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因地休耕丨农民是土地“主人”,粗放型农耕为何在西欧长期存续?|粗放型|经济作物|休耕|农耕|西欧

 讲不出再见 2022-06-11 发布于四川

引言

谈到一个国家的经济文化或者社会,那就避不开谈论其自然环境和历史。自然环境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发展路径、民族特性、经济导向等特征,而历史则会娓娓道来一个国家的兴衰史,了解一国历史是人们了解一个国家最快也是最准确的路径。谈论中世纪西欧的农业耕作制度自然也离不开其自然环境和历史,西欧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复杂导致了农耕制度的特征,日耳曼人后来居上的历史风韵也揭示了西欧的农业特点。

一、中世纪西欧的农耕制度主要以土地休耕制度,其主要特征是粗放型经营

  • l 土地休耕制度

农业依靠的是土地产出的作物,因此农业最为依赖的首先就是土壤条件,而土壤条件的形成则是大自然数万年的产物,气候和自然环境对于土壤的影响都是十分巨大的。而庄稼在种到田地之后,除了人为的细心看顾,还得仰仗风调雨顺,因此农民们一般都戏称自己是看天吃饭,由此可见自然环境的优越条件对于农业发展十分重要。

同样农业制度的形成也是建立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比如在北部地区的芬兰,因为气候的寒冷,作物在冬季不容易生长,因此一般农业都是采用两圃制,即一块土地每耕种一年就需要休耕一年来保持土壤的肥力,在休耕期间就会从事畜牧业,在土地上放牧牲畜。

而在温带海洋气候影响的英国、法国等国家,气候温和,气温较高,一般就会采用三圃制。三圃制,指的是人们会把一块土地分为三块,一块种植春季作物,一块种植冬季作物,另一块则处于休耕期间,三块耕地轮流交换,同样也是为了让土壤保持肥力。

休耕期的作用十分之大,不仅仅是让土地留有一丝喘息的空间,也是为了增强土壤肥力。因为一般在休耕期,土地上会杂草丛生,这时就能用来放牧,而牲畜在吃草时会排泄废物,这些废物在经历了生态系统循环后会成为土壤中缺少的养分,从而改善土壤肥力。

这样在土壤的肥力有了保障之后,土地上作物的产量才能够保持。这是人们受到自然环境制约的体现,同时也表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人也需要遵照自然规律来满足自己的生存需求。

  • l 粗放型经营特征

虽然中世纪西欧的农业耕种具有许多特征,但是粗放型经营是其中最为明显的特征,就表现在西欧人在近八百年里一直保持着土地休耕制度,一直保持着农牧结合的耕种模式。

直到十三世纪时,人们对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幅提高,于是人类人口出现大幅增长,面对这种增长,首先出现的问题就是粮食问题,人们开始大面积的拓荒,农耕制度开始从粗放型经营模式转变为集约型经营模式。

二、中世纪西欧农耕的形式为农牧结合,农耕作物主要为各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农民还需要对土地进行管理,充当着土地“主人”这一角色

  • l 农牧结合的农耕形式

中世纪西欧农耕制度的主要形式是农牧结合,即在土地耕种期种植作物,在休耕期农民放牧牲畜。这种农耕形式同时也塑造了西欧民族的饮食习惯,他们的日常饮食不仅仅包括各种粮食,还包括各种乳制品和肉制品。

这种农耕形式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土地,同时也是能够保存土地的肥力,是一箭双雕的做法。这种农耕形式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但是时至今日仍然有许多西欧国家农村还保留有部分习俗,因为这是一种十分科学、可持续的农耕形式。

在中世纪大部分农民普遍采用农牧结合,但是到了十三世纪,情况就发生了改变。如上文所说,人口有了较大的增长,原先的耕地已经不足以维持当时的粮食消费量,因此大批的农民开拓荒地,围湖造田等,虽然在短期内制造出了大量的耕地,但是畜牧的草场大幅减少,畜牧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大幅下降,这就造成了土地休耕期的消失,土地失去了修整的时间,土壤肥力大幅下降,单位面积的农产品产量也一度下跌至原来的一半。

  • l 农作物栽培

在中世纪西欧的土地上栽种粮食的面积最广的就是小麦,在春秋季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小麦之所以能够成为西欧的主要粮食,主要是因为其营养丰富,产量较高,不易倒伏,便于种植。当然当地的农民还会种植一些经济作物,比如葡萄,橄榄等,橄榄油和葡萄酒都是西欧民族常常使用的食品,因此种植此类经济作物的面积也很大。

同样在不同的国家可能也会有其偏好的作物,比如在英国的东部就偏好种植豆科作物,而英国整个国家都偏爱吃土豆这种粮食作物。而且不同作物在田间吸收的土壤中的养分不同,在一块土地上有周期地更换耕种作物也是有利于土壤的恢复。

  • l 田间管理

虽然作物的生长受外在条件影响很大,但是同样农民的细心耕种也是庄稼茁壮成长的关键,因此中世纪的农民也密切关注着田间的一切情况。比如田间除草、施肥等农业活动。虽然日耳曼民族的文明程度低,但是他们继承了一部分罗马较为先进的农业知识,因此他们懂得如何正确管理田间各种问题,比如除虫,灌溉、选种等方面。比如《法国农村史》曾经提到了对于古时农民具有的农业知识

“古时的农民注意到,由于施肥不足,耕地需要'休闲’,即为了不使地力衰竭,不仅需要更换作物,而且需要在一定时期内休耕。……由于肥料缺乏,谷物种植又占优势,可交替种植的作物有限,这都使得仅仅变换作物不能更新土地肥力、防止野草生长。”

三、为什么中世纪西欧长期存在粗放型农耕制度?

  • l 农业发展历史短浅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日耳曼民族都是游牧民族,仍然处于原始社会,仅仅在公元三世纪才迁徙到罗马附近。在《日耳曼尼亚志》有记录日耳曼民族在迁徙前生活习性

“没有一个部落是居住在城郭内的,就是个别的住宅也不容许彼此毗连。他们零星散落地逐水草、草地或树林而居。”

日耳曼民族在公元三世纪左右可以说才刚刚摆脱原始社会,因此他们进入传统农耕的时间很短,所以其民族的农业发展水平十分低下。但是当时他们并没有摆脱游牧的习俗,时常居住在水美草肥的地方,时常放牧。他们的农业耕种方式是一种肆意的耕种方式,常常找一块土地耕种上几年,等到土壤的肥力耗尽,他们就转向下一块土地。这恐怕就是西欧农牧结合农耕方式的伊始。

后来在公元五世纪与西罗马帝国发生了战争,最终打败西罗马帝国,进而在罗马的废墟上建立了若干国家,其中包括盎格鲁-撒克逊王国、法兰克王国等。虽然日耳曼民族吸取了众多罗马知识和制度,但是罗马的农庄在战火中几乎都被毁于一旦,因此其具有的先进的农业知识大部分被丢失了。

  • l 地广人稀,劳动力缺乏

在古代,地广人稀是普遍的状态,除非国家富裕又强大,这样既能够保证物质需求,同时又能抵御外来侵犯,人口才会大幅增长,中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每逢强大的王朝,中国的人口增长就会迎来一个高峰。

而西欧本身是被游牧民族侵占的地区,原本是经济农业都受到了战火的摧残,之后的西欧各国文明处于弱势,农业不够发达,经济垂死挣扎,人们尚在往温饱线上奋斗,人口就很难增长。地广人稀的地区农业大多都是粗放型农耕制度,因为耕地面积足够多,并不需要在有限的土地发展细作和集约型农业,而人口众多的中国就是典型的精耕细作型农业经济。

结语

中世纪西欧主要采用的土地休耕制度,主要分为两圃制和三圃制,这两种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主要是因为气候的不同,将休耕期的土地进行了不同的调配,其核心就是为耕地保留休耕期,之后用来放牧保存土壤肥力。粗放型经营模式是和精耕细作完全不同的耕种模式,顾名思义就是更加宽松的土地耕种制度,其重要表现就是保持了八百年之久的土地休耕制度。

中世纪西欧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主要的经济作物是橄榄和葡萄,其他国家一般会有自己独有偏爱的作物。西欧农民具有相对充足的知识,可以科学地管理田间。而西欧农耕制度长期保持粗放型特征的原因,在于西欧民族进入农业耕种的时间上尚短,且劳动力缺乏。

因为西欧民族主要是日耳曼人,他们在公元三世纪才摆脱原始社会,同时在攻占罗马时失去了罗马农业知识的补充,因此农业发展水平低。而西欧的农业水平低,导致其经济落后,人口增长缓慢,因此西欧地广人稀,劳动力资源不足,因此有助于形成粗放型耕种制度。

参考历史文献:

《法国农村史》

《日耳曼尼亚志》

《社会传统和经济结构的关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