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野华野首次联手,全歼敌人整编师!主席致电:甚好甚慰

 兵说 2022-06-12 发布于云南
作者:蓝颜也倾城
1946年12月初,蒋氏亲手制定了一个所谓“迅速解决苏北战事”的作战计划。具体方案是由徐州绥署主任薛岳指挥25个半旅,兵分4路合击苏北解放区,迫使华中野战军北撤,继而进占苏北、鲁南。
12月中旬,在获悉敌将进攻苏北的作战计划后,主席致电山东、华中野战军司令陈毅和粟裕,要求两军共同御敌,一定要守住苏北。
陈毅和粟裕等商议过后,决定先集中兵力歼敌一路,打乱敌人的作战部署。陈毅提出先打自宿迁进犯之敌,这一路是敌整编第69师和11师。
陈毅指出,胡琏的第11师虽号称蒋军“五大主力”之一,但初来宿迁,战场生疏;至于戴之奇的第69师,则是新组建的,下面的旅团原属不同建制,还没过磨合期,战斗力更是有限。
经过反复分析比较后,大家一致决定,就打敌69师和11师。山野和华野集中了1纵、2纵、9纵和第8师共24个团的兵力,采取正面阻击和侧面合击的战术围歼敌军。
这一仗的关键,主要有两个:一是迅速抢占峰山,控制制高点。这一任务由山野8师完成;二是向纵深穿插迂回,将敌人的2个师分开。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了叶飞的1纵。
1纵和8师为战场右翼,由山野参谋长陈士榘统一指挥,陈士榘率山野前指随8师行动。
12月15日,叶飞率1纵刚抵达新店子附近,就接到山野前指的命令:宿迁北犯之敌已全线溃退,1纵立即向井儿头、曹家集出击,由西向东与2纵夹击,务必将敌歼灭于撤退途中,不可让其退回宿迁城。
叶飞有些怀疑:这还没开始打,敌人就撤退了?但命令是清楚明白的,他只好将3个旅展开,迅速出击。
叶飞
刚与敌人一接触,叶飞就发现完全不对劲。1旅到达井儿头后,发现敌人完全没有溃退的迹象;2旅的攻击也被挡在了晓子店;3旅前卫9团行进至曹家集以西,发现敌人正在构筑工事,加强防御。
从各旅汇报的情况来看,叶飞清楚地意识到,敌人根本不是溃退,而是已经发现了我军的企图,故而收缩兵力,调整部署。
此时已是半夜两点,意识到危险之后,叶飞果断下令部队回撤。天亮时,1旅、2旅和3旅7团都撤回到了原集结地,但3旅旅部和8、9团却还没撤回来。
肯定是通信员出了意外,命令没有送到。纵队副司令何克希心急如焚,亲自带着警卫班前往传达撤退命令。
胡琏
此时的3旅主力,已经穿插至敌11师腹心地带。孤军深入的他们,不但没有被包饺子,反而中心开花,不但全歼了敌骑兵营和工兵营,还摧毁了敌人的炮兵阵地。等到胡琏回过神来组织反扑时,何克希已赶到3旅旅部。3旅旅长刘享云和政委刘思一带着部队边打边撤,于下午3时顺利撤出战斗,返回了原集结地。
16日黄昏,野战军司令部下达了围歼敌69师的总攻命令。叶飞指挥1、2、3旅勇猛穿插,经过一夜激战,不但完成了对敌69师和11师的战役分割,也完成了对敌预3旅和41旅、60旅的战术分割。天亮时,各兄弟部队也全部到达预定位置,完成了对敌69师的合围任务。
此时的1纵,实际是在敌69师和11师之间,夺取了一块长约六七公里、宽约一二公里的狭长地带。既要阻击敌69师各旅互相靠拢或南逃,又要堵死敌11师北援的通道,犹如火中取栗,任务非常艰巨。
天大亮后,敌军才发现战场形势大变,敌69师师长戴之奇发现自己陷入重围后,一面命令各旅拼死抵抗,一面不停地向蒋氏和胡琏求援。本不想卖力救援的胡琏在蒋氏的接连催逼下,只得指挥各旅向华野1纵和山野8师猛攻。
敌11师仗着装备精良,又有飞机助阵,不断向我军阵地发起波浪式冲锋。我军官兵毫不示弱,顽强阻击。战场上枪炮声震天,战斗异常激烈……
陈士榘(右)和陈赓
就在这时,叶飞突然接到山野参谋长陈士榘亲自打来的电话:“敌人攻势太过猛烈,你纵侧翼的8师实在抵挡不住,请求撤退,我已批准,你们也赶紧撤下来吧!”
叶飞一听很吃惊:这大白天的,1纵又处在四面受敌的开阔地带,怎么可能说撤就撤?他对陈士榘说,敌11师正在疯狂进攻,阵地四面都是敌人。如果现在撤退,不但整个战役意图落空,部队还会遭到敌人夹击,损失不可估量。如果一定要撤,希望参谋长来1纵加强指挥。
陈士榘说,敌人封锁得很厉害,即使1个班也进不去,你们还是自己组织撤退吧。
叶飞忍不住道:“既然1个班都进不来,我1个纵队又怎么撤出去?”见陈士榘不吭声,叶飞又说:“陈参谋长,实在要撤的话,也要等到黄昏之后。”
“反正8师已经撤了,你们什么时候撤,自己决定吧。”陈士榘说完,就挂了电话。
站在旁边的其它几位纵队领导,也都听到了电话里的内容。见对方挂了电话,他们齐声问叶飞:“我们怎么办?”
叶飞平息了一下情绪,说,现在不能撤,敌人发现一夹击,1纵就完了。必须坚持到黄昏,借夜色掩护突然发起冲锋打开口子,突围出去。
大家一致同意叶飞的意见,又赶紧把3个旅的旅长、政委召集起来开会,叶飞简单介绍了一下战役态势,要求各旅务必同心协力,坚持到黄昏再突围。并特别强调,3旅7团一定要死死守住高家洼、沈庄之最后阵地,2旅6团即刻驰援高家洼。如果这个制高点失守,后果不堪设想。其它部队在敌人进攻间隙期间,除以少数兵力警戒外,一律进入战壕抓紧时间休息,准备黄昏时发起反冲锋。
3旅参谋长谢忠良深知7团责任重大,亲自坚守在7团阵地上。敌军当然也明白这一制高点的重要性,敌69师和11师集中兵力和火力,从不同方位向7团阵地发起连续攻击,企图封锁1纵唯一的通道,陷1纵于绝境。
叶飞在望远镜里,看见阵地上的指战员不断倒下,阵地在逐渐缩小。而此时离预定突围时间还有2个小时,7团已不可能再支撑2小时。
“命令各部,提前1个小时发起冲锋!”叶飞果断命令。漫长的1个小时终于过去了,天色渐渐暗了下来,7团阵地上的枪声也越来越弱。
突然,几十把冲锋号同时吹响,早已蓄势待发的1纵指战员,以连为方队,犹如惊涛骇浪一样,冲向正在向7团阵地进攻的敌人侧翼。本已疲惫不堪的敌军突然遭到如此猛烈的冲击,哪里抵挡得住,立刻全线崩溃。1纵人人争先,奋勇追击,一直把敌11师赶到了宿迁运河边。
就在1纵主力追击敌11师时,北面的敌69师一部乘机南逃。纵队副政委谭启龙发现敌军想从纵队指挥部附近溃逃,手中又无机动兵力,火急火燎地把警卫部队、机关干部、勤杂人员全部组织起来阻击敌人。
与此同时,叶飞见机命令1纵主力停止追击敌11师,回头包抄正在溃散的敌69军。在兄弟部队的协同配合下,敌整编69师2.3万余人被全歼(一说3.6万余人),缴获无数,中将师长戴之奇自尽,少将副师长饶少伟被俘。
延安为此发表社论,盛赞此战役是“苏皖解放区超过以前11次大捷的空前大胜利。”陈毅司令员对叶飞在战斗中灵活机智地处置突发情况,最终化险为夷大加赞赏。主席也来电祝贺:“庆祝宿沭前线大胜利,于大局有利,甚好甚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