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聊斋志异《医术》

 老大姐嗨 2022-06-12 发布于山东
文章图片1

临沂有一贫民张某,在路上碰到一个善于相面的道士。道士看了他几眼,说道:“你若有一技在身,必能由贫转富。”

张某问道:“还请先生明示,当从何业?”

道士又仔细相端一回,回答说:“从医最好。”

张某说:“我连大字都不识几个,如何能当医生?”

道士笑道:“糊涂!名医岂在识得字多?只管放心去做就是!”

张某回到家中,自思反正家贫无业,不如姑且一试。于是便四处搜集药方,在街市上摆了一个小小的摊子,卖些鱼牙、蜂房之类的药材,以此勉强糊口,乡人也都并未在意。

其时,正值青州太守患有咳嗽之疾,久治不愈,于是便行文所属各县,为其寻医诊治。

临沂一带原是穷乡僻壤,根本就没有几个医生。县令害怕无法向上司交差,又责成乡里寻访良医上报。

乡里无奈,只好向县上推荐了张某。县令便立即派人召他前去。

此时,张某自己正好也患有痰喘之症,尚且不能自医。听说要去给太守治病,顿时吓个半死,只好再三推辞。县令不听,还是派人把他送往青州。

路上经过一座大山,张某口渴难忍,咳嗽的更加厉害,只好进村去讨水喝。怎奈山中本就缺水,比之琼浆玉液还要珍贵,一连走了数家,都无人肯施舍一碗水给他。

又走了半天,看见一个农妇在那里淘洗野菜,菜多水寡,盆里的水浑浊不堪,而且还十分浓稠。张某实在渴极了,便乞求妇人能把洗菜剩下的水给他喝。

妇人见他可怜,便同意了。

谁知喝下去没多久,不仅不渴了,就连咳嗽也止住了。张某心想,看来这野菜便是治疗咳嗽的良药。

到了青州,其他各县来的医生都已经给太守诊治过了,可惜并未见效。

张某去了之后,要求给自己安排了一间密室,假装是在研究药方,并传示内外;暗地里却派人去民间寻找那种野菜。然后将搜集来的野菜如法炮制,拿洗过野菜的汤汁给太守服用。

太守喝下这副药后,果然病情好转。太守大喜,不光赏赐丰厚,还送他一幅金字牌匾,以示旌表。

从此,张某名声大噪,前来找他看病的人,络绎不绝。各种病症,一经他手,无不见效。

一天,有个患了伤寒的人来找他看病,进门说了症状之后,求他给开个药方。适逢张某酒醉,误把一副治疟疾的处方给了他。张某酒醒之后,才发现出了差错,但又不敢作声。

谁知三天以后,忽然有人带着厚礼来登门拜谢。张某询问之后,才知道那个伤寒病人吃了他开的药以后,大吐大泻,没过多久便痊愈了。

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张某由此富甲一方,身价也因此水涨船高。凡是来请他看病的人,必须重金聘请,车马接送,他才肯去。

益都县韩翁,是当地有名的医生。在他还未出名时,终日游走四方卖药。

一次,天黑后无处投宿,只好借住民家。恰逢主人家的孩子得了伤寒,眼看将死,便请他帮忙施治。

韩翁自思:若不帮他医治,只恐今夜无处容身;有心施救吧,自己又实在是回天无术。一时间进退两难,急得在屋里来回踱步,用手在身上搓来搓去,身上的污垢被他搓下来一大片,顺手捻成了一个小球。

韩翁灵机一动,心想:不如将此丸拿去给病人服下,想来也无甚害处;捱至天明,即便治不好,自己也落得个白吃白住。于是,便将这“药丸儿”交给主人,让他拿去给孩子吃。

到了半夜,主人突然跑来大声敲门,韩翁心想:坏了,定是孩子已死!他怕主人追究他的责任,便急忙起身,爬墙逃走了。

主人追出数里之外,韩翁实在跑不动了,这才停了下来。主人告诉他,孩子吃了药以后,出了一身大汗,病情已经好转。于是又把韩翁请了回去,设宴盛情款待。临走时,又赠送了许多财物表示感谢。

这两则故事荒诞离奇,与《连升三级》颇为相似啊。正所谓:时来顽铁生辉,运去黄金失色。时也,命也,运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