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产数据库厂商众生相

 hkhtdx 2022-06-12 发布于四川

近期直播活动~

图片

近些年来,数据库产业蓬勃发展,特别国产数据库,诞生出大批厂商及产品。据国内第三方组织墨天轮的统计(https://www./dbRank),有超过140多款数据库产品,覆盖从关系、文档、键值、宽列、图、时序以及云原生、分布式等类别。可以说呈现出一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那么国内数据库厂商整体现状如何?笔者近期收集了部分厂商信息,尝试从多角度分析国产数据库产业发展现状。下文分析数据,来自收集到的56家代表性厂商,未包含全部厂商。相关分析内容,仅供参考。

1. 国产数据库厂商:企业篇

1).公司成立时间

图片

从样本公司的成立时间来看,大致保持一个比较平均的状态。在2010年前后有个不太明显的分界点,之后成立公司速度要高于之前一二十年。造成这一现象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近些年对基础软件之一的数据库关注度提高;二是技术演进变化,在分布式、多模、NoSQL、云原生等方向有创业机会;三是随着内外部环境变化,国家政策扶植力度加大,培养一批企业;四是资本方更加关注Infr赛道,助力新兴企业创办发展。

2).注册资金

图片

从样本企业的注册资金来看,数据库研发是一个相对较重的产业投入方向。作为基础软件,数据库软件的成熟稳定也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这同样需要资金的支持。从上面调查结果来看,基本都处在1000~10000之间。部分超过1亿的企业,多为大厂,不仅仅局限在数据库方面。

3).人员规模

图片

从人员角度来看,大部分企业都是在100以内,超过300的很少。这也是与国际产品差异较大之处,据了解Oracle有近6000人的研发团队,不知是否为真?但目前国内数据库厂商人员规模,仍是发展的短板。究其原因,一是专业技术人员短缺,特别是侧重内核研发人员;二是发展较为分散,尚无行业头部企业诞生,人员被相对分流。值得欣喜的方面是,国内部分高校也意识到这点,建立相关专业加速人才培养;同时部分大厂也吸引到海外人才的加入。

4).上市情况

图片

从上市情况来看,大部分企业仍处于早期阶段,未在资本市场上市。少数已上市的,在境外上市的多为互联网大厂,在国内多为传统大厂+新兴公司。相较于国外公司,国产厂商还处于相对早期阶段。

5).是否国企

图片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对比,在数据库厂商中近1/3都是国有企业。这也说明,国家在基础软件上提高到一定重视程度。很多大型国有企业,也在这方面纷纷布局。

2. 国产数据库厂商:技术篇

1).开源

图片

开源是近期数据库领域非常火的一个词,包括OceanBase、PorlaDB加之早前的openGuass、TiDB等国产产品纷纷走上开源之路。开源能为产品、厂商带来的变化,这里就不详细说明,之前已有文章介绍。但从样本数据来看,开源仍然是相对小众的选择,大部分厂商没有选择开源方式。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部分国有企业在开源上面态度较为谨慎,二方面是部分根植于其他开源产品(如MySQL\PG)之上的产品开源存在版权问题,三方面是在开源问题上还没有得到更为广泛地认识。

2).云

图片

按之前三方机构的预测,云数据在未来几年将超过非云数据库,可以说上云趋势已成为必然。从数据库产品来看,定义为云数据库的产品占四成左右。这里面主要是一二线的云厂商产品为主。相信这一趋势在未来会更加明显。

3).内核

图片

在内核层面,以开源MySQL、PG为主的产品,占据主导地位。作为两款最为流行的开源产品,根植于其上构建自己产品成为相对简单的选择,此类产品占据六成左右的比例。真正纯自研的产品相对较少,主要是来自部分老牌国产数据库和蚂蚁的OB。

4).场景

图片

从场景来看,作为主流的OLTP仍然占据的近半壁江山;而近年来火热的HTAP取得四分之一的份额,发展趋势不俗。针对在线数据的实时分析型场景,成为HTAP火热的原因。当然OLAP也成为另一热点,个人观点在数据分析应用层面,国内较国外产品仍有较大差距,未来AP市场甚至可能超过TP市场,非常看好这一市场的发展。

3. 国产数据库厂商:案例篇

下面结合部分收集到的案例,看看数据库厂商在不同领域成绩如何。

1).金融

金融行业,作为数据库的“高地”,一直是各厂商投入的重点。之前以Oracle、DB2为代表的传统数据库占据着这一领域的主导地位。近年来以国产、分布式为代表的新数据库逐步渗入到这一领域。从发展来看,从早期的数据库平台工具类,到中期的中小金融机构、非核心系统,再到头部金融企业的试点。一路走来,国产数据库越走越实,以GoldenDB、TDSQL、GaussDB、GBase、TiDB等一批数据库产品正逐步承担起核心金融业务。相信这一趋势,在未来几年将有更快的变化。

2).互联网

互联网企业,不仅包括传统互联网企业,也包括很多互联网转型中的传统企业。他们新技术的接受度更高,也更早地接受了国产数据库产品。很多中小规模企业,甚至直接考虑云数据库产品,快速享受新型数据库为他们带来的技术红利。这些用户成为很多国产数据库的最早涉足之处,很好地支持了国产库的发展。

3).电信

电信行业,其数据库场景有特殊之处,在海量数据、数据压缩、分层管理、高并发访问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厂商产品做了更多定制化能力,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4).政府

政府行业,通常对数据库要求不高,更多强调的是适配兼容能力,毕竟大量业务系统是三方开发的,如果能够快速移植成为关键。从厂商来看,更为多元分散,四大国产传统厂商更为优势。

5).电力

电力行业,厂商相对集中,部分厂商在其中有明显的行业优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