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典地质图集,彻底搞明白碳酸盐岩!

 昵称QAb6ICvc 2022-06-11 发布于浙江


作为沉积岩的
重要组成部分,
碳酸盐岩属于
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类。

图片
沉积岩(图源@Francesco Cruz)

碳酸盐岩主要在海洋中形成,
少数在陆地环境中形成。
古代广阔海洋中
形成的碳酸盐岩,
约占地表沉积岩分布面积的20%。

图片
碳酸盐岩(图源@sheilades)

图片
碳酸盐岩(图源@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图片
碳酸盐岩(图源@sandatlas.org)

碳酸盐岩有哪些种类?
又具有什么特征?

图片
碳酸盐岩(图源@SANDATLAS.ORG)


01

与碎屑岩相比,
碳酸盐岩颜色
以灰色、灰黑色为主,
也含有白色、灰绿色、
黄褐色、紫红色等。


碳酸盐岩基本组分
主要由颗粒、泥、胶结物、
晶粒、生物格架
五类结构类型组成。

图片

此外,还有一些
次要的结构组分,
如陆源物质、
其他化学沉淀物质、有机质等;
也还有一些派生的
结构组分,如孔,等。

图片
碳酸盐岩(图源@Calvo/Manuel Regueir)

颗粒


碳酸盐岩中的颗粒,
按其是否在沉积盆地中形成,
可分内颗粒和外颗粒两类。
外颗粒指来自沉积地区以外的
较老的碳酸盐岩碎屑,
是陆源碎屑颗粒。

图片
碳酸盐岩(图源@geosci.usyd.edu.au)

内颗粒指在沉积盆地或
沉积环境内形成的碳酸盐颗粒。
这种颗粒可以是化学沉积作用、
机械破碎作用或
生物作用形成的,
也可以是这些作用的综合产物。

图片
内颗粒(图源@Wilson44691)

内颗粒的类型主要包括
内碎屑、鲕粒、藻粒等。
内碎屑主要是沉积盆地中
沉积不久的、半固结或固结的
各种碳酸盐沉积物,
受波浪等的作用,
破碎、搬运、磨蚀、
再沉积而成的。

图片
内碎屑(图源@Baidu百科)

鲕粒是具有核心和
同心层结构的球状颗粒,
通常由核心和同心层组成。
核心可以是内碎屑、
化石、球粒、陆源碎屑颗粒等;
同心层主要由泥晶方解石组成.

图片
鲕粒(图源@EurekAlert)

藻粒是与藻类
有成因联系的颗粒,
包括藻鲕、藻灰结核
以及藻团块。

图片
藻粒(图源@Mark A. Wilson)


泥是指泥级的碳酸盐质点,
是与颗粒相对应的
另一种结构组分。
根据其成分,
可分为灰泥和云泥

图片
方解石成分泥(图源@Didier Descouens)

灰泥是方解石成分的泥,
也称微晶方解石泥;
云泥是白云石成分的泥。

图片
白云石成分泥(图源@Didier Descouens)

在现代碳酸盐沉积物中,
灰泥大都由针状文石组成。
这种针状文石晶体的
平均长度接近0.003mm,
宽度约为长度的1/10。

图片
针状文石(图源@Didier Descouens)

灰泥存在3种成因类型:
化学沉淀作用生成的灰泥;
机械破碎、磨蚀作用
生成的灰泥;
生物作用生成的灰泥。

图片

胶结物


胶结物主要是指
沉淀于颗粒之间的
结晶方解石或其他矿物,
与砂岩中胶结物相似。

图片
方解石胶结在石灰岩中(图源@Mark A. Wilson)

方解石胶结物晶体
较清洁明亮,
因此常被称为
亮晶方解石、
亮晶方解石胶结物或亮晶。
而泥晶级胶结物较少见。

图片
亮晶方解石胶结物显微照片(图源@文献[2])

亮晶方解石胶结物是
在颗粒沉积以后,
由颗粒之间的粒间水
以化学沉淀的方式生成的,
所以又常称淀品方解石、
淀晶方解石胶结物或淀

图片
亮晶方解石胶结物显微照片(图源@文献[2])

灰泥和胶结物的成因
是根本不同的。
灰泥是在
安静环境中沉积的;
而胶结物则是颗粒沉积以后,
粒间水的化学沉淀产物,
它存在的前提是
必须有粒间孔隙。

图片
碳酸盐岩显微照片(图源@文献[3])

晶粒


晶粒是晶粒碳酸盐岩的
主要结构组分。
晶粒可首先根据其粒度
划分为砾晶、砂晶、
粉晶、泥晶等。

图片

砂晶还可再细分为
极粗晶、粗晶、中晶、
细晶及极细晶;
粉晶还可再细分为
粗粉晶和细粉晶。

图片
(图源@文献[1])

泥晶和细粉晶的
方解石和白云石,
主要是原生或准同生的;
粗粉晶以上的方解石和白云石,
主要是次生的,
即重结晶或交代作用的产物。

图片
方解石(图源@geocaching.com)

生物格架


生物格架类型主要包括
生物骨骼格架
生物粘结格架两种。
生物骨骼格架主要是指
原地生长的群体生物,
如海绵、层孔虫等,
以其坚硬的钙质骨骼
所形成的骨骼格架。

图片
生物骨骼格架(图源@Benoit Potin)

另一种生物粘结格架
一般为部分藻类,
如蓝藻和红藻,
粘结其他碳酸盐组分,
如灰泥、颗粒、生物碎屑等,
从而形成的粘结格架,
如各种叠层石。

图片
叠层石(图源@Marie Lochman / Lochman Transparencies)



02

碳酸盐岩具有
丰富多彩的构造特征,
按成因可划分为:
水流成因构造、重力成因构造、
生物成因构造、
溶解一渗滤成因构造
以及叠加成因构造。

图片

其中典型的构造包括
叠层石、鸟眼构造、
示顶底构造、虫迹构造、
缝合线构造等。

图片

叠层石是是由藻类
在生命活动过程中,
将海水中的钙、镁碳酸盐
及其碎屑颗粒粘结、
沉淀而形成的一种岩石。

图片
叠层石(图源@Benoit Potin)

随着季节变化、
生长沉淀的快慢,
形成深浅相间的复杂色层构造。
其色层构造,包括纹层状、
球状、半球状、柱状、
锥状及枝状等。

图片
叠层石(图源@Paul Harrison)

鸟眼构造主要发育于泥晶
或粉晶石灰岩及白云岩中,
由单个或成群的毫米级
鸟眼状孔隙被亮晶方解石或
石膏等胶结物充填而成。

图片
鸟眼构造(图源@baike.baidu.com)

它们常呈浅色斑点出现在
暗色的基底中,
如果成群定向排列,
则形成筛状、窗格状或
网格状构造。

图片
鸟眼构造(图源@baike.baidu.com)

关于鸟眼构造的成因
有以下多种说法:

图片

在碳酸盐岩的孔隙中,
如在鸟眼孔隙、
生物体腔孔隙
以及其他孔隙中,
常见两种
不同特征的充填物。

图片
碳酸盐岩孔隙(图源@Wilson44691)

在孔隙底部或下部主要为
泥晶或粉晶方解石,
颜色较暗;
在孔隙顶部或上部为
亮晶方解石,
色浅且多呈白色。

图片
示顶底构造(图源@baike.baidu.com)

根据这一充填孔隙构造,
可以判断岩层的顶底,
故称示顶底构造,
或简称示底构造。

图片
示顶底构造(图源@baike.baidu.com)
虫迹构造(或称遗迹化石)
包括生物穿孔、生物潜穴
(或生物掘穴、虫穴)、
生物爬行痕迹等,
这里说的生物主要是
蜗虫动物或软体动物等。

图片
虫迹构造(图源@wisc.edu)

生物穿孔是指生物在
固结或半固结的岩石
或生物组分中,
通过穿孔方式所形成的
一种孔状或管状构造。

图片
生物穿孔(图源@Dill)

生物潜穴是指在
尚未固结的沉积物中,
由于生物的生活、
活动所造成的
一种洞穴、孔穴、管穴构造。

图片
生物潜穴(图源@georgialifetraces.com)

生物爬行痕迹是指生物在
尚未固结的沉积物表面上
爬行的痕迹。

图片
生物爬行痕迹(图源@georgialifetraces.com)

缝合线主要产于
比较纯净的碳酸盐岩中,
是横剖面中将相邻两个岩层
或同一岩层的两个相邻部分
连接起来的锯齿状接缝。

图片
缝合线(图源@Lysippos)

它实际上是
缝合面在横剖面上的反映。
这种线两侧的岩石大多呈
不规则犬牙交错状或
相互穿插状连接起来。
缝合线中常富集
该种岩石的不溶残余物,
如粘土、有机质、砂等。

图片
缝合线(图源@Woudloper)

缝合线的几何形状
常见的有五种:
简单波曲形、复杂弯曲形、
尖齿形、方齿形、
震波曲线形。
除此之外,它们之间还存在
许多过渡形状。

图片
缝合线类别(图源@GEOCACHING)


03

碳酸盐岩主要由
方解石白云石
两种碳酸盐矿物组成。

图片
方解石(图源@MiniMeGeology.com)

因此碳酸盐岩的两个
最基本岩石类型为
以方解石为主的
碳酸盐岩称为石灰岩
以白云石为主的
碳酸盐岩称为白云岩

图片
白云石(白色)(图源@Didier Descouens)

石灰岩有时含有白云石、
粘土矿物和碎屑矿物,
有灰、灰白、灰黑、
黄、浅红、褐红等色。
硬度一般不大,
可与稀盐酸发生剧烈化学反应。

图片
石灰岩(图源@Ngb)

石灰岩是地壳中
分布最广的矿产之一。
按其沉积地区,
石灰岩又分为
海相沉积和陆相沉积,
以前者居多。

图片
石灰岩(图源@EISCO)

按其成因,石灰岩可分为
生物沉积、化学沉积和
次生三种类型;
按矿石中所含成分不同,
石灰岩可分为硅质石灰岩、
粘土质石灰岩和
白云质石灰岩三种。

图片
石灰岩(图源@EISCO)

 组成石灰岩的矿物成分主要为
方解石、伴有白云石、
菱镁矿和其他碳酸盐矿物,
还混有其他一些杂质。

图片
菱镁矿(图源@Rob Lavinsky, iRocks.com)

石灰岩矿产
在每个地质时代都有沉积,
各个地质构造
发展阶段都有分布。

图片
石灰岩(图源@Maczuga Herkulesa)

白云岩是一种沉积碳酸盐岩。
主要由白云石组成,
常混入石英、长石、
方解石和粘土矿物,
多呈灰白色,性脆,硬度大。

图片
白云岩(图源@Learning Geology)

按成因可分为原生白云岩、
成岩白云岩和后生白云岩;
按结构可分为结晶白云岩、
残余异化粒子白云岩、
碎屑白云岩、微晶白云岩等。

图片
白云岩的侵蚀(图源@Christian Ferrer)

白云岩外观与石灰岩非常相似,
但风化面上常有白云石粉
及纵横交错的刀砍状溶沟。
这是野外肉眼识别
白云岩最重要特征。

图片
三叠纪白云岩(图源@Didier Descouens)



参考资料:

[1] 朱筱敏. 沉积岩石学[M].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8.

[2] Dibya Raj Koirala, Frank R Ettensohn. Diagenetic history of the upper Tanglewood Member (upper Ordovician) of the Lexington Limestone, central Kentucky, U.S.A. with special emphasis on petrographic differences between deformed and undeformed beds[J]. Journal of Nepal Geological Society, 2017, 53:9-15.

[3] Pertlik F . PLUMBOPYROCHLORE FROM THE BAYAN OBO ORE DEPOSIT INNER MONGOLIA,CHINA[J]. entia Geologica Sinica, 1997(1).

[4] 于兴河. 碎屑岩系油气储层沉积学[M].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2.

[5] 裘亦楠. 中国陆相碎屑岩储层沉积学的进展[J]. 沉积学报, 1992, 010(003):16-24.

Geology、MooMooMath and Science、BBC、维基百科、搜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