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悲鸿&齐白石:细致,才是最好的“雅礼”

 虚无的图书馆 2022-06-11 发布于江苏
作者:砂洲


上世纪50年代初的一个端午,端坐家中的齐白石老人收到了一份礼物。

端午佳节,对齐老这样一个大画家来说,一份礼物并不稀奇。

但细看那礼物,是一袋食品和一封信,信封上印着“中央美院”字样。

齐老马上就知道这份礼物,来自他的忘年知己徐悲鸿。

图片

信件上是这么说的:

“白石先生:

兹着人送上清江鲥鱼一条,粽子一包,并向先生拜节。鲥鱼嘱工人不必去鳞,因鳞内有油,宜清蒸,味道鲜美,敬祝节禧。”

徐悲鸿果然是大家,一封信写得亲切体贴,又不失敬意。

特别是当中叮咛鲥鱼不必去鳞这一段,把对长辈、对挚友的那份“宠溺”表现得异常淋漓。

就要你吃到好的,就想让你吃到好的。

不仅送食物,更是送味道。

这份细致,才是最好的礼物。

图片

徐悲鸿对齐白石如此细致,齐白石又何尝不是。

早在1938年,时年78岁的齐白石喜得贵子。

年过古稀,又添一儿,这在现在都是罕事,更莫说是当时。

艺术界许多人纷纷前来道贺,奈何徐悲鸿当时身在桂林,没法亲自前往。

人没到,但礼得达!

于是徐悲鸿画笔一挥,一幅《千驹图》就这样诞生了。

图片

画送到齐白石手上的时候,齐老马上予以回礼。

徐悲鸿都出了马,齐白石的虾必须安排上。

果然,齐老的虾马上就来了:

图片

虾在齐老笔下,果然栩栩如生。

红花墨叶派的精髓,虽是写意却有工笔画的生动形象。

更应该注意的是齐老写在卷上的一句话——小册十页。

换句话说,齐老送给徐悲鸿的,是一套十页,每页一平尺的系列画。

这是齐白石的细致。

因为徐悲鸿送给他的那幅《千驹图》足有六平尺大。

画作纸张的大小是影响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

越大的画,越昂贵。

这次给挚友的“回礼”,齐白石没有草草了之,特地用10张一平尺的画,回报了徐悲鸿六平尺《千驹图》。

不仅在诚意上对等,在价值上也决不让老友吃亏。

所以两位大师的交往,在中国近代艺术史上被传为佳话,不是没有原因的。

自古文人之间,总被称风雅之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