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道的越多,也不快乐,直到彻底闭嘴

 西北贾 2022-06-10 发布于山东

《西游记》,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达到了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巅峰,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除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看《西游记》,但是当年就有一个大大的疑问,一直是百思不得其解,那就是为什么孙悟空被压了500年之后,战斗力大大下降的问题,前期是怼天怼地怼空气,后期怂的不像样,孙悟空在天宫大闹的时候,连玉帝都拿他没办法,可为什么孙悟空取经路上的小妖怪打不过他?

后来我慢慢长大了,重读《西游记》,才意识到,孙悟空战斗力没问题,但是越来越成熟了,如果一个妖怪没有背景,火力输出毫不吝啬,直接打死完事,比如说白骨精,还打了三次。但是只要妖怪上面有人有背景的,基本上没有被打死的,棒子都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不信你看:金毛犼是观音的坐骑、金鱼精是观音的宠物、青毛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黄牙老象是普贤菩萨的坐骑、金角银角是太上老君的烧火童子……有点多就不一一列举了。孙悟空的经典台词就是:“敢问何方妖孽? ”,这不是口头禅,这是典型的投石问路。

孙悟空有火眼金睛,他也知道这路上的妖怪根本要么是神仙的坐骑,要么是如来的亲戚,所以开始取经之后,孙悟空早就看穿了一切。成熟,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每个人都要在岁月的磨砺中,才能慢慢走向成熟。孙悟空是被压在五指山下足足五百年才明白了这个道理。

所谓言多必失,我们用两年学会说话,却要用一生学会闭嘴。年轻的时候,我们意气奋发,激扬文字,指点江山,总是急于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找人分享自己的开心,倾述自己的难过,炫耀自己的获得,发泄自己的愤怒。慢慢地,我们年龄越来越大,经历越来越多,心智越发成熟,看过太多风景的我们会发现,过分地将自己曝光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反而会把自己推向风口浪尖。而在适当的场合内,懂得“闭嘴”,却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

我们致力于追求公平,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实现,到最后绝大多数人选择了沉默,从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到三缄其口。成熟后我们才发现,不要对别人心存太多的期待,我们总是想找到可以分担痛苦和悲伤的人,我们那些惊心动魄的悲痛,在别人眼里不过是随手拂过的尘埃,无关他人痛痒,安慰是很廉价的,自己的事情还是要靠自己去解决。

挫折经历得太少,才会觉得鸡毛蒜皮都是烦恼。历经岁月沉淀,看清了世间百态,尝试了人情冷暖,人越喜欢沉默与安静。所谓成熟就是,你习惯了任何人的忽冷忽热,也要看淡任何人的渐行渐远,你开始懂得你所有的爱,也学会掩饰孤独和悲哀。人生,看透不如看淡。懂得闭嘴,是一种豁达的人生价值观,是一个人真正走向成熟过程的必修课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