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地之道,贞观者也

 ptzhangyh 2022-06-12 发布于福建
文章图片1

中华民族泱泱五千年,多灾多难常有时,难得有几个值得后人称道的繁华盛世。排得上号的,也就是汉朝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明太祖之治,清康熙、雍正、乾隆之治(又称康乾盛世)等少数几个所谓的“治世”,其中贞观之治为最,可谓封建盛世之极。

经过漫长的斗争,唐代隋而立,唐太宗李世民登上了帝位。经过唐太宗李世民的一系列措施,迎来了一个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为后来的大唐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唐初,由于隋炀帝造成的大乱,隋朝留下了破坏严重、民生凋敝的局面。北周“留给”隋朝的人口有690万户,而且没有大的战乱,而隋炀帝造成天下大乱,人口锐减,“留给”唐朝仅200余万户,且群雄格局分裂、破坏空前严重。李渊、李世民统一中原与南方,为贞观之治创造了条件。

文章图片2

唐太宗继位后,因亲眼目睹大隋的兴亡,农民战争瓦解隋朝的过程,认识到了农民阶级对君主专制统治稳定的重要性,所以常用隋炀帝作为反面教材,来警诫自己及下属。吸取隋亡教训,纠正前朝之弊端,调整统治政策。

在对农民采取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的政策,使百姓休养生息,以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恢复经济。

在吏治上,知人善任,虚怀纳谏。他唯才是举,不计出身,不问恩怨。在文臣武将之中,魏徵当过道士,原系太子李建成旧臣,曾议请谋杀太宗;尉迟恭做过铁匠,又是降将,但都受到重用。

文章图片3

太宗鼓励臣下直谏,魏徵前后谏事二百余件,直陈其过,惹得太宗多次想杀他,但最终还是克己接纳,或择善而从。魏徵死后,太宗伤心地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逝,朕亡一镜矣。

唐朝时,周边各族迅速发展。突厥是兴起于阿尔泰山地区的游牧部落,6世纪中叶建立政权,后分裂为东、西突厥。隋末唐初,东突厥多次南下进攻。贞观初年,唐军大举反击,击败并俘获东突厥可汗,东突厥汗国灭亡。草原各族共同尊奉唐太宗为“天可汗”。

在他的统治时期,国家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 史称“贞观之治”。“贞观”为唐太宗李世民年号,出自《易·系辞下》:“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意即以正道示人。

文章图片4

古代的治世和盛世都是相对而言,跟今天没法比,我们先代社会放到古代绝对是他们不敢想象的天堂生活。中国古代的“盛世”,只是帝王将相的盛世,只是才子佳人的盛世。这些盛世从来都不属于基层最广大占总人口比例超过90%的劳动人民。底层的农民能勉强糊口,没有兵役,没有繁重的劳役就谢天谢地了。珍惜现在的生活吧。

唐太宗的仁爱精神,体现在他的一个行为当中。唐太宗常常对他周边的大臣说,一个明君要以尧舜作为他执政的榜样。“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还是孝悌,以德治国。所以古人用刑,他是不忍之心,不得已而用之,刑罚就像兵一样的,“兵者不祥之物”,乃“不得已而用之”的,不是你动用得越多越好的。

所以到了冬季用刑的时候,国君要把他的音乐都停下来,把他的饮食都要减少,是这么一种悲哀的心。所以唐太宗说:在我的宫廷里没有每天常设的音乐,撤下来也不是故意撤,就没有音乐。每到冬季要执行死刑的时候,唐太宗是不喝酒不吃肉的,是这么一种行为。

文章图片5

唐代的官员,他很尊重这些吉祥的日子,比如官员上任都避免在正月、五月和九月,三斋月。为什么呢?由于官员上任肯定当地要设宴席,设宴席可能就会杀很多生,所以这三个月不赴任,避免杀生。

所以唐代成为盛唐的气象,大国的风范,周边国家都很尊重中国,它内在的道德的力量是核心。有一批像唐太宗这样的,心量广阔仁慈的君主,而且虚心纳谏,像魏征这样的人能够犯颜直谏,他能够接受。那魏征的劝谏很有威力,搞得唐太宗有时候都下不了台。

文章图片6

有一个小故事说,唐太宗有一天正在家里玩一个鹞鹰。结果报告魏征来了,唐太宗:哎呀,魏征来了,如果看到我玩这些,可能又会说玩物丧志了,他就赶紧把那个小鸟藏在衣服里面。魏征坐在那里谈了很多事情,搞得他都不敢动,最后等魏征一走,一看那个小鸟都死了。把唐太宗气坏了:这个家伙!

但是唐太宗的皇后一看他生气了,皇后穿上很正式的衣服,向唐太宗行礼,说:恭喜皇上,你有这么一个好的大臣,这是你王朝兴旺的表现啊!他还有个贤妻,有忠臣劝谏,所以政治才清明,才会形成“贞观之治”的景象。

文章图片7

欢迎大家品读中华大家读书会!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播正能量!

感恩家庭幸福和谐厚德载福!

感恩万佛之祥光照耀神天共佑!

感恩天地滋养万物!感恩国家培养护佑!

感恩父母养育之恩!感恩恩师谆谆教导!

祈世界和平!国泰民安!阖家幸福安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