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骨龄? 骨龄和年龄有什么区别? 骨龄是骨骼年龄的简称。正常人体在骨骼发育过程中,骨骼的骨化速度、骨骺与干骺端闭合时间及其形态的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性,这种规律用时间来表示即为骨龄。 在医学上,人类有两个年龄,一个是生活年龄,用日历时间测量的,另一个就是生物年龄——骨龄,需要医生利用X线片观察手掌指骨、腕骨及桡尺骨下端的骨化中心的发育程度来判断的。 骨龄不一定和孩子的实际年龄一致,但骨龄才是判断孩子生长潜力的唯一标准。骨龄片可确定儿童的生物学年龄,而且还可及早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潜力、性成熟的趋势;预测儿童的成年身高。此外,骨龄测定对一些儿科内分泌疾病的诊断有很大帮助。 拍骨龄片需要担心辐射吗? 接受一次骨龄片检查的辐射非常小,仅相当于一次胸片检查的几百分之一,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影响。所以常规的骨龄检查完全不需要担心辐射的问题。 骨龄怎么看? 在解剖学上未成熟的长骨分为:骨骺和骨干。生长的玄机就藏在骨骺与干骺端之间,叫骺板或生长板,其本质是软骨,在X射线上表现为长骨两端较宽的透光带。生长板的软骨细胞分裂增殖,从骨骺侧向骨干侧不断成骨,使骨的长度延长。但生长板的成骨作用不是永久的,随着青春期来临,性激素分泌增加,生长板自身也逐渐被骨组织取代,剩下一条紧密的缝,在X射线上表现为透光带模糊以至消失,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骨骺线闭合”,这标志着长骨停止生长。 一般而言,女童,骨龄13-14岁时干骺端开始融合,至15岁完全闭合;男童,骨龄15-16岁开始融合,至17岁完全闭合。骨骺线一旦开始闭合,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让闭合的骨骺再打开。 为避免不必要的遗憾,对于生长发育异常的孩子,建议家长把握两次骨龄检查关口。一次是孩子四五周岁时,此时孩子体内生长激素、甲状腺素分泌已基本稳定;第二次是孩子八九周岁时,即青春发育期之前。 骨龄与身高潜力预测
上图中,左边这列代表的是骨龄,中间代表的是到达这样的骨龄时,其身高已经完成最终成年身高的百分比,最右边的是指余下的生长潜力。 举个例子,两个同样都是11岁的女孩子,小美身高145cm,算作正常,小丽身高152cm,此时在同龄人中就比较高了,小丽的妈妈非常高兴。但是通过检查发现,小美的骨龄是11岁与年龄一致,小丽的骨龄已经是14岁了,比她的实际年龄大了3岁,这就表明,小美的生长潜力是15-16cm,也就是说成人之后,她的身高可以达到160cm以上,而小丽呢,只有3-4cm的生长空间了,最终的成人身高只有155cm。 骨龄提前,可导致成年终身高不足;骨龄落后并不是就能高枕无忧了!要注意的是,由于影响身高的因素众多,如遗传、营养状态、疾病、睡眠、运动等,骨龄只能预测终身高趋势,并不代表实际终身高。若发现骨龄与日历年龄相差2岁以上,需高度警惕可能潜在的内分泌或遗传性疾病,如生长激素缺乏或分泌过多、甲状腺功能异常、性早熟或性发育迟缓、染色体畸形、全身性疾病等。 因此,特别提醒家长,发现生长发育期的孩子身高不增长或增长过快,要及时带着孩子到权威的内分泌科就诊(生长发育或矮小门诊),以免贻误长个的黄金时间。 骨龄提前有什么危害? 问:我女儿8岁,最近胸部有硬块,我担心她是性早熟,带去医院检查,为什么医生要她先去拍个骨龄片? 答:中枢性性早熟(俗话说的真性性早熟),或者性发育进展过快的孩子,由于受到体内激素水平升高等的影响,骨龄往往进展快,常比同龄人大1-2年以上;而部分性性早熟(俗话说的假性性早熟)的孩子,由于整个性发育并没有真正启动,激素水平不高,骨龄一般不会受到影响,仍保持在与同龄孩子相当的水平。所以拍骨龄片可以协助判断是否是中枢性性早熟。 当然,单凭骨龄片不能确诊中枢性性早熟,但可以快速简便筛查出可能性较大的儿童,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下一步更复杂的检查来确诊。 体检发现骨龄提前,是不是早熟了? 孩子没有发育,为什么骨龄也会提前? 骨龄提前是不是一定要治疗? 骨龄落后很多要紧吗? 1、营养状态较差,比如消瘦、缺乏某些必需营养元素等。 2、某些激素异常,如生长激素缺乏、甲状腺功能低下等。 3、遗传因素,就是俗称的“晚长”,往往父母当年也有晚长的经历。 4、其他疾病,如某些染色体疾病、骨骼疾病等。 矮小儿童诊治及使用生长激素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解答![]() 答:生长激素起始治疗时间与孩子具体诊断结果相关。对于不同疾病导致的矮小,现有指南推荐的起始治疗时间不同,如生长激素缺乏症,一般情况下确诊即可开始治疗。 答:矮小标准应根据实际年龄进行对照判断。 答:月经和生育是由性激素(雌激素、孕激素等)调控的,生长激素不会影响月经和生育。 答:导致性早熟的是性激素,生长激素不会引起性早熟的发生。 答:生长激素无诱发癌症及白血病的风险,无癌症白血病的矮小患儿不会因为注射生长激素患上该类疾病,有肿瘤既往史的儿童,慎用生长激素治疗。 答:现有报道结果显示,生长激素治疗不会影响肾功能。 答: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不影响孩子自身的生长激素分泌。 答:无论是长效、水剂、粉剂,促长高的效果是一样的,只是注射流程、产品特点各有优劣而已。目前国内外促生长治疗只有选择生长激素一种治疗方法。 答:生长激素为处方药品,是否能够用药需经过详细检查后确认。如果患有成人生长激素缺乏症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生长激素改善代谢问题。 答:若已经在正规医院的专科医生处得到骨骺闭合的确诊,则代表几乎已没有生长空间。 答:骨龄偏小与晚长没有必然的联系;生长因子不会随着时间而增长。 答:引起生长激素缺乏症的病因有多种,包括下丘脑促生长激素分泌激素的分泌缺失、垂体本身的病变(如垂体先天缺如、垂体肿瘤)、外伤、放射损伤、中枢性神经系统感染以及一些遗传基因的异常。 答:是否能够使用生长激素治疗还需要经过检查后由专科医生评价,如果您孩子已经确诊为矮小症,无禁忌症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生长激素改善身高。矮小的孩子在“青春突增期”可能无“突增”或增长较少,生长激素并不会影响其正常的生长。 答:身材矮小,不一定是生长激素缺乏导致,生长激素水平正常也可能有矮小的症状。无论什么原因导致的矮小,只要不是生长激素禁忌症,都可以使用生长激素治疗,以改善终身高。目前的数据显示,使用生长激素尚未发现远期副作用。 答:粉剂生长激素在溶解后一般可在2~8℃储存72小时,规定时间内均可使用。建议您取出您购买的产品说明书查看关于“储存”方面的说明以确认溶解后的储存时间。 答:灭菌注射用水常温避光储存即可。 答:如果是粉剂生长激素,一般在25℃以下无阳光直射的情况下可短时间存放。 答:生长激素推荐睡前半小时注射,睡着后注射不建议,避免出现孩子惊醒后有强烈动作导致受伤。 答:生长激素治疗期间偶尔停用1~2天不影响,无需补充注射,后续按照处方剂量正常注射即可。 答:中药成份比较复杂,无法判断与生长激素之间是否有相互影响。 答:治疗期间可接种乙肝疫苗,接种当天建议停用生长激素。 答: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没有固定的标准值,以各个医院实验室检查后,报告单上显示的参考范围为准。 答: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偏高”的高值存在一定的范围区间,各个医院对于此范围区间的评价标准不一,需由主治医生参考相关复诊项目综合评价,请向主治医生咨询。另一般情况下,IGF-1水平应控制在检查报告单上列出的参考范围之内。 答:生长激素的治疗可能会引起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的升高。一般来说,该两项化验项目的水平应控制在检查报告单上列出的参考范围内,此情况建议您咨询主治医生是否需要进行干预处理。 答:生长激素产生抗体的几率较低,一般不会影响用药效果。治疗效果一般是按年来评价,一般第一年增长速度最快,之后会稍慢。生长激素治疗并不能保证促进孩子的匀速增长,而是遵循自然规律有快有慢。另影响疗效的原因很多,比如饮食、运动、睡眠等方面,或者内分泌因素。若确实增长速度太慢,需要去医院复诊,检查IGF-1、骨龄、甲状腺功能等相关项目确认一下增长慢的原因。 答:生长激素治疗能达到的最终成年身高视具体疾病、治疗时间长短、小孩对治疗的反应、小孩身高的遗传潜力而定,很难预测具体个人治疗后能达到的最终身高。理论上来说,生长激素缺乏症治疗充分的话能很大程度上达到遗传靶身高,其他疾病可有效改善最终成年身高,但不一定能达到遗传靶身高。 答:月经来潮不影响生长激素治疗,治疗也不会影响孩子后续的正常发育,关于孩子的月经来潮情况,请复诊时告知孩子的主治医生。 答:若到青春期后仍矮小可继续用药,具体情况需要视您孩子的情况由专科医生评估。 答:引起肤色变黑的原因有多种,如紫外线照射、饮食等,生长激素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中未见相关报道。 答:一般生长激素治疗第一年效果最佳,您孩子的年增长属于正常范围;是否需要补钙取决于孩子是否缺钙,未经医生确诊指导用药的情况下建议均衡饮食即可;停用生长激素以后孩子的生长速率会恢复到用药前的情况。 答:治疗期间,坚持运动锻炼、摄入均衡的饮食、保持充足的睡眠以及健康的心理能够辅助生长激素达到更佳的疗效,建议让孩子每天坚持一定量的纵向运动锻炼,如跳绳、摸高、篮球等。 答:理论上来说可以直接更换品牌,对身体健康无影响,但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答:患有生长激素缺乏症的孩子,自身生长激素分泌量不足,停药以后生长速率会恢复到用药前的状态。为了改善成年身高,理论上需持续用药至骨骺闭合,并且治疗时间越久,改善身高效果越好。 答:理论上来说,生长激素可以持续治疗到骨骺闭合前,是否要坚持治疗建议家长根据对孩子的身高期望值以及家庭经济,再结合医生方面的建议考虑。 答:如果诊断为生长激素缺乏症(GHD),成年后有可能仍有生长激素(GH)缺乏,可给予小剂量GH治疗改善代谢问题,但需在内分泌科再次评估是否为成人GHD;如果不是GHD,骨骺闭合后无需使用GH,因骨骺闭合后无法再长高 。 来源 成长天使基金、汪笛生长发育工作室、生长激素 温馨提示:一附院内分泌科已经开设矮小和生长发育门诊,开展各种矮小、性早熟筛查和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家长利用假期带儿童就诊,可以不影响孩子上学,需要请及时就诊,咨询电话:许峥嵘副主任医师15530397396内分泌科医办室0313-8041519任卫东15530396532 当您的孩子出现以下情况请及时到矮小门诊就诊。
专家介绍: 许峥嵘,1981年出生,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河北省医师协会青春期医学医师分会 委员;张家口市医学会内分泌代谢分会 委员;张家口市医学会糖尿病足分会 委员;张家口市医学会骨质疏松分会 委员,2007年毕业于山西医科大学研究生院,获内科学内分泌硕士学位,2010年晋升为主治医师,2013年到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进修学习一年,2016年晋升为副主任医师。2018年晋升为副教授。在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等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负责张家口市唯一的生长发育门诊、矮小门诊。目前以第一作者发表核心期刊论文8篇,以项目负责人完成张家口市科技局科研课题2项,目前在研河北省卫计委课题1项、张家口市科技局课题1项。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一、周四全天。联系手机:1553039739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