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思政课与师生同频共振

 木香草堂 2022-06-13 发布于辽宁

田宝宏

为创新红色思政课教学,学校充分挖掘当地红色资源,使思政课与学校的“党课”、共青团的“团课”和少先队的“队课”联动起来,为小学生的童年播下希望的种子,为中学生的青春插上梦想的翅膀。

让思政课与师生同频共振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校开展了“向党员学习,向英雄致敬,做有担当的中国少年”的红色第一课。84岁的钟南山爷爷有院士的专业、战士的勇敢,更有国士的担当,一路奔波不知疲倦,勇挑重任为国为民。奋战在一线的广大医务工作者、英勇的人民子弟兵、广大志愿者、新闻工作者,还有下沉社区的工作人员,都是最可爱、最可敬的人!

学校借此为学生专门打造了六大红色文化主题模块,即心理专题《做个勇敢担当的大写“人”》、生理专题《如何锻炼更健康》、师生专题《爱心的接力》、学校专题《爱党爱国爱我家》、课程专题《红色课堂,开课啦!》、教学专题《在线学习规范》。我们以学为主体,把学生的“学”放在第一位,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思政课上,党员教师是堂堂精彩、节节有趣的担当,学生是认真学习的担当。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学校开展了“红色行走”活动,寻访深圳市龙华区的红色文化地标,用好区域红色文化资源,把学校的思政课开进了社区,采访“最美逆行者”,使课堂学习从书本走进生活。师生重温了位于深圳市龙华区民治街道的“文化名人大营救”旧址、阳台山上吹响的抗日号角和观澜河畔的战争炮楼等红色故事。

学校为学生打造了四大红色文化主题板块,分别是开天辟地的“红船精神”、改天换地的“两弹一星精神”、翻天覆地的“改革开放精神”、惊天动地的“航天精神”。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多样化的红色文化学习教育:以“学先锋,做先锋”为主题的国旗下“红领巾课程”;打造“闪闪小红星”的“文化大讲堂”,讲述红色故事;举办红色短剧、红色朗诵活动,感受革命年代的红色精神。

学校用红色文化激励学生的担当,让他们乐于学习,善于沟通,勤于劳动;用红色文化激发教师的担当,重新定义学习和学习空间,打造线上线下的“红色文化学习共同体”;用红色文化鼓励家长担当,打通家校互助学习的积极沟通渠道。

“四史”学习是一本真实鲜活的教材,学校专门在楼顶开辟了“红色劳动体验课程”,种植蔬菜瓜果。这样的活动以儿童视角让红色劳动思政课上起来“有劲”,吃起来“有味”,在这样的体验过程中,学校重视挖掘“劳动过程”的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学科渗透与学科融合两线并行,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劳动创造价值的相关知识,树立“劳动创造价值,奋斗拥抱幸福”的信念。

以别样的“教育形式”、别样的“教学方式”、别样的“教”、别样的“学”来建设别样的“未来学校”。师生共同讲述有滋有味的红色思政课,让历史跨越时空“活起来”,让历史课程“亮起来”,让课堂生动活泼“动起来”,让学生入脑入心“实起来”,让思政课与师生同频共振。

(作者系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第二实验学校校长)

(中国教师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