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抄本上的《斤秤歌》

 公司总裁 2022-06-10 发布于河南

    近日,我市收藏爱好者郝师傅从古玩市场买来一本手抄本,让他感兴趣的是这本手抄本上有一首名为《斤秤歌》的歌词。令人意外的是,歌词是一系列特别的数字。

    郝师傅收藏的手抄本为清末民初时期,《斤秤歌》在手抄本的最后一页,歌词为毛笔抄写,共有17行。内容为:一退六二五,二一二五,三一八七五,四二五,五三一二五,六三七五,七四三七五,八五,九五六二五,十六二五,十一六八七五,十二七五,十三八一二五,十四八七五,十五九三七五,十六一斤。

    “手抄本是从古玩市场淘来的,对其中的内容并没有过多翻阅,歌词虽名为《斤秤歌》,但不知道能不能唱。”郝师傅介绍,后来,他找到长辈询问才知道,手抄本上的《斤秤歌》并不是音乐歌词,而是古代斤两换算的歌诀。

    郝师傅随后查找了众多关于斤两换算的资料。他介绍,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制定了度量衡标准,一斤为十六两。斤两如何换算,早在南宋时期,就有“两价化斤价”的歌诀:一求,隔位六二五;二求,退位一二五;三求,一八七五记……”意思就是一两等于0.0625斤,二两等于0.125斤,三两等于0.1875斤……手抄书上《斤秤歌》是前人为了十六两一斤的秤在累计加、减计算时方便而创造发明的,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统一计量,一律改为“十两一斤”,这种换算才慢慢淡出人们的记忆。

    “《斤秤歌》虽然不是歌,但它作为古代斤两换算的口诀广为流传,与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是历史的见证。”郝师傅表示,他会好好保存这一手抄本,让身边的亲朋好友了解远去的历史和文化。

    记者张春茂

电视剧《闯关东》中夏掌柜教传杰的口诀:“一六二五,二一二五,三一八七五,四二五,五三一二五,六三七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