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调研报告:关于科学地规划建设好城市绿色空间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2022-06-12 | 阅:  转:  |  分享 
  
调研报告:关于应科学地规划建设好城市绿色空间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背景情况※目前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已经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环境景
观规划建设水平的高低已成为当今世界判断一个城市文明程度和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绿地建设已经受到普遍关注。但是即使在上海这样的
国际化大都市,城乡绿化在规划、建设、养护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科学、不尽合理之处,使得一些绿化工程不仅发挥不了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
还造成经济上的浪费和后续养护管理上的困难。城乡绿化仍需要提升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的科学性,以便让上海的自然生态环境更加美好、城市景观
品位更高。※问题及分析※在目前上海的绿地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一些决策者(不局限于政府)为图立竿见影地“炫耀政绩”而热衷
于做表面文章,凭个人意志对设计人员指手画脚而忽视群众需要,一些专业人员则为图“滚滚财源”而迎合“主人”意,放弃专业原则,违背科学规
律,而大多数情况是我们的决策者和专业人员缺少环境保护和生态园林的“绿意识”,过度关注无生命的景观,使钢筋混凝土筑成的城市中本已严重
失衡的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的比例更加严重地失衡。即使在以植物为主的绿地建设中,为了追求四季常青和热带风光而违背上海本地的自然植被规律
,大量使用香樟和热带植物,造成林相结构单一,有的植物冬季还需覆盖保暖,无法发挥应有的自然生态效益。※建议※如何科学合理地规划建设
好城市的绿色空间,把我们有限的建设资金及珍贵的土地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出发,多创造绿量,多为市民创造些幽静的游览、
休息场所和清新宜人的生活空间,是我们的当务之急。为此特建议如下:1、持之以恒抓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绿化意识园林绿化事业是全民的事
业,没有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全民绿化意识的提高,要建设完整的、系统的、高水准的园林绿地体系是一件根本不可能的事。古人云:“盛德在木”(
《礼记月令第六》),即是说,植树造林是最大的德政。我们的祖先尚且懂得绿化的道理,处在“生态主义”盛行的今天的我们反倒不明白建设一个
美丽、清新、整洁、生态健全的绿色空间同人民生活、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况且,据科学测算,对园林绿化建设和维护的投入可获取3
.42倍的经济效益,只是这些效益不能直接回报给投入单位而已。上海的各级领导和专业部门十分重视园林绿化,但仍然需要大力宣传园林绿化建
设是福在当代、荫及子孙的伟大事业,唤起全民共同的绿意识,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建设园林城市、保护绿化规划用地和绿化成果的运动中来。2、
按照大环境绿化目标,科学合理地制定绿色城市规划现在到处可以看到绿化改造工程,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如果当初制定好科学的绿化规划、合理
的景观设计,就能节省大量的人财物。我们应按照大环境绿化的目标,应用生态学理论和系统理论,根据上海的自然条件、地形地貌特点,合理确定
绿化规模,按照“绿色城市设计导则”,制定具有足够园林绿地面积和布局比较合理的绿色城市规划。3、加强科学研究,不断更新园艺、工艺技
术,走依靠科技进步之路上海是最早建立园林科研机构的城市之一,现在应该强化现有科研机构,根据园林绿化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科
学研究,或者与相关的科研机构或院校联合进行科学研究,有计划地解决一些重大的科研课题;树立科技兴绿的观念,加快引进和采用新技术、新工
艺、新材料、新设备,逐步实现园林绿地建设和养护管理的现代化。特别是要针对各类型绿地,按照“经济、适用、美观”的原则,科学设计,专业
施工,确保绿化景观效果;在当前环境问题严重的形势下,特别要强调绿地景观的环保效应和相关城市功能的实现。4、科学决策,绿化建设事半
功倍绿化建设关键是“绿”;有绿就能改善环境,有绿就能使城市人身心健康。这就要求我们决策时强调植物造景,这样既能发挥绿地的科学功能
,又能节省经费,就在宏观上奠定了科学造绿的基础。针对目前绿化指标低、绿化经费少的情况,应提倡“先普及,后提高”的绿化方针。“普及”
,并不意味着降低绿化的标准,而是在绿地中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花钱多的无生机的所谓“景点”。因为对绿化来说,花钱多不一定效果好。要高标
准,创一流,要绿化精品,不一定非要搞大量的硬质景观不可。城市绿化建设有别于古典园林建设,功能上有着显著的差别。树林、草地,加上座椅
、坐凳,就是最好的城市绿色空间。在我们长三角地区,城市中心寸土寸金,城市绿地建设应当重“量”更重“质”,重“草”更重“树”,因为同
等占地面积下树林的生态环境效益是草地的10倍。为此,我们在考核一个城市的园林绿化成果时,除了保留原有的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和人均绿地面积等因素外,还应引入和重视“绿量”指标,为城市绿化建设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献花(0)
+1
(本文系zhengtu342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