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溧阳进士沈宝青纪略

 赵村 2022-06-13 发布于浙江

晚清进士沈宝青,这个名字在其故里溧阳的县志中,仅有寥寥数语,无更多详情。然而在其任职的浙江诸暨,因勤政为民,政绩卓著,他的事迹至今依然被广为传颂。笔者根据溧阳《沈氏宗谱》以及相关文献资料,对其生平作简要叙述,以期有更多的人认识他、了解他,为溧阳的“地灵人杰”以及溧阳沈氏的“文风蔚然”略作佐证。

沈宝青,原名绾青,字祖木、剑芙,号白蘋洲长,溧阳繁昌圩人,道光庚子(1840)出生,光绪辛丑(1901)去世,终年六十二岁,葬安徽休宁县二十三都吴家地山。

早年间,他以附贡生候选国子监典簿,同治癸酉(1873)科顺天(现北京)举人,光绪癸未(1883)进士,“保用知府,花翎,盐运使衔”,同年五月,任浙江归安知县(现湖州市);光绪丁酉(1897)十月,由归安知县调补诸暨;庚子(1900)三月,调任钱塘知县(现杭州市);同年冬,调任仁和知县(现杭州市),来年正月在仁和官署去世。娶妻邻村东谈村谈氏、继室曹笪里史氏、庆元县吴氏,生3子4女。

沈宝青一生读书有成、为官有道,是有家学渊源的。其祖父沈练,于道光辛巳(1821)中举,道光戊戌(1838)任安徽绩溪县学训导。沈练十分重视实用之学,在绩溪任职时,见当地有农无桑,便在讲课之余,把溧阳的栽桑养蚕经验介绍给当地农民。沈练夫人陈氏熟谙蚕桑技术,时常以“琴书在前,缫车在后”的宅内,讲解并指导农民相关技术。数年之间,绩溪蚕桑事业得到长足发展,这极大地改善了当地农民的生计,对稳定县治也大有裨益。沈练退职后,闻知附近的休宁县有三五倍于绩溪的土地,适宜栽种桑树,便毅然举家迁至休宁,继续传播蚕桑知识。不久后,栽桑养蚕在休宁也蔚然成风。沈练晚年坚持在泾川及淳湖书院讲学,一生笔耕不辍,著有《广蚕桑说》及《禹贡汇诠》等。

咸丰庚申(1860)年十一月,太平军攻占休宁。沈宝青76岁的祖母陈氏和多位家庭成员在抗拒中遇难,后朝廷降旨对陈氏进行旌表和抚恤,在繁昌圩沈氏宗祠前竖立起高大的牌坊予以纪念。

沈宝青经保荐入国子监。他刻苦学习,各科成绩优秀,尤其在诗词韵律方面认真钻研,具有较高造诣。沈宝青中举后,拜请自己的恩师、内阁大学士全庆为其祖父写了生平传记以及《广蚕桑说》序言。

光绪癸未(1883)五月,沈宝青任浙江归安知县。光绪乙未年(1895),因“讳匿”地方叛乱,被人奏劾而遭查办。光绪丁酉(1897)十月,由归安知县调补诸暨。

在归安的十多年时间里,沈宝青经历了人生的三个重要阶段:一是仕途曲折遭查办,后调职;二是重新刻印出版祖父的著作《广蚕桑说》,传播扶持农桑发展;三是出版自己的学术专著《唐诗谐律》。

清末时期,社会矛盾突出,各地时有群体性事件发生。作为地方主官,维护一方稳定平安是沈宝青的职责所在。各类群体性事件的处置,考验着为官者的能力与智慧,轻重拿捏不准,分寸把握不当,就有可能让自己陷于复杂的矛盾的漩涡之中。参与叛乱的大多是生活艰难的平民,处置重了,他们可能人头落地,家破人亡;处置轻了,可能达不到震慑他们的效果。沈宝青的“讳匿”,极大程度上可能是从百姓角度考虑,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一旦被人举报,自己挨处分是难免了。

由于沈练的《广蚕桑说》的实用性很强,多地官署曾刊印出版。从晚清至民国间,流传下来了多个版本。自沈练在任时(1840)首次编印出版,之后他又不断修订并增加内容,直至咸丰四年(1854)完稿。1860年沈家被太平军洗劫后,沈宝青叔父沈琪(字季美、江西奉新县丞)在废墟中找到沈练的遗留手稿,于同治三年(1863)又重新刻印出版。光绪十四年(1888),由内阁大学士全庆作序的归安县署刻本《广蚕桑说》出版。这本书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是指导推广地方农桑业的专业书籍;对于沈氏家族而言,也是沈宝青作为后代缅怀祖父的一种方式。

光绪十六(1890)年,沈宝青自己的专著《唐诗谐律》在归安官舍刊印出版,他亲笔书写刻板后,晚清名士俞樾为其题写了书名。沈宝青本就擅长书画,现存的刻本中保存有他的书法痕迹。全书选录四韵五律唐诗507首,分韵编排或附音标注,涉及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整个李唐时代。该书梳理了当时五言律体的发展脉络,充分展示了沈宝青对诗词研究的良好功底。尽管科举考试在沈宝青去世三年后的1904年就被废止,但在此之前,这本书的确帮助了士子儒生们快速学习并掌握唐诗的韵律规律,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可以说是一本应对考试的“宝典”。201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把《唐诗谐律》作为明清时期重要的出版书籍之一编校后再次发行,受到了广大诗词爱好者的广泛关注。

光绪丁酉(1897)十月,沈宝青由归安知县调补诸暨。虽然在诸暨任职只有不到四年的时间,但他心系百姓,忠实履职,大家都很拥戴他。今天的诸暨,无论是在官方历史文献中,还是在寻常百姓的口口相传中,都给予了他极高的评价。

沈宝青在诸暨政绩斐然。他创办书院、力禁赌博、开仓赈灾、兴修水利等等,表现出了娴熟的综合管理能力。特别是在他调职之后,受义和团运动影响,诸暨各地屡有群体性事件发生,新任地方官员无力管控,社会秩序一片混乱。上级领导考虑到沈宝青较强的县域基层治理能力和在百姓群众中较高的公信力,又把沈宝青临时召回诸暨主持大局。他深入群众,刚柔相济,因时施策,积极化解矛盾,既保护了黎民百姓,又维护了地方稳定,获得了大家的一致称赞。

诸暨同山镇达材学校在诸暨是一所家喻户晓的老学校,它的前身是沈宝青在1898年主持创办的达材书院。同山有唐仁、边村两个大村,唐仁村民姓寿,边村村民姓边。两村隔溪而峙,因宗族纠纷,一直争斗不断,严重时还动用洋枪土炮进行械斗。地方官为此伤透脑筋。沈宝青到任后,发现这些山民性格刚烈,文化程度不高,需要教化。便派人请来两姓族长,劝两村合办书院,师资由县衙负责。两姓族长齐声叫好,村民也积极响应。沈宝青将书院取名为“达材书院”,并亲自授课。从此两村摒弃前嫌,逐渐和睦,在往后的很长岁月里,相处也是愈发友好。

“达应达之地,塑可塑之材。”一百年来,乡村教育与时俱进,更是培育了一代又一代杰出人才。沈宝青为书院落成撰写的《达材书院前序》《达材书院后序》两篇纪文,被镌刻在书院的石碑上,直到今天,这两块石碑依然完整地保留在达材学校的显目位置,被列为文物予以保护。为纪念沈宝青倡导办学的功德,当地人民还在达材书院的礼堂内建造了沈公祠。

在诸暨名士陈遹声主修完成的《光绪诸暨县志·名宦志》中,他亲自执笔为沈宝青撰写了个人传记,简述了在其任职期间所做的几件主要工作。离任时,送别的人群绵延不绝,盛况空前,“庚子三月,调署钱塘,送者塞道。邑中自杨丹山以还,祖饯之盛,无逾此者”。在传记的结尾部分,作者用“托梦”这种方式,以高超的艺术手法描写了在沈宝青弥留之际和去世以后依然心系诸暨百姓的精神,烘托出了他亲民爱民的良好形象。

陈遹声先生感叹,“呜呼!顾复我暨,虽死不忘,暨民之去思,其足以报答万一哉!”其情其诚,令人动容。谨以此文,对这位祖籍在溧阳的沈氏先贤达人,表达由衷的敬意!

参考文献:

1.《光绪溧阳续志》;

2.《光绪诸暨县志》;

3.《1992年溧阳县志》;

4.《宣统元年溧阳沈氏宗谱》;

5. 沈宝青著作《唐诗谐律》;

6.光绪十四年归安县署刻本《广蚕桑说》;

7.《诸暨市乡土文化读本 同山篇》

沈建东

撰于2022年5月30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