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是个逻辑思维力强的人,太爽了!

 高分写作余老师 2022-06-11 发布于浙江
进入公众号余老诗写作课
点击右上角的“...”(星标)
不再错过你想看的内容
鲁迅小说《风波》这样描写七斤:
他心里但觉得事情似乎十分危急,也想想些方法,想些计画,但总是非常模糊,贯穿不得。
七斤的内心是慌乱,甚至混沌的。这其实就是毫无逻辑可言。
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但他的言行举止和笔下文章,却留给我们一扇洞察其内在的窗户。
用一句话说,逻辑思维力强的人,说话条理清楚,说服力强;写文章结构严谨,有理有据,让听者和读者耳顺心顺。

一、有条理

给你一个苹果,你打算怎么描写,怎么跟人介绍?
这背后就涉及到条理。
如果你这样说(这样写):
陕西产的,水分多。又红又大的红富士。六块八一斤,适合孩子吃。很甜。
听的人(看的人)是啥感觉?
一会儿说产地,一会说口感,一会儿说价格,是不是很乱?
咱改一改,这样说(写):
又红又大的红富士,水分多,很甜。适合孩子吃。六块八一斤。陕西产的。
这样是不是就顺了?先说外在特点,再说口感,然后说适宜人群,最后说价格和产地。
这就是条理。
如果事物比较复杂,就更需要讲究条理。
比如,向人推介一本书,或者写一篇影评。因其对象是书,是电影,内容本身就比较抽象复杂,想要条理清楚地说出来(写下来),如果没有条理,必定陷入脉络不清、思路混乱的尴尬境地。
要有条理,就要学会拆解事物。
古往今来,格物致知者、文章大家都是拆解事物的高手。后人把拆解出来的共性框架,整理出来作为初学写文章的模式。
按照这些模式写,就是有条理,否则就极有可能混乱:
(1)总——分
(2)分——总
(3)总——分——总
(4)并列
(5)递进
(6)具体——抽象
(7)现象——原因
(8)其他
这些模式被那些逻辑思维能力强的人,用得十分娴熟,以至于张口说话就能符合某个模式,显得很有条理。咱们称之为说话一套套的。
举个例子,就更明白了:
最近某平台的百万粉丝级大v都停更了。打开他们的账号首页,最新作品显示时间最近的为一周前,久一点的甚至一个月前的都有。
那些作品的阅读量,有的似乎还在向我们诉说大v们往日的辉煌,有的则暴露了无可避免的衰落。
为什么会这样呢?
一方面,大批创作者涌入,平台红利期过去,流量被瓜分得七零八碎;
另一方面,一部分大V缺乏原创能力。
早期依赖作品搬运就能获得巨大获利机会,但现在随着平台监管力度加强,用户内容消费口味升级,无法产出优质内容,就无法生存。
上面这个例子,先说某平台大V停更的现象,然后分析背后的原因。这就是从现象到原因的一种讲述逻辑。
因为符合人们的认知习惯和规律,所以给人感觉顺畅、有条理。
写作爱好者,可以打开以下链接,看看文章段落阶段的拆解(仿写)方法,能有效帮助你提高写作的条理性。
【干货】提高写作水平的5个仿写技巧:不满意你打我

二、讲结构

不会用“结构”看世界的人,看到一样东西,他只是觉得这是个东西。
比如看到我这篇文章,在他眼里就是一堆冷冰冰的文字符号,毫无头绪可言。相反,如果用“结构”看,就知道它是先说观点(总),然后从5个并列方面说理由(分)。
当然,如果再细致一点,可能还会看到这篇文章每一个方面也有其内在结构,比如先说观点,再举例说明。
能用“结构”看世界,真的很有用!它能让我们思考问题有方向、有条理、有角度,好像随身携带一把望远镜和一台显微镜。
想象一下,既能站在高山之巅鸟瞰全景图,又能拉近距离看清细枝末节,是什么感觉?很通透,很爽,对吧?
李忠秋《透过结构看世界》这本书举了个例子,令我至今印象深刻:
假设有一个能装1升水的杯子,怎样才能把1.5升水装进去?
不懂得用结构思考的,面对这个问题时很可能走进死胡同:怎么倒水呢?怎么倒水才能不满出来?哈哈,死路一条。
现在,我们需要跳出来,用结构化思考来看待。我们可以把这个问题分成杯子和杯子外面两个部分,这就是一种结构。
好,既然如此,有没有办法把水放在杯子上方呢?
思路来了,可以把水冻成冰,就可以做到;再想一想,不冻成冰,水能不能悬浮在杯子上?可以。我们想一想杯子外面,有一个更大的结构,那就是太空。
当我们把杯子和水带到地球引力无法作用的地方,水就能悬浮在杯子上了。
呵呵!果然厉害。
这只是个小问题,但已经足以证明如果我们能用“结构”进行思考,那么我们看对事物的系统性就会不一样,逻辑思维力也会增强。
结构化思考的人,他们眼中的一切,都可以巨细无遗地加以分析,加以整合,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路径。

所以,说话写文章善于条分缕析,又很少遗漏重要方面,你一见就可以断定:这人逻辑思维能力强。

三、论依据

小时候,我听到大人说,你看某某某说话有理有据,令人信服,我就觉得很奇怪:
为什么说话要有理有据呢?
说话不就是张口把自己心里想说的用声音发出来就可以了吗?后来才发现这是个很幼稚的想法。
因为说话、写文章,除了满足日常生活交流需要,还要满足表达观点和思想的需要。
如此一来,逻辑力强的人,优势就显示出来了。
我们来看看两个孩子吵架的故事:
孔子向东游历,见到两个小孩在争辩,就问他们在争辩的原因。一个小孩子说:“我认为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近,而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子认为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比较远,而正午的时候距离人比较近。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时像车的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时就如同盘子一般小了,这不是远小近大的 道理吗?” 
另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来时凉爽,到了中午的时候热得如同把手伸进热水中,这不是近的就感觉 热,而远就觉得凉的道理吗?”
孔子听了之后不能判断他们俩谁对谁错。
两个小孩子笑着对孔子说:“是谁说你智慧多呢?”
相信有人看出来了,这个故事就是著名的《两小儿辩日》。
两小孩的观点,有依据吗?表面看起来,各自都有依据。
其中一个人认为刚升起的太阳距离人比较近,其依据是:
此时,太阳看起来比较大,而中午反而小了,因为远小近大。
另外一个孩子认为刚升起时比较远,其依据是:
此时,太阳给人感觉凉爽,而中午就热了,因为近热远凉。
孔子为什么不能决断?不是孔子不够聪慧,而是孔子没能掌握更多的依据。究竟什么是依据呢?
我们知道,逻辑上讲,三段论必须大前提和小前提都正确,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举例如下:
人都会老。(大前提)
苏格拉底是人。(小前提)
所以,苏格拉底也会老。(结论)
哦,原来如此!
很有道理的!是的,如果你发现你和别人争论老是输,很可能对方偷换了概念,也就是大前提和小前提不一致哦。天啊,现在恍然大悟。
言归正传,上文的两小孩,为什么结论都不对呢?因为他们的前提就有问题。
他们所依据的“近大远小”和“近热远凉”,只是一种生活经验,而且是未经科学提炼的浅表经验。
事实上,近大远小是一种视觉效果,在很多情况下甚至是错觉。比如,你看远处的汽车和人,觉得它们一样高,实际上是因为距离不同让你产生错觉。
同理,近热远凉也是一种身体感知的效果。事实上,地球自转,太阳公转,导致每个地方白天升温有一个时间周期,并非离得近才热。
从这里推而广之地去看,警察办案为什么要搜集证据?就是因为要给嫌疑犯下结论,必须找到正确的前提。这个正确的前提,就是定性的依据。
说话写文章,如果涉及到观点和事实的,不信口开河,讲究证据。这就是逻辑思维能力强的一种表现。
尤其是写论文,如果让导师看到你“我以为""我觉得“这样的措辞,不骂你才怪!
不是说你不能有自己的思考,而是说万万不可草率说观点、下结论,要有理有据才行。
怎么样,你get到了吗?

四、擅用词

被人誉为“中国铁路之父”的詹天佑曾经对自己身边的铁路工程师说,差不多、大概这一类词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你要是这样跟詹天佑先生说:“我家里有点事,大概下午2点能到施工现场。”
詹先生会问:“如果你2点到现场,需要多长时间完成勘测工作?”
你不假思索回答:“差不多2个小时吧。”
詹先生跟你急了:“什么?差不多2个小时?那我差不多给你发6块钱左右的薪资吧。这样下去,铁路差不多可以变成独木桥了。”
这个玩笑,不纯粹是为了玩笑,是为了告诉大家讲究逻辑的人,往往措辞都很严谨。这份严谨,其实正是他们对认知和行为的统一,尽可能做到让自己的认识与客观吻合。
马克思曾经这样说: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所以,想要使自己措辞严谨,说话写文章有说服力,不妨从以下几点努力:
(1)学习更科学的思维方法(如辩证思维)
(2)练习更准确地表达意思(如辨析词句)
(3)说话写文章,培养选择词句的习惯(如对比修改)
有人说,一花一世界。在思维的世界里,何尝不是“一词一世界”呢?有时,随意一个词,可能造成意思离题万里。这就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逻辑思维力强的人,往往一分一毫的差错也不愿放过。

五、留余地

逻辑思维强,所以对事物的认知,以及对人、事的判断不会急于下结论,也不会鲁莽地以偏概全。
体现在说话写文章上,往往会留有余地,不把话说得满满当当以至于淹死自己。
我见过死钻牛角尖,不留余地的杠精,遇到一个叛逆期孩子说话有点过分,立马就给他扣上不忠不孝、无教养无出息的帽子,劈头盖脸一顿骂,恨不得将他推入十八层地狱。
其实,冷静下来,大家都知道叛逆期的孩子因为生理和心理都在发生巨大变化,这个阶段特别容易唱反调或者来脾气,但很多都是无心无意,不存坏心的。
等他们长大,并没有成为不忠不孝毫无教养的一代。
拿写文章来说,逻辑思维和认知俱佳的,下笔圆融,游刃有余。
国学大师季羡林在《论朋友》一文中,有这样一段:
《说文》对“朋”字的解释是“凤飞,群鸟从以万数,故以为朋党字”。
“凤”和“朋”大概只有 轻唇音重唇音之别。对“友”的解释是“同志为友”。

意思非常清楚。中国古代,肯定也有“朋友”二 字连用的,比如《孟子》。
《论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却只用一个“朋”字。不知从什么 时候起,“朋友”才经常连用起来。
大家看到了吧,季羡林先生先是根据《说文》《孟子》《论语》等著作,对“朋”和“友”加以解释,这体现了有理有据。
再看最后一句话,“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朋友'才经常连用起来。”因为没有查证,所以不说肯定的具体时间。
看似有空缺,其实因为他看到了自己认知或者思维触角存在一些可能未能达到的地方。所以,这不仅是严谨的态度,更是一种清醒反观自身的能力。
跟一个逻辑思维力强的人在一起,可能很爽,如果你也是那样的人。

点亮 在看  | 遇见更美好的自己  |


猜你想看:

01 学写作要明白这3个层次,提升更靠谱

自媒体新人,

从这里出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