还要说,别人有多牛逼,自己有多羡慕。 不要轻易地跟别人去比较,成长背景不同,家庭环境不同,教育经历不一样,生活轨迹不一样,奋斗方向不一样,连追求也不一样,那有什么可比性?和别人比只会徒费精力,不如多看看自己,要比就跟昨天的自己比,有一寸的进步,就有一寸的欢喜。接纳自己的努力和拥有,生活不一定比别人好才幸福,你过得幸福与否,其实与他人无关。 作家马德说:“一个人总在仰望和羡慕着别人的幸福,一回头,却发现自己正被别人仰望和羡慕着。其实,谁都是幸福的。只是,你的幸福,常常感受在别人心里。”与诸位共勉。 你可能还喜欢这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