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艺术的多维价值

 二少爷收藏馆 2022-06-13 发布于广东

文中插图:安塞农民画

图片

鹿鹤虎   常振芳

     概念的衍生

  地球上,自从有了人,就有了人与人之间、乡土之间、地区之间、民族之间的关系。这种互动的社会关系,就是我们所讲的“民间”。

  在这种互动关系的社会进程中,人们逐步提高了对周围世界的认识,提高了对周围世界的征服力、改造力。人类的这种社会能力,被社会经济学家称之为“社会生产力”。

图片

小歇   高金爱

  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其中,民间产生了一种能够相互创造,共同实践、共同认可、共同接受、传承、交流,并一致推崇的,能够反映人类社会生活、自然界、人类自身的一种特殊的、又是随其发展的、不断发展与丰富的人类社会意识的表现形式,进而形成了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具体表现为语言、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文字等等。这种精神因素的反映中形式,就是“民间艺术”。

图片

喂军马   王玲

     人类文明的实证

    民间艺术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了一定的历史时期的产物,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人群中形成,是人类文明的实证。因此,民间艺术具有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性,民间艺术自身的丰富性和鲜明的地域性。其表现形式各有特色,又丰富多彩,且魅力无穷,其表现的内容各有侧重,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又有相互的难以取代性。民间艺术从其产生、发展、形成来看,能够给人们的心理上有一种本能需求上的亲和力,人文关怀力;使人们的心灵得到沐浴、滋润、慰藉。民间艺术是人类共同的社会财富。它所反映的是不同区域、不同的人群中的一种生存状态,生活方式,思维方式。

图片

五哥放羊  侯雪昭

     多维价值

    认识事物的过程,需要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我们对民间文化的认识也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在历史上,民间文化现象,长期以来受到封建传统观念的影响,从来没有引起社会执政者的重视和关爱,相反,把这种产生于农民、小手工业者以及其他从业者所创造出来的民间文化艺术,被视为低俗的,不务正业的“下人”劳动行为。从我们今天的认识观来讲,无疑是非理性的认识,是一种受“农为本,商为末”思想观念影响的封建官宦思维。自然,这是一种多么错误的观点。

图片

春耕时节    朱光莲

民间艺术具有多维性,潜在的社会价值体现于多方面。

  1、民间艺术是社会生产力的原始动力和源泉

  民间艺术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最初表现形式,社会生产力就是在民间艺术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没有民间艺术的产生,就没有社会生产力,也就没有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社会也不会从低级向高级阶段发展,更谈不上今天的电脑信息化时代。没有民间艺术的产生,就不会有中国历史上“四大发明”,也就谈不上四大发明对人类发展中历史性的贡献。当然,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会促进民间艺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

  我们知道,社会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前进的最终动力。因此,民间艺术的发展与否,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会起到最终的影响力。从这个意义上讲,保护和发展民间文化艺术其意义重大。

图片

乡村医生   曹佃祥

  2、 民间艺术是民族文化的根基,是文化进步的本源。

  文化是一定的历史阶段、地域环境和相对应的人类群体的一种生存状态,生活方式,思维的反映。也就是说文化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文化的原始表现形式就是民间艺术,文化就是从不同的音乐、文字、舞蹈、美术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只有发展到了一定的历史时期,文化才有了相应的制度和机构。民间艺术是民族文化之根,它所反映的是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靳之林,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十五年中,他徒步六千多公里,行于黄帝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他在为数众多,形态各异的剪纸“抓髻娃娃”中,发现这种民间文化艺术作品正是与图腾崇拜紧密相关,它的含义承袭了原始人类的生态繁衍群体意识。“抓髻娃娃”的原型正是郭沫若先生考证得出的黄帝族徽。靳之林教授将陕北的民间剪纸,古出土文物,古传说相印证,破译了20多个原始文化符号。他发现剪纸艺术是新石器文化,汉代石刻画,唐宋雕绘的传承和继续。民间艺术是文化发展的源泉。可见,通过对民间文化艺术的挖掘、整理、研究,可以促进社会文化的进步。有人认为,书籍民间艺术,外国的民间艺术,也是文化进一步发展的源泉。实际上这些民间艺术资源,是前人总结的文化成果,也会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但是,它是民间文化艺术的“流”,不属于民间文化艺术“源”的范畴,它是民间艺术的派生资源。

  在民族文化的建设中,对于民间艺术挖掘、整理、研究、开发、利用无疑是一种科学的发展观。

图片

骑马武将  张凤兰

  3、民间艺术从根本上是民族精神,它熔铸了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是民族消长的长期性、基础性、战略性的因素。

  民间艺术是民族心理、性格、精神的体现。陕北的安塞腰鼓,当走出国门时,打在那里,响在那里,就在那里旋起一股飓风。连一些国王,国家的元首都到了一种顶礼膜拜的程度。这不正是民族精神的感染力吗?不正是民族性格的体现吗?一个民族民间文化愈加悠长、丰富、愈是富有开放性、进取心、生命力、创造力和向心力,这个民族就愈强大。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得益于优秀、丰富、深厚的民间文化艺术,形成了热爱祖国,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独立于世界之林,生生不息,不断发展状大,得益于民间艺术是民族文化的基础。

图片

牛    常振芳

  4、民间艺术的本质要求是其发展性、交流性。

  由于民间艺术的特征是原生性、区域性、差异性,它最鲜活、最生动、最具有生命力。它的根扎在社会的沃土之中,正所谓根深、叶茂、子实。民间艺术从它的生根、发芽、成叶、开花、结果,需要不断吸收本土与异域的新鲜空气和有益营养成。民间艺术需要得到不断相互整合、锤炼、升华,需要合理的碰撞、交融。只有这样,才会形成优秀的民间文化资源。例如、我国的京剧,就是从不同的民间艺术的演艺形式中,经过不断反复的结合、剔除、提炼而成。优秀的民间文化资源,是在发展与交流中形成,绝非一蹴而就。

图片

鸡   高金爱  陈海莉

  5、 社会先进文化与民间文化艺术

  在民间文化节资源中,其更多的成是民族的精华,但不免带有一定的封建性,存在一定落后、腐朽的东西。因此,今天,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时,首先要对传统的民间文化有深刻的认识,准确把握。其次,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剔除民间文化中非科学的成,吸收有益于我们文化事业的发展成。弘扬社会先进文化,发展有益文化,创造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先进工作文化。

图片

端午节    李秀芳

  6、民间艺术是一种潜在的再生资源

  民间文化艺术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这似乎已是社会文化界以及一些学术专家学者的定论与共识。事实上,这种看法缺乏深层次理性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论证,是一种非科学的态度。我们不能因为积极抢救与保护民间文化艺术资源,而轻易否定民间艺术的潜在性,再生性。

   上面,已经论述了民间艺术从其产生来讲,是其民间性、群众性、社会性,其本质上是发展与交流性。民间艺术有极强的生命力。当然,它的消与长,会受到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背景的影响而有所变化,甚或会出现断层、消失,但从长远来讲它是一种潜在的再生资源。

  每逢盛世,民间艺术就会百花争艳,异彩纷呈。就陕北而言,各县都有各具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如果以鼓为题,安塞有腰鼓、洛川有蹩鼓、宜川有胸鼓、志丹有扇鼓、黄龙有猎鼓、宝塔区有木兰鼓等等。陕北是鼓的故乡,根据目前出土文物的显示,早在宋朝时,腰鼓在黄土高原上已是一种盛行的民间表演艺术。从宋朝以来,历史的发展跌宕起伏,鼓艺的发展随之而发生变化,在短期内它可能消失。然而,鼓的艺术发展到今天,已是我国民间文化艺术中一枝奇葩,是我国民间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并生生不息。

图片

庄户人家   胡凤莲

    总之,民间文化艺术是社会进步,人类自身建设的重要因素,具有多方面的文化价值。这种民间文化艺术就在我们身边,我们都熟悉,可是,对其保护与发展者少,对其研究者甚少,理应引起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