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育“云课堂”——线上案例展示 《对称的美》

 歇雲艸廬图书馆 2022-06-11 发布于山东
图片
图片

教学视频

教学设计

课题

《对称的美》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学生对“对称”的理解应该并不陌生,大部分学生能够根据对称的特点,能够找出生活中对称的简单事物。在本课的学习中,教师带领学生用剪纸的形式表现对称,学习左右对称、中心对称两种技法,利用学生居家学习的特点,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把对称剪纸的四个方法,依次展开探究,学生尝试制作,在多次练习中充分掌握对称剪纸的方法,感受对称带来的美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左右对称、上下对称及中心对称的特征,并能区分各种对称图形。

2.过程与方法:了解对称剪纸的方法,分布展开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仔细观察生活、发现生活,发现对称之美。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欣赏生活,了解、认识对称的不同表现方式,学会用剪纸的方式表现对称美。

2.教学难点:利用居家学习的特点,采用阶梯作业,使学生掌握对称剪纸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认识对称

同学们来看这些数字,20211202,你发现了什么秘密?是的,不管是从左往右,还是从右往左,这些数字都是对称的。所以我们把这天叫做完全对称日。对称在我们生活中非常的常见,让我们跟着央视新闻的短视频一起感受中国对称之美。

世界上有一种美,只有中国人最能领会,那就是对称之美。对称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对称的世界,感受《对称的美》。

(二)新授——感受对称

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都发现了哪些对称的现象?来看老师找到了哪些:

蝴蝶的翅膀是对称的,倒映在湖中的雪山是对称的。像这样,沿着对称轴的左右或上下形状、色彩完全一样,就是轴对称。中心对称是一个图案围绕着中心点旋转分布,就叫做中心对称。

对称在美术作品中应用广泛,给人整齐平稳的感觉。表现对称的形式有很多,我们一起欣赏:版画,雕塑,剪纸,都可以表现对称的美。中国人常在剪纸中使用对称的纹样,是因为对称有双双对对、团团圆圆的寓意。

(三)深入探究——学习对称剪纸

说到剪纸,大家并不陌生。我们今天将按照:折——画——剪——贴四个步骤,依次展开探究。

1.折法探究

首先是折法。同学们来看,这里有三幅剪纸作品,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折法,你发现是怎么折叠吗?是的,把纸从中间对折,横着就是左右对称、竖着是上下对称。把纸反复对折,就是中心对称。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进行折叠。

2.画图案、花纹

好,时间到,同学们都折好了吧。接下来该画了,你想在折好的纸上画哪些动物和植物呢?想一想。有的同学说画金鱼,有的同学说画花朵。

在传统剪纸中,一些动植物被赋予吉祥的寓意。蝙蝠和“福”谐音,鱼代表年年有余,喜鹊梅花—喜上眉梢。传统对称剪纸人物中的抓髻娃娃也是重要的表现题材,寓意祈求平安,祛病祛灾。

刁老师想要表现蝴蝶,这样大小合适吗?不合适,构图太小。那么,大一些应该合适了吧?我们剪下来看一看,哎,怎么是分开的,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因出在哪?是的,这是因为我们在画的时候没有留出连接点,一定要在有折痕的一侧进行添画,这样剪下来的形象才是连接的。

好,下面同学们把视频暂停,选择自己喜欢的动植物和人物,快速地在折好的纸上贴画,注意构图大小并留出连接点,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

3.画花纹

时间到,同学们,只有外部轮廓,内部没有花纹装饰的作品不够生动,我们之前学到过几种基本的纹样,比如月牙纹、锯齿纹、太阳纹、水滴纹,可以结合不同的部位添加不同的纹样进行装饰,注意不要画得太满,大小有序的结合。好,下面同学们暂停视频,选择自己喜欢的纹样进行添加。

4.剪

画好了就该剪了,剪也有一些学问在里面。为此,老师咨询了一位剪纸的高手,他告诉老师,剪纸的顺序是先小后大、先里后外,里面小的花纹先剪,可以折减,也可以用刻刀刻出细节,但是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刻到手。好,接下来请同学们认真地观看,老师如何剪出一幅完整的对称剪纸的作品?

(四)创作阶段

教师示范剪纸蝴蝶。

展示教师作品,我把它贴到一张底纸上,进行了一个三角形的构图,这样更容易保存。这是采用双形体对称的方法来进行剪纸,左右对称。这是采用中心对称剪纸的金鱼团花,团团圆圆年年有余。多种折法和对称方式,会使形象更加地丰富,构图也更具美感。

接下来请同学们把自己的作品剪出来,也可以选择其他的形象运用不同的折法,进行剪制,注意主题突出,线条流畅。

(五)展示作品

利用直播课堂的连麦功能,连到麦的同学出境展示自己的作品。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折法、添画的纹样以及作品的精美程度。想评价的同学,可以连麦,也可以在互动面板里写出自己喜欢的理由,或者哪里不足需要改正。

最后提醒同学们,在家可以多剪一些作品,放在自己的美术档案袋里,开学交给老师。

(六)拓展阶段

在生活中,剪纸的纹样普遍地运用到各个方面,大到建筑,小到生活用品,无不体会着国人的智慧。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剪纸这门艺术已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要学习剪纸艺术,传承对称之美。

教学反思

我们从3月14日开始线上教学,在线上教学的两周里我们遇到了很多的问题,有时是我们解决不了的,比如网络卡顿,画面延时等。

线上直播课和线下常规课堂会有很多不同之处,要求教师及时进行改变,改变自己的授课方法,围绕学生居家学习的特点设计作业。

在钉钉直播上这节课时,我提前把本节课的视频和PPT课件发到钉钉群,用几个核心问题指导学生先自己观看课程,十分钟后再发起直播。直播时就刚才的几个核心问题进行连线和提问,再结合课件,把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以及作业时要注意的点讲清楚了,安排学生进行创作。在《对称的美》这节课中,我设计了以下核心问题:

1.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对称的现象?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2.对称形式有哪些?其特点是什么?

3.对称剪纸的步骤是什么?

学生在生活中观察,总结对称整齐、平整的形式美感,了解轴对称和中心对称的形式美感,学习对称剪纸的四个方法,然后依次展开探究。

再就是在线上和学生互动交流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在上《对称的美》这节课时,我多增加了连麦的机会,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再者就是借助于互动区的留言板,如:这两幅剪纸作品,哪一幅属于轴对称,哪一种属于中心对称,让学生选择答案序号1或2;在讲到中国传统剪纸的纹样时,让学生猜一猜公鸡、蝙蝠、金鱼、喜鹊代表的不同含义,在互动面板输入答案,实现在线的交流和互动。

在探究中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本课在学习左右对称、中心对称的剪纸方法时,我使用探究的方法,分层探究,阶梯式作业。从不同的折法,到画时构图的大小,流出连接点,画出纹样,剪纸的方法是先小后大,先里后外,结合老师的示范视频,让学生思考、研究、演示、交流、汇报完成整个学习过程,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在设计《对称的美》这节课时,考虑到学生在家学习的因素,在课程设置时采用阶梯作业的形式,折——画——剪——贴,一讲一练,练习时学生把视频暂停,给学生留足操作的时间,在反复探索和剪制中掌握剪纸的技巧。给学生试错的机会,在学校一课时完成的内容,在家上课可以变成多课时,剪纸的内容也更丰富,还可以得到家长的指导。

生活处处有美术,美术的学习来源与生活,让生活中的美术走入课堂。教学设计中引入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对称事物,学生们更容易掌握,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挥。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养成发现美的能力,在探究中能爱上中国的剪纸文化,创作更多更丰富的作品。

课例提供:德州市实验小学  刁冰心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美术教研 提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