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豫书评】《风竹中的风雅竹韵》——读申泽田老师《风竹集》感怀

 华豫之林 2022-06-13 发布于河南

《风竹中的风雅竹韵》

——读申泽田老师《风竹集》感怀

文/诵|余志兰 

    有人说,人的秉性都是与生俱来的。有的人一生懒懒散散,不思进取。即使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也照样吃的下,睡的着。有的人一生带着使命而来,心里就像揣着一盆火,永远在进取攀登的路上,即便老了也难以停歇。安阳市委宣传部原新闻科长、安阳新闻界的老前辈申泽田老师就属于后一种人。

    最近因一个机缘,见到了多年未见的申老师。称他老师,不仅仅是因为佩服他学识渊博,底蕴深厚,又是新闻界的前辈,而是他曾在安阳市第五中学任教数十年,而我初中毕业于五中。虽然不在同一时间段,但也算前后师生,也因此多了一份亲近。见面时老师送我一本他再版的书籍《风竹集》。这是一本十多万字的散文集,收录了他多年来写就的讴歌时代的报道,心灵感悟的散文,抒发情怀的诗词以及对贤达人士的访谈等。凭着与老师相识几十年的了解,我知道这是他文字生涯的精华,是最能反映他文字功力、广博学识、情调意趣的文字。所以老师一版再版,总觉得不满意,总想让她以更完美的面貌示人。正如他在再版附言中所说:趁我头脑还算清楚之际,抓紧修改一下,以求少一些遗憾。再版时间为2015年,老师时年80岁。

书籍由三部分组成。《邺下散记》、《访贤》和《抒怀》。我最喜欢的还是《邺下散记》中的18篇散文。其中《桥》这篇文章更是让我读了数遍,爱不释手。作者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开篇描述了他的家乡饱受漳河肆虐的痛苦。“它高兴了,像位温柔的小姑娘,不言不语从你身边走过,给你带来肥嫩鲜美的鱼虾,任你打捞捕捉。它一旦发起性子来,就暴跳如雷,大口大口吞噬你的土地,房屋,卷走你的牛羊和庄稼。有时故意把身子一横,翻滚撒泼,挡住你的去路,使你赶不成集,下不成地,眼看着河那边的庄稼活不能干“。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恐难写出如此朴实生动接地气的句子,把漳河让人欢喜让人忧的个性表露无疑。接着作者写了家乡人盼星星盼月亮般盼望能早日在河上架座桥梁的愿望。有一年他回家探亲,准备坐船过河时,突然发现河上有了一座现代化的钢筋混凝土大桥。他“就如童年在漳河里发现一条大鱼一样,猛蹬几步,扑上桥头,把车子一扔,抱住精致的桥栏杆,亲昵地抚摸着,欣赏着。“几个动词的连用把作者为家乡的变化而欣喜若狂的赤子之心表现得淋漓尽致!

      《榴花赞》一文让我看到了作者忙中偷闲、无比热爱生活的闲情逸趣。细腻的描写优美的语句让你心中充满了对石榴花的喜爱,对美好生活的喜爱。“在灿烂的阳光下,朵朵榴花显得那么潇洒、艳丽,就像是一点一点的火苗在燃烧,叫人觉得心里暖烘烘的。特别是微风吹来,那纷纷扬扬的花瓣又像是落下一群红蝴蝶,在你的身边飞绕,怎能不叫人时时停步欣赏呢?“

      《沙乡喜读教师碑》一文,则反映了作者对基层小人物关注的平民情怀和随处留心发掘新闻的职业敏感。他在去内黄访友路上,看到街边有一座石碑,令他吃惊。历来都是为帝王将相、英雄义士立碑,为何在这穷乡僻壤会为一个健在的穷教师立碑?从而引出了乡村教师王文庆在那特殊年代忍辱负重,忘我拼搏,为家乡培养出数千名优秀毕业生的故事。

    老师一生许多时间虽身在官场,游走于江湖,但他心思不在官位上。他除了尽心尽责做好本质工作外,心无旁骛,写作和做学问是他毕生的追求。用安阳日报原副总编高庆云在书评中所说就是“一个活动于社会的人往往是有多重属性的,而泽田更多的应归为文人行列。他有文人的心,有文人的精气神。“从书中看出他也曾受过委屈,也有过坎坷,但很少听他提及。每次见他都是风风火火,忙不完的事,写不完的稿子,出不完的书。80多岁了还在修改着作品。自己订了十几种报刊,每天在关注着各种新闻,各种信息。83岁高龄的他看到学生写的作品,还有些伤感地说,我现在水平比你们有差距了。语气中还带着觉得自己不能跑在第一方阵的落寞,而更多的是不甘!他对自己永不满意,永远在追求的路上奋力奔跑。他这种积极进取、永远激情澎湃奋斗不止的精神感染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安阳新闻人!

    与老师结缘于40年前,20岁出头的我因写了一篇《主人翁的姿态》人物通讯而被时任安阳市宣传部新闻科长的申泽田老师发现并赏识。随后,申老师给我提供了许多学习新闻知识和实践的机会。有一件事让我印象深刻至今难忘。一次市委统战部组织我们十几个优秀通讯员去南阳学习,申老师与我们同行。在火车上,我们几个年轻人无聊中就打起了扑克牌。正玩的兴起时,坐在后几排的申老师过来了。他一改平时的和蔼,严厉地说:我最看不惯你们年轻人干这种无聊的事,没事儿看看书多好!吓的我们赶紧把牌收了起来。我也从此与扑克绝缘。我成家后,开始专注于小家庭的经营,懒于写稿了。老师每次见我,都会给我讲其他通讯员最近都有什么作品发表,督促我不要放弃学习和写作。我考进安阳日报社,老师特别高兴。每当看到我发表了较有文采或较有分量的稿件时,都会打电话过来,表达对稿件的褒贬和鼓励。一路走来,是老师的一次次激励鞭策,让我克服了无数次前行路上的懒惰和懈怠,一直奔跑在提升自我,紧跟时代,与时俱进的学习和攀登中。

老师的初版《风竹集》我曾收到过,因忙于工作和家事而未能仔细研读。这是客观。内心深处的想法是老师丰富的阅历、渊博的学识、厚重的文字功底、做人的大家風範,是我一生学习的楷模。给老师的作品写书评是我不敢想也不敢去做的。自知才疏学浅,功力不够,难以把控老师一生心血的精髓。此次见到年事渐高的老师,看到再版书中收录的几位新闻界前辈、老师及同仁的书评,有种愧对老师多年栽培的自责。鼓起勇气写下这些浅薄的文字,以表达我对老师及老师作品的一点点感恩和敬仰!

作者、主播简介:


     余志兰,笔名云帆、冷眉,安阳日报退休编辑记者。曾多年从事新闻写作和编辑工作,多篇新闻报道以及所编版面在读者中引起较大反响。退休后学习摄影古琴朗诵等,喜欢一切能提升自我的美好事物!在各门艺术的熏陶中品味生活,享受人生!



【华豫之林】微信公众平台

 责编:谷乡

 本期作者:余志兰

 本期主播:余志兰

 版式:YHS


平台声明:创作者授权本微信公众平台首发


版权声明:文中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