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韩立新:奶奶与我“隔辈亲”

 深浅视频 2022-06-11 发布于北京

全文长约 15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分钟

妈妈、作者和奶奶

奶奶与我“隔辈亲”

文/韩立新
我的奶奶孙玉莲,1933年出生在鲁西北的农村,她身材娇瘦,衣着传统得体、为人低调朴实。
在我的印象里,奶奶从不买新衣服,一件衣服总是穿了又洗、洗了又穿。时间长了,衣服有磨损也不舍得丢,常是补丁叠补丁。
奶奶是个爱干净的人,她头发总是梳理得特别,没有一丝乱发,家里收拾得也是一尘不染。别看奶奶年纪大了,但走起路来总是精神抖擞、神采奕奕。
我是奶奶第六个孙子,或许是因为我年龄最小的缘故,打记事起奶奶就对我格外宠爱。
奶奶常当着亲戚朋友的面夸我:“俺家这孩子人小志气高,秤砣虽小压千斤。”
在我三岁那年,家里农活忙,爹和娘去地里劳作前,就把我送到奶奶家照看。奶奶赶集、走亲戚都带上我,晚上我也不回家,就在奶奶家住下,我几乎一天24小时跟奶奶形影不离。
小学放暑假时,我随奶奶去大姑家地里看西瓜,要在大姑家住一个月。早晨吃过饭,奶奶领着我走在田间的小路上,盛夏瓜果沁人飘香,微风吹来一阵清凉扑面而来。
西瓜地里临时搭建的棚子是奶奶和我休息的地方,奶奶给我讲故事、猜谜语。中午烈日炎炎,炙烤着大地,舒展着的瓜叶卷了起来。而我困了就睡,渴了就吃西瓜。那个时候,奶奶在身边呵护照顾着我,对我来说是最美的童年时光。
奶奶虽然没有上过一天学,但是能讲许许多多有意义的故事。而讲得最多的就是家史和家风,尤其是爷爷带领家人艰苦奋斗的故事,教育我们弘扬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好家风,一定要做好人好事。

奶奶的日常生活

奶奶常常叮嘱孩子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任何时候都不能忘掉。”如今想来,勤俭节约的美德,在任何时代都是需要的,都是要发扬下去的。
奶奶心灵手巧,会用高粱杆制作盖底、菜筐、篦子等传统工艺品。时至今日,每每看到奶奶留下的“工艺品”,内心的思念之情翻江倒海般汹涌澎湃,仿佛奶奶并没有离开,音容笑貌瞬间浮现在眼前,或许这就是因物念人的缘故吧。
奶奶针线活做得也非常好,小时候的我总会在冬季穿上奶奶做的棉衣棉裤。在奶奶卧室的角落里,放着一个破旧的针线筐,里面装着奶奶做针线活的全部家当:老花镜、剪刀、顶针、碎布料、大针小针、五颜六色的线——我把这个啥都有的筐称为“百宝箱”。
一个的初冬下午,暖阳斜射入窗户里,奶奶背对着阳光坐在烧得火热的土炕上,我张开双臂站好,等着奶奶给我量尺寸。当时家里没有卷尺,奶奶就用一根小手指般粗细的棉线绳慢慢放在我的左手边,然后轻轻地按住绳子的末端,缓缓地向我的右手边丈量。紧接着,奶奶拿出粉笔,仔细地在棉线绳上标上记号。
丈量好尺寸,奶奶把布料剪出一套棉袄棉裤的形状,下一步开始往布料上铺棉花,将一团一团雪白的棉花铺在布料上。奶奶带着镶了金边的老花镜,拿着一根针,穿针引线间棉衣有了“雏形”。
奶奶一边用手丈量“半成品”的尺寸大小,一边仔细地核准我的身材,一下午的时间,一套像模像样的棉袄棉裤很快成型。我穿上非常合体。奶奶做的棉衣棉裤是那样的温暖,那样的舒适,足以抵挡一切寒冷。
奶奶家里有个半导体收音机,八十年代农村条件不是特别好,收音机成为一个农村家庭了解外面世界的重要家电。收音机是奶奶的至爱,用它听新闻、听评书和戏曲。尤其是单田芳老师的评书《隋唐演义》《白眉大侠》和刘兰芳老师的评书《岳飞传》《杨家将》等。吃过午饭,奶奶会准时打开收音机,收音机那头正好传出单田芳的声音:“上回书说到……”
而这时,我也安静下来,倚在奶奶怀中一起收听,似懂非懂,时不时的发问。渐渐地,我也听评书入了迷,以后的日子里,在奶奶家吃过午饭,我就搬起小板凳准时坐到收音机旁边收听。
如今,我钟爱武侠电影和武侠小说,也许是受到奶奶爱听评书的熏陶吧。
到我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父亲和大伯给奶奶买了一台彩色电视机。安装了有线电视,奶奶看上了武侠电视剧。
那时,奶奶坐在电视机前既激动又高兴,乐得合不拢嘴,像极了考试拿到第一名被老师夸奖的小学生,不停地说:“真是苦尽甘来啊,我这老太太可享清福了……”
“奶奶,这才哪到哪,往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我坐在一旁插嘴道。
奶奶喜欢看《西游记》《铁齿铜牙纪晓岚》等优秀的电视剧,有时追剧入了迷连中午饭都忘记吃了。

奶奶和作者

2015年5月,我去县城一家物流公司上班,20天左右回趟家,第一时间就去看望奶奶,雷打不动。和奶奶说说话,提醒奶奶按时吃药。
奶奶面带笑容对我说:“小,我没事,就是年纪大了,有点喘不上气来。不用担心我,你好好工作就行!”。
“中午在家吃饭吧,奶奶给你包饺子吃,想吃什么馅儿的?你小时候最喜欢吃奶奶包的饺子。”奶奶开始和面,我帮忙剥葱、剁馅,奶奶动作麻利地调馅儿、擀皮,不一会儿工夫一个个形状如同元宝的饺子,整整齐齐摆放在盖垫儿上。
包好之后,开始下锅煮饺子。奶奶煮饺子有一绝,从来没有一个破皮的,在水煮开后,下饺子前,放入少许的食盐,然后再把饺子放进去煮。这样既增加了面筋的韧性,而且饺子也不会粘锅、破皮。
水开三滚儿之后,饺子就煮熟出锅了。奶奶给我盛了满满一大盘,我吃得越香,奶奶就越高兴。
奶奶常教导我,“实心实意干好工作,勤勤恳恳做事,踏踏实实做人”。奶奶的话我都记在心中,并以实际行动干好本职工作。
每年春节前,帮奶奶收拾卫生是一项重要活动。我们兄弟几个分工明确,哥哥们把屋里、厨房里的灰尘和院子的角落打扫得干干净净,我帮奶奶擦洗桌椅板凳和锅碗瓢盆。屋里院子收拾干净后,哥哥们把供奉祖先的牌位和供品摆放规整。
奶奶是我们家族里辈分最高的长辈。大年初一天还不亮,家族的人和街坊邻居们就三五成群来到家里给奶奶拜年,平时空旷的院子变得非常热闹。
2017年1月30日,农历正月初三,生命无常,世事难料,奶奶在没有一点征兆的情况下突然离世,离开了她疼爱和疼爱她的孩子们。
奶奶一生经历过几十年的苦难,在孩子们的日子越过越好时,在应该让她安享晚年幸福时光时,却永远离开了我们,离开了她牵挂的亲人……我想,她肯定不舍,不舍得让孩子们伤心。
老辈人对后辈人的爱总是默默无闻、不求回报的,而后辈人对老辈人的孝却总是相信来日方长、待我功成名就后,但是现实却是时光如梭、岁月无情。
前段时间,我又来到奶奶生前住的老屋和院子,院子里的花草树木依旧生机盎然,而奶奶离开我们已经五年了。
一时间,我想起奶奶拿着针线给我做棉衣的样子、想起陪奶奶一起听评书、想起奶奶抱着猫打盹儿……这些画面有些已经过去20多年,但却定格在了我记忆中。

奶奶和家中的孩子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