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彩是指将制成的陶坯烧到1100℃后重新上釉,二次烧窑而成的一种工艺。它以铅为熔剂,配以铜、铁、钴等元素作着色剂,烧制出深浅不同的颜色。高宗、武则天时期,其颜色以绿、黄、赭、白为主。盛唐时期,唐三彩烧制达到顶峰,三彩俑数量众多,胎质坚硬,釉色均匀,色彩鲜亮明快,造型多彩多姿,装饰生动活泼。除前面所述几种颜色外,蓝彩大量使用。唐三彩使其成为这一时期陶俑的典型杰作。 故宫博物院藏 三彩女立俑 高32厘米 天王头绾发髻,发似小冠,浓眉大眼,阔口,八字胡须,身穿铠甲,铠甲的塑造真实细腻。天王双足踏立在卧牛之上,左手叉腰,右手持物状,原物已失。天王本是佛教中的护法神祗,墓葬中的天王俑起镇守墓室之用。 故宫博物院藏 三彩抱婴女立俑 高16cm 女俑头发梳于脑后,身穿翻领大衣,宽衣博袖,衣服饰不同颜色,双手抱一婴儿。此类女俑在唐朝墓葬中屡有出土,但其所蕴含的真实意义目前尚不得而知。 故宫博物院藏 三彩女立俑 高26cm 女俑头梳螺髻,内穿襦衫,中衬以半袖衫,外罩披帛,披帛下垂至长裙底部。所施色彩较为浅淡,恰好衬托出女俑端庄娴雅之神态。 故宫博物院藏 三彩胡人牵马俑 高70cm 俑头戴幞头,高鼻深目,满脸胡须,身穿翻领衣,腰中系带,足登高靴,双手做握缰绳姿势,似在牵马或牵骆驼。衣服以绿色为主,色彩有流动之感。 故宫博物院藏 三彩骆驼 高87m 骆驼双峰,两峰之间搭挂驮囊,驮囊上饰兽头,两侧有丝绸、水壶等物。骆驼引颈张口,四肢作行走状,再现了丝绸之路上长途跋涉奔波劳累之景像。此骆驼形体高大,神情生动,釉色明亮,堪称唐代动物雕塑之佳作。 故宫博物院藏 三彩马 高72cm 马四足直立,头戴笼套,马鬃短齐,颈后部有一长绺,扎尾上翘。头、胸前、臀部后革带上悬挂饰物,饰物外为圆形绿叶,内有一似青蛙的动物。四蹄下底板印刻鸳鸯图案。马全身白色,鞍鞯及饰物施绿、褐色釉。 与汉朝相同,唐朝在夺取政权后因要抗击北部各少数民族的侵扰,特别注意对马的驯养。此外,唐朝还训练了一批舞马,专供人们休闲娱乐。所以唐朝艺术品中表现马的题材比比皆是。这件唐三彩马昂首挺立,英气勃发,大有奔腾万里之势。其英武之姿正是盛唐昂扬向上之精神的具体体现。 故宫博物院藏 三彩马 高51cm 唐朝与汉朝一样,在夺取政权以后,特别注意对马匹的驯养,以抗击北部少数民族的侵扰。马还是人们休闲娱乐必不可少的工具,所以有唐一代,表现马的作品题材比比皆是。此马以褐色为主基调,昂首挺立,其英武之姿,正是盛唐昂扬向上之精神的具体体现。 故宫博物院藏 三彩马 高72cm 马四足直立,头戴笼套,马鬃短齐,颈后部有一长绺鬃毛,扎尾上翘。头、胸前、股后革带上悬挂饰物,饰物外为圆形绿叶,内有一似青蛙的动物。底板印刻鸳鸯图案。马全身以白色为主,马鞍及饰物施绿色。该马英气勃发,大有奔腾万里之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