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代李继业老师向资环学院征文投稿

 醉石斋主罗亚田 2022-06-11 发布于湖北

我代李继业老师

向资环学院征文投稿

               

自听说本院要编写60周年发展史,李继业老师便兴奋不已:他不仅爽快地答应了我的稿约,迅速写出此篇回忆录交给我,而且迅速联系上了他的同班同学杨根先生——因为,平时喜好写日记和摄影的杨根先生保留了很多大学五年间的准确记忆和珍贵图片。在他的引荐下,杨根先生也热情慷慨地向母院提供了大量他们班在1959-1964五年制本科学习年间的资料和照片。这两位老同窗用自己朴实的行动,表达了他们对母校母系的怀念和感恩之心,以及他们甘愿再为母校母系的文化建设贡献一份力量的朴实真情。我们向他们致敬!

就在《资环学院62年发展史》第二稿即将付诸讨论之际,李继业老师却不幸地离开了我们——他身体似乎还好好的,不知怎么竟然上了医院手术台并再也没从手术台上醒过来——他令人惊愕地离开了我们!

我去他家祭奠他。我将三炷香举过头顶三鞠躬,说:“李老师,感谢您对学院《发展史》的编撰所做的一切,我一定代你将您写的征文稿正式投向学院。等《发展史》出版那天,我会向学院要一本来,交给您的儿孙们,让他们将之作为对您的永恒纪念!”

于是,我将他的书写征文稿转为电子稿,以便于迅速转交学院,以表达我对李继业老师的崇敬。  2022.6.11

      在北京建筑工业工五年学习回忆

               

 一 录取

我是1959年8月初接到北京建筑工业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录取的是非金属矿系选矿专业。虽然对于非金属矿是什么矿,选矿又是搞什么的基本上是不懂,但我的心情是激动的。毕竟考到了北京上大学,是我村第一个去北京上大学的农民孩子,全村人都为我高兴,生产大队为我支助10元钱作路费。

我1959年8月30日从河南老家出发,到郑州火车站坐火车至永定门火车站下车,再乘校车到西直门内北顺墙根(城墙西北角)一个院子,大门口挂着“北京建筑工业学院”的校牌。在这里开始了我的五年大学生活。

二 专业教育

1959年9月上旬上了第一次专业教育课。系领导季铁忠主任作报告。他说:你们是我国非金属矿选矿专业招收的第一届本科生。非金属矿的开发和利用是国家工业化的必须,那么就需要非金属选矿方面的专业人才。要培养一大批选矿工程师、专家、科技工作者,希望同学们珍惜五年的光阴,努力学习,深入钻研、学成毕业后成为新中国第一批走上非金属选矿岗位的专门技术人才,前途大有可为。

三 国庆十周年记忆

最为难忘的是1959年10月1日,国庆十周年活动。我参加了北京高校大学生组成的游行队伍,当我们行至天门南门前金水桥附近时,高呼毛主席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只看见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游行队伍挥手致意。这时,我舍不得离开,想多看一下伟大领袖毛主席,但由于游行队伍的人太多,只得不情愿地走向西长安街。

晚上又参加了天安门广场上的焰火晚会,按各单位的地块组织队伍,尽情地长歌跳集体舞。大概在8点30分放第一次焰火,燃放了30分钟左右。人们的心情激动达到了第一哦次高潮。9点30分放第二次焰火,人们的心情达到第二次高潮,唱歌跳舞到近乎疯狂的程度。此时此刻,我感到最大的幸福。

四 课程设置

我们五年学习的课程设置简述如下:

(一)基础理论课:

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水力学、物理化学、俄语、马列主义、党史等。

(二)专业基础课:

画法几何、机械制图、机械零件及制造、建筑概论、选矿厂供电设备及供电、选矿厂运输设备、选矿厂水力运输设备、矿物学、矿床学及矿床勘探等。

(三)专业课:矿石可选性研究、选矿厂取样检测、破碎筛分、选矿厂出尘与干燥、重力选矿、浮游选矿、电磁选矿、选矿厂设计等。

五  教师:

基础理论课教师大部分是从上海同济大学调来的老师。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老师都是从东北工学院、北京钢铁学院、北京矿业学院、中南大学、昆明工学院等学校调来的老师。

我们的老师讲课认真负责,答疑诲人不倦。老师真正做到了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学生。老师的职业无上光荣。感恩老师,感谢恩师。老师的光辉永远在我心中。

 六  劳动实习:

我们的五年学习期间,每年安排一个月左右的劳动实习。现举例如下:

1960年6月,在北京市低压电器厂劳动实习。我被分配到精密铸造车间劳动,第一次学习到翻砂、成型、铸造各种金属零件部件的生产过程。

1961年6月,到大连金州石棉矿劳动实习。我分配到破碎、干燥车间劳动,破碎后的矿石用矿车推到干燥大炕上干燥,干燥后矿石用皮带运输到平摇筛上进行吸绵和以后的分级处理。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石棉选矿的最简陋生产过程。

1962年6月,,到首钢铁矿石破碎筛分厂、洗煤厂劳动实习,首次看到了大型颚式破碎机、圆锥破碎机、大型振动筛分设备。

1963年6月,到辽宁岫岩铅锌矿选矿厂劳动实习,这是一座机械化程度比较高,连续生产的选矿厂。从三段一闭路破碎筛分流程、磨矿螺旋分级闭路流程、到铅锌混合浮选,铅锌分离浮选,直到铅精矿、锌精矿真空过滤成饼等生产过程。

 1964年3月,到四川石棉矿毕业实习。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实习结束乘汽车回来的路上,发生了惊险的事故:4月初的早上,9:30分在石棉县城乘车回成都,沿大渡河公路行车时,汽车的右前轮突然跑掉滚入大渡河,司机紧急刹车才未酿成大祸。由于当时通讯设备有限,只能等过路车回成都。于是司机同志领着全车30多人到半山腰彝族老乡家吃了一顿红薯,直等到下午3点,才坐上客车回成都。

 七 毕业设计及毕业:

   我们班毕业设计分为三个组,一组是石棉选矿厂设计,二组是石墨选矿厂设计,三组是磷矿选矿厂设计。毕业实习分别到四川石棉矿、山东南墅石墨矿、连云港锦屛磷矿。我的毕业设计是石棉选矿厂设计。设计题目是“年产2万吨石棉纤维的石墨选矿厂设计”。从流程制定、数质量流程计算(按选择的増棉系数进行流程计算)、揭棉设备的选择(多段破碎筛分设备)、及对揭棉率的影响,风力吸棉的选择等;设备配置、选矿厂设备配置平面图、立面图、及断面图等。最后形成一份设计说明书和数质量流程图、设备配置图、立面图、断面图共6章2号图纸,作为毕业设计的完整设计。我的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是于延堂、王栋芝两位老师(目前两位老师在北京,仍然健康)。1964年6月中旬,进行了毕业答辩,顺利通过。

1964年6月下旬,颁发毕业文凭,盖有北京建筑工业学院公章,还有院长张君之印。

八  感恩资环咏:

峥嵘岁月六十载,弹指一挥甲子间。

五九录取非选矿,吾与非矿终身缘。

回想当年系领导,思政育我德为先。

老师高尚圣人贤,燃尽蜡烛照弟婵。

五年寒窗修业满,非选奔波 36 年。

虽无院士之成就,吾生尽力作奉献。

值此甲子之年间,感恩老师感资环。

期盼二个甲子年,非矿科技创新版。

我校名列国际先,教育花开遍资环!

                 李 继 业

(北京建筑工业学院非金属选矿系

              选5001班学生)

(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教师)

                                                 2019年5月20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