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嘿!被录用的文章,作者、编辑、老师分别怎么看?

 高分写作余老师 2022-06-11 发布于浙江

被录用的文章长什么样?

写文章达到什么水准,更容易被录用呢?

编辑要求修改文章,该如何修改完善?

相信这些问题,你也会感兴趣。

如果愿意了解一下五月十二号晚上的直播,你可以点开看看:

01 编辑眼中,你的文章就像手枪

什么意思?

假设现在有ABC3个人同时造手枪。

A造的手枪,能装子弹,也能打,可惜只能打到眼前。

B造的手枪,能装子弹,也能打,可以打到15米远,还能击穿一张纸。

C造的手枪,能装子弹,也能打,竟然打到100米开外,击穿一块厚钢板。

请问,你觉得谁造的手枪,最有穿透力呢?

毫无疑问,C的手枪最有穿透力。

如果你要代表军方采购一批手枪,你会向谁投去赞许和肯定的目光?

现在,你明白了,编辑就是那位采购手枪的人。

为什么?

编辑也希望自己录用的文章,在自己的杂志或者平台发出去,能击中读者的“心”,让读者产生强烈反应,有一种瞬间“倒下”的感觉。

这样,杂志和平台会更受欢迎,更有影响力。

投稿之前,你不妨想一想,你写的文章属于哪一种“手枪”。

02 作者眼中,你的文章就像一头牛

你也许听过“庖丁解牛”的故事。

有个名叫丁的厨师给文惠君宰牛。

他的手接触的地方,肩膀靠着的地方,脚踩着的地方,膝盖顶住的地方,都哗哗地响,刀子刺进牛体,发出霍霍的声音。

文惠君说:“嘿,好哇!你的技术怎么高明到这种地步呢?”厨师丁放下屠刀,答道:“我所喜好的,是'道’,它比技术进一步了。

我开始宰牛的时候,看到的无一不是整头的牛;三年之后,就不曾再看到整头的牛;

现在呢,我用精神去接触牛,不再用眼睛,就知道它的结构和细节。

真让人佩服!

对,对于一位比较成熟的作者来说,你的文章就像一头牛。

他看一眼,就立刻不自觉地拿出一把无形的刀,三下五除二,分解出素材、结构、立意、技巧、语言等等。

哇!原来,我的文章在他面前是透明的呀!

不要惊讶,有朝一日,你也是那位“庖丁”。

通常,站在作者的角度,审视一篇文章,我会考虑两个问题:

(1)这篇文章,如果我来写我会怎么写?

(2)重点部分,需要怎么调整更完美?

03 老师眼中,你的文章就像鸡蛋

为什么老师眼中你的文章像鸡蛋呢?

难道老师一看文章就会饥饿,想吃鸡蛋?

当然不是。

鸡蛋里面挑骨头。

老师是拿挑剔的眼光,审视你的文章。

可怕?

别这样想,经得起这样的挑剔,你写文章的水平才能不断上升。

带着感恩之心,与老师挑剔的目光相遇,你才能感受到虽然寒冷,但充满力量;

虽然肃杀,但蕴含生机。

不怕被退稿,最怕你退潮。

写作的热情老是退潮,你很难遇见下一个跃升点。

不怕你失去编辑,最怕你丧失勇气。

没有修改的勇气,你很难等到下一个春天。

写文,投稿,修改,再投……如此反复,你磨练的不仅仅是文笔,更是心性。

祝愿:

当你下一次推开编辑的大门,迎来的是一次悦纳的拥抱!

当然,如果不是,也不必垂头丧气。

因为:

花外春来路,芳草不曾遮。

与你共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