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气血不畅,易现筋缩

 铁毛l 2022-06-12 发布于四川

中医认为,人体是由脏腑、经络、皮肉、筋骨、气血、津液等共同组成的一个整体。筋伤可导致脏腑、经络、气血的功能紊乱,除出现局部的症状之外,常可引起一系列的全身反应。

“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同样,气血不畅也可能导致筋缩,进而导致筋伤。

气血运行于全身,周流不息,外而充养皮肉筋骨,内而灌溉五脏六腑,气血与人体的一切生理活动和各种病理变化密切相关。

“气”一方面来源于与生俱来的肾之精气,另一方面来源于从肺吸人的自然之清气和由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气”。前者为先天之气,后者乃后天之气,这两种气相互结合而形成“真气”,成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也可以说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力量。《灵枢·刺节真邪》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真气形成之后,沿着经脉分布到全身各处,与各个脏腑、组织的特点结合起来,就成为各种具有不同特点、不同功能的气,如心气、肺气、胃气、肾气、营气、卫气等等。气是一种流动的物质,气的运动形式只有通过人体各个脏腑、组织的生理活动才能体现出来。它的主要功能是一切生理活动的推动作用,温养形体的温煦作用,防御外邪侵入的防御作用,血和津液的化生、输布、转化的气化和固摄作用。总之,气在全身流通,无处不到,上升下降,维持着人体的动态平衡。

“血”由脾胃运化而来的水谷精气变化而成。《灵枢·决气》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血形成之后,循行于脉中,依靠气的推动而周流于全身,有营养各个脏腑、器官、组织的作用。《素问·五脏生成》说:“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说明全身的脏腑、皮肉、筋骨都需要得到血液的充足营养,才能进行各种生理活动。

“气”与“血”两者之所以密不可分,是因为血随气沿着经脉而循行于全身,以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周流不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就阐述了气血之间的关系:“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而《血证论·吐血》则比喻为:“气为血之帅,血随之而运行;血为气之守,气得之而静谧。”血的流行,靠气的推动,气行则血随之运行。这些阴阳、内外、守使等概念,不仅说明了气血本身的特点,而且也生动地阐明了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而当人体受到外力损伤后,常可导致气血运行紊乱而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也就是说,人体一切筋伤病的发生、发展无不与气血有关,气血调和能使阳气温煦,阴精滋养。若气血失和,便会百病丛生。《素问·调经论》中指出:“五脏之道,皆出于经,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又如《杂病源流犀烛·跌仆闪挫源流》中所说:跌仆闪挫,卒然身受,由外及内,气血俱伤病也。损伤后气血的循行不得流畅、则体表的皮肉筋骨与体内的五脏六腑均将失去濡养,出现筋缩、筋伤现象,以致脏器组织的功能活动发生异常,而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因此可以说,气血不畅是筋伤的重要原因。

此外,急骤的暴力作用可致气血运行失常。如《杂病源流犀烛·跌仆闪挫源流》说:跌仆闪挫、卒然身受,由外及内,气血俱伤病也。又说:“忽然闪挫,必气为之震,震则激微则壅,壅则气之周流一身者,忽因所,而凝则血亦凝一处.....是气失其所以为气矣。气运乎血,血本随气以周流、气凝而血亦凝矣,气凝在何处,则血亦凝在何处矣。人至气血凝,则作肿作痛,诸变百出。”详细阐明了损伤与气血的关系。“跌仆闪挫”、“卒然身受”虽为皮肉筋骨损伤,但亦必损及气血,形成气滞、血淤。气血淤阻,为肿为痛、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有“气伤痛,形伤肿。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之说。如淤血逆于肌腠则局部肿胀,滞于体表则皮肤青紫。

《洞天奥旨》曰:“气血旺则外邪不能感,气血衰则内正不能拒”,说明了气血的盛衰与筋伤的关系。筋的正常生理赖气以煦之,血以濡之。若气血虚弱之人,筋肉失养、失养则虚、虚则不耐疲劳,因而“内正”不能拒其“外邪”。所以,虽较小的外力,或单一姿势的长期操作,或风寒湿邪侵袭,皆可致筋的损伤。疲劳则筋伤,气血运行阻滞,不通则痛、故慢性筋伤靠表现为局部酸痛,且常与气候变化关系密切。

总之,人们要想减少筋缩、筋伤的几率,就需要调养好体内的气血、只有气血畅通、才能骨正筋柔,而只有骨正筋柔,才能气血畅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