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丽江律师熊震原创——读万卷书||荣誉和体面的生活方式 ——读《有闲阶级论》

 法内求平 2022-06-11 发布于云南

熊震,法学硕士,A证专职律师,丽江市古城区第四届人大代表,2013年丽江市省考笔试最高分(来源景程教育),2015年完成挪威奥斯陆大学法律与人权硕士项目。

从长远看,获取真正的尊严比获取他人的喜欢更重要。明确这一点之后,也许我们可以不再惶恐不安的把自己陷入繁重的人际关系网络之中,而是去实现真正让自己有价值得到意义的目标。

鉴于后五章作者都在不厌其烦的说明性格、风俗与人的荣誉追求的关系,就不在继续了。

人的一生就像原子,在生存和繁殖两个基本原则之上,是更好的生存和更好的繁殖两个基本精神。那么,就像不停追逐电子的原子一样,人类不停的追逐社会资源,或者直白的说,追求财富和权力。

那么,为了巩固权力和财富、为了享受财富和权力、为了展示财富和权力,人类需要用浪费的生活方式来生活,进而获得优越感。不只是物质上的浪费,也是时间上的浪费,同时饱含着对劳动生产的蔑视。但是单纯的蔑视,很容易让人心生不满,也很容易被模仿。

于是,在让老婆帮自己浪费、让朋友帮自己浪费、让仆人帮自己浪费之后,人类开始在保持之前鼓捣出来的这些不实用的浪费之外,大力的追求礼仪,大力的追求美和品位。也只有这些需要长久时间、大量金钱和精力训练才能得到的东西能让有闲阶级与平民百姓刷的区分开来。美有那么多种,他们独选昂贵的那一种,直到不昂贵的都不能叫美。

人从别人那里,得到对自己的评价,进而强化自我意识。所以这种以我活得比你好为核心的不实用的浪费是能够让人孜孜不倦玩一辈子的。只是,太局限了。只能说明你富有,不能说明你是精英。毕竟,有闲阶级的生活方式,是不利于对外进取的。

那么,物质满足线以上,如何避免陷入老鼠跑轮一样的荣誉竞赛呢?一方面是对环境的选择,人类毕竟是动物,当人类数量一定多的社交场合,大家就只会高谈阔论钱和性了。另一方面,体察基因的奖惩公式,基因的皮鞭人类虽然躲不了,但是可以根据其的奖惩模式幸福自己,让每天的多巴胺等等分泌呈一个上扬曲线发展,而不是用不知其所以然的浪费模式自嗨不已,最多加点情怀的优越感。而情怀这种东西,说出来的时候,就只是为了证明其的消费优于别人的消费。

爱和归属以上,便是尊重,那要跳出虚荣的死循环,那就应该去追求自我实现。知道人在世上的位置,知道自己一生的坐标,接受现实的规则,去探求可能可行的生活。

人是经历的动物,去补足之前的缺陷,去强化以后的遭遇。总有一种模式,能让你体验更多的真善美。强者、富翁、美人、智者,每向前一步,就有每一步的风景。除了和别人在一起炫耀之外,我们有更多的地方可以发现幸福,去求索吧。去发现幸福,去保护幸福,从现在增强自己活得幸福的基本能力,让自己有足够的智慧避免不必要的痛苦,得到更多的幸福,掌控所能掌控的,敬畏应当敬畏的,人之一生,尊严在于选择,不凡在于对选择的准备。

 

第一章 序言

“这类非生产的上层阶级业务,大致归纳起来是以下几项——政治、战争、宗教信仰和运动比赛。( []凡勃伦,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64-8p5)”

所谓的有闲阶级(即上层阶级),也就是一个社会中有足够闲暇时间的阶级。作者将这种阶级的出现归纳为需要两个基础条件,一为该社会有足够的生产力,这样才能养活不事生产的群体;二为这个社会是鼓励掠夺和冲突的,这样对外的征战和同类间的竞争所相关的职业才能具有相对于劳作的优越性,也使得这样的优越性具有足够的正当性。那么,从一开始能养活一小群有闲阶级到现在生产力极大发展,保留下的社会文化特征便主要是:“所助长和保留的是那些有利于掠夺生活而不是有利于和平生活的人性特征和行为的传统与准则。( []凡勃伦,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64-8p19 )”

有一种说法,认为人类是地球的病毒,而精英是人类的病毒,这大概是从前者对后者的资源收取来论述的。虽然不可否认精英会强化其的统治地位,但是也不可否认人类共同体的有闲阶级需要。无论是对内的水利工程、粮食储存等等公共工程,还是对外的警戒保卫、征战掠夺,都需要从事其的职业人员,并逐步与从事生产劳作的成员区别开来。换言之,精英或者说,统治阶层的产生,既是自上而下的,更是自下而上的。

文化对社会是有反作用力的,有闲阶级所鼓励的文化自然带有巩固其地位的目的,而其中也必然蕴含着从源头开始的掠夺性和竞争性。但这样的文化,是否是割裂的,是否是不具有足够正当性的,则是需要认真思考的。毕竟,到底是精英还是病毒,或是这两种属性哪一种占主要,往往取决于这一团体是否具有足够的正当性。

第二章 金钱的竞赛

“财产与英勇的战绩或卓越的功业不同,它现在已经成为衡量成就的敬程度时最容易被证明的确凿证据,因此它就成了博得尊崇的习惯依据。( []凡勃伦,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64-8p24-25)”

当阿克琉斯用剑指着阿伽门农挑战其权威时,其中蕴含的是人类共同体中青年雄性用自身勇敢、善战等生物性居多的男性气概去挑战人类共同体中老年雄性用财富和经验累积起来的尊严和荣誉。“有闲阶级的涌现与所有制的开始是同时发生的。这是势所必然的,因为这两种制度是同一套经济力量的产物。( []凡勃伦,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64-8p20)”“拥有财富,起初只被看作是能力的证明,现在则一般被理解为其本身就是值得赞扬的一件事。( []凡勃伦,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64-8p25)”有三种人是被人所敬仰的,美人、富翁、智者,所以财富越来越成为一种正当的使人得到尊重的的依据。

不过随着生产力和私有制的发展,现今男性气概的首要标准成为了财富,比别人更有财富意味着比别人更有面子和地位,也就是更有荣誉。“生产活动进一步代替了掠夺活动,于是累积起来的财产越来越成为获得成就与优势的象征。( []凡勃伦,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64-8p24)”所以如果在21世纪,阿克琉斯想要挑战拥有财富的阿伽门农,除非他在财富的量上不至于甩开一个层次,否则他强壮、善战等男性气概的象征并不能使他在主流评价中取得优于对方的评价。

   那么,随之而来的,便是生活在一个由别人评价的世界中的人类个体必须去拥有一定量的财富来保全自己的尊严,起码,不受歧视。起码,能够对自己进行保护,毕竟财富是社会资源的一个直观体现指标,而人类社会依然是竞争性的社会。“有财就有势,财富是权力的依据,这一点也造成了进行蓄积的一个动机。( []凡勃伦,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64-8p26-27)”“财产的保有一旦成为博取荣誉的基础,它也就成为满足我们所称为自尊心的必要手段。( []凡勃伦,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64-8p26)”

问题在于,钱有多少不是问题,问题是要比别人有钱。要把有限的生命用在无限的比别人有钱,进而证明我比别人厉害的循环游戏之中。“取得财富和累积财富的动机是在于企图在金钱地位上力争上游,胜过别人,从而猎取荣誉,赢得同辈的妒羡。( []凡勃伦,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64-8p27)”

·····················································

第三章 明显有闲

“处于掠夺的文化时期,在人们的思想习惯之中,是把劳动跟懦弱或对主子的服从这类现象连接在一起的。因此劳动是屈居下级的标志,是一个有地位、有身份的男子所不屑为的。( []凡勃伦,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64-8p31)”“有闲生活是金钱力量的,因此也就是优势地位的最简洁、最确凿的证明( []凡勃伦,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64-8p32)”

那么,财富作为物质生活保障,肯定是有一个边际效益极值的门槛,超过这个门槛,赚钱更多是为了猎取荣誉,站上人生巅峰吧。既然财富是荣誉和社会地位的象征,那么财富带来的不事生产的有闲生活就成为了荣誉和社会地位的重要体现。鉴于人类难以随便找个人把自己的存款和金库进行展示,所以个体想要展示财富和地位,就会注重对有闲生活的展示。“拒绝劳动不仅是体面的,值得称赞的,而且是保持身份的、礼俗上的一个必要条件。( []凡勃伦,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64-8p34)”“所以要在不生产的情况下消耗时间,是由于:1.人们认为生产工作是不值得去做的,对它抱轻视态度;2.借此可以证明个人的金钱力量可以使他安闲度日,坐食无忧。( []凡勃伦,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64-8p36)”

那么,像礼仪这样繁琐、难以掌握、需要足够时间训练、长久时间培养的行为习惯,无疑是显示自己有闲生活的有利证据。“礼法是有闲阶级的产物和象征,只有在身份制盛行时,才有充分发荣滋长的机会.[]凡勃伦,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64-8p38)”况且,礼仪可以强化尊卑和地位的差级,岂不闻礼不下庶人之说?便是说,国王和大夫道中相遇,大夫要下车行礼,国王要扶着车上的横杆还礼。而平民百姓木有车,所以就不用下车行礼。当然,百姓也有百姓的礼。不过,礼的差异也显示了地位的差距。并通过肌肉行为产生足够的记忆,从而强化精神上的尊卑。“总之,礼貌大部分是身份地位关系的表现;由它用动作来表示的关系,一方面是统治,另方面是屈从。( []凡勃伦,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64-8p39)”

“高雅的风度、举止和生活习惯是出身名门望族的有效证明,因为好的教养是需要时间、实践和费用的,那些把时间和精力使用在劳动上的人是不能想望的。( []凡勃伦,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64-8p43)”另一方面,高成本的礼仪已经让大家难以拉开差距的情况下,有闲阶级就要通过训练有素的高等下人来突出自己的地位和优势。毕竟,当你的下人笨手笨脚时,便说明了“这位主人无力负担使他的仆役获得特种训练时在时间、精力与教育方面所需支出的代价,无力培养有充分训练、能够在严格符合礼仪准则的情况下从事专门的服务工作的仆人。( []凡勃伦,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64-8p49)”所以,自己有尊严、有涵养、而且能优雅的通过合适的方式侍奉主人的英式管家备受推崇。首先,管家是男人,男人做仆人的各种成本都比女人大。第二,这个仆人能服侍人服侍的恰到好处,说明经历了大量的训练,说不定还上过耗时很长、费用较高的管家学校,用得起说明主人有钱。第三,这个仆人自身具有涵养和尊严,既体现了成本高,又体现了主人这种让人伺候的有闲生活的高贵,一举多得。

第四章 明显消费

“在任何高度组织起来的工业社会,荣誉最后依据的基础总是金钱力量;而表现金钱力量从而获得或保持荣誉的手段是有闲和对财务的明显消费。( []凡勃伦,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64-8p64)”从工业社会到消费社会,人的荣誉依靠的是金钱的力量,无论是奢侈的(包括金钱和时间)的生活方式,还是对这种生活方式有品位、有审美的描述(审美、品位往往和有闲生活紧密联合),都是对外显示有闲阶级高人一等的荣誉和社会地位的支柱。

“以消费作为财富的证明,应当认为是一种派生的发展。( []凡勃伦,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64-8p53)”“高贵的风度和娴雅的生活方式,是应当遵守的明显有闲和明显消费的规范中的两个节目。( []凡勃伦,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64-8p57)”更何况,通过有审美、有品位的生活来显示自己的品格高尚、荣誉显赫,远比赤裸裸的用金钱显示自己的财富来的巧妙、来的让人接受。再者,所谓审美、品位的生活意味着富过于三代,只有三代的充分有闲、礼仪培养和消费培养,才能让人的举止、心态明显异于常人,而爆发者的举止、礼仪适应自己巨大财富仍然需要时间。毕竟,如何恰到好处的浪费财富,显示社会地位,对于刚获得财富的人来说,还相对陌生。

························································

第五章 金钱的生活水准

“某个人的生活水准应当是这样的,这一点部分决定于他所属的那个社会或那个阶级所公认的消费水准。······遵守公认的消费水准是一个礼仪上的问题,因此不遵守这个水准是要受到轻视、受到排斥的。( []凡勃伦,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64-8p82)”人这辈子的物质消费,在需要的基础上,大部分的消费都是为了体面。一开始的体面不过是单纯的优于别人,而现在的体面是为了至少不至于被别人所歧视,真是一场恶性满满的军备竞赛啊。  

“生下了个孩子,要在很体面的方式下抚养他,由此涉及的明显消费,也就是由此增出的开支是很客观的,这就造成了生育上的一个强大阻力。( []凡勃伦,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64-8p83)”这倒不是完全为了个人的虚荣心,在阶级固化、社会撕裂、马太效应易发明显的当代,不经同意又难以让他过上我们认为体面生活的情况下生育孩子是一种残忍,不过很多时候不需要资格考试的父母没有意识到,或者难以抑制生育的本能,或者难以抵御社会对繁衍的推崇。

第六章 金钱的爱好准则

“由于重视物品的高价特征这一习惯有了进一步的巩固,由于人们已经惯于把美丽和荣誉两者视同一体,大家逐渐形成了这样的观念:凡是代价不高的美术品,不能算作美的。( []凡勃伦,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64-8p97)”怎么能不买手工呢,怎么能不买定制呢?就是要比别人贵,可是这样说出来好没素质,应当说我买的是美丽、买的是修养,买的是情怀。不止是贵,是物有所值的贵啊,花了多少广告费才能让人民大众认可穿这个有钱、有品位啊。有钱只是第一步的优越感,有品位才是人格上的优越感啊,我比你优越不是因为我比你有钱,而是因为我比你懂得生活、懂得艺术、懂得美学。虽然这些乱七八杂的品位和礼仪都是有钱有闲的人在历史长河中自己慢慢鼓捣出来的,不过真的好有道理哦。

“在城市居民的审美观念中,明显浪费这个伟大的文化原则是被小心翼翼地保持下来,唯恐稍有背离的。( []凡勃伦,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64-8p102)”

鲜花、落日、雪山、和风等等这些便宜或者干脆无偿的美丽,又怎么能说是美丽呢?除非为了看这些美丽花了好多钱、好多时间。我们人类的一生,除了生存和繁殖,就要让自己爽,那有什么比的上让别人认为你是值得尊敬的呢?或者说,用一种正当合理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的优越感。

第七章 服装是金钱文化的一种表现

“在现代社会,有关服装的各种用品的商业价值所含的绝大部分成分是它的时新性和荣誉性,而不是它对穿衣服的人的身体上的机械效用。服装的需要主要是“高一层”或精神上的需要。( []凡勃伦,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64-8p122-123)”“因此我们如果要求衣着能有效地适应目的,那么应当注意的不只是它的代价高昂,而且应当使一切旁观者一看就知道,穿着这样衣服的人是不从事任何生产劳动的。( []凡勃伦,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64-8p124)”所以,大城市的居民花在衣服上的钱比小城市要多很多,要同情他们,因为他们一旦穿的没有超过他们那群伙计穿衣服的平均价格或者平均审美,他们就是要么穷要么low,是要被人不动声色或者兴高采烈进行歧视的。

第八章 工业的脱离与保守主义

有闲阶级制度所以会直接阻碍文化发展,是由于:1。这一阶级本身所固有的惯性;2.它在明显浪费和保守主义上一贯的示范作用;3.这一阶级本身所依据的财富与生活资料不均等分配制度所发生的间接作用。( []凡勃伦,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64-8p150

第九章 古代遗风的保持

“在金钱文化下,一个人如果有这样一种性格——在良心上不会发生内疚,没有诚实观念,没有在生活上同情与关怀的观念,可以说在相当广泛范围内,是足以促进其事业的成功的。( []凡勃伦,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64-8p16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