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汪重阳云游记(19):云游天下乐逍遥

 华豫之林 2022-06-13 发布于河南

汪重阳云游记

(19)

云游天下乐逍遥

每过完一个假期后,同事们见了我总会问:“这个假期又去哪儿转了?有啥收获?”因为我的“云游”爱好已经在同事、亲友们之间名声远扬了。

“云游”与“旅游”,一字不同,含义有别。同样是“游”,“云游”是“云来雾去”,仙人一般,飘逸潇洒,轻松自在。而“旅游”则是行旅匆匆,贪景赶路,来回一趟,只剩下“累”。所以,变“旅”为“云”,看似无别,实则有人生之大快乐在内。

云游者,处处有景。不管远近,不管山水,不管乡村郊外,还是深山老林。像我,若工作繁忙,抽不出空时,村外沟谷之内转上一遭,即能放松身心,精神远游。一草一木,一石一水,都能成为知己,都能视作朋友。若得双休乃至寒暑假期,则会远足大山,长途跋涉。纵情山水之间,放浪形骸,与山水对话,与花鸟交心。

云游也,重交流,人生高能量与山水高能量的互相交流、交换。“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亦如是”,这是一种坦诚的沟通。若遇人生挫折,不快郁于心间,更可面对大山,肆意呼叫,将胸中闷气呼出,吸入山间负氧离子高能量。此时,大山仍会微笑着看着你,静静地抚摸你,让你平和下来,陶醉其间,这是一种无限的宽容。 

云游者,还需会欣赏,但欣赏是要境界的。人说“看景不如听景”,我说“听景不如看景”。自然山水变幻无穷,千姿百态,语言岂能描述得清?我们有限的词汇在自然面前只能黯然失色。信奉“看景不如听景”者,常有挑剔之目光,走到哪里都会说这也不行,那也不好。再美的风景在他眼里也不过如此。所以出门旅游常常乘兴而去,败兴而归。而信奉“听景不如看景”者,常有意外之喜。佛祖言,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此言着实不虚。

因此,信奉“听景不如看景”的我认为,只要上路就快乐,只要有景就精彩。

我好“云游”,因之也“旅友”众多。然众多“旅友”中,明显分属两大不同阵营。喜好自然山水游者,常常沉醉山水之间,而对名山大川中的宗教道场地——寺庙、道观没有感觉;喜好民俗信仰游者,常常见庙烧香,遇寺祈祷,而对道场所在的名山大川却无所感触。

我却不一样,山水我能沉醉,道场我能融合。 

流连山水之间,身心俱能净化;打坐道场之中,灵魂亦得提升。山水是自然之精华,道场是文化之情韵。沐浴山水之间,浸润文化之中,云游四方,好不逍遥。

徐志摩说,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我要说,不,云彩是要带走一片两片的。珍藏在心中,形象于笔下,留一些感悟,积淀一些回味,多好?因而,我好“云游”,也好写点游记。每每空闲下来后,点开自己视为“珍藏版”的篇篇游记再次阅读时,总是回味无穷。

这真是:

谁言人生多烦恼,

其实风光无限好。

边走边看边记录,

云游天下乐逍遥。

(本文写于2010.06.09,配图四张一律坐像:第一张2015国庆长假摄于石家庄驼梁,第二张2016春摄于济源王屋山,第三张2018.02摄于新乡九莲山,第四张2021.04摄于浚县大伾山。)

  本期作者:汪重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