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汪重阳云游记(66):花事14·邂逅丁香花事14·邂逅丁香

 华豫之林 2022-06-13 发布于河南

汪重阳云游记

(66)

花事14·邂逅丁香花事14·邂逅丁香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姑娘……”戴望舒先生的名作《雨巷》,采用回环往复的手法,塑造了一个满含愁怨的美丽的“意中人”形象,营造了一种让人能千百回品味的绝美的意境。

自从毛头小伙时读过《雨巷》之后,那“丁香一样地姑娘”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到底“丁香一样地姑娘”是什么样的“姑娘”呢?戴望舒也不管读者有多么困惑,只是以意写意——“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到底什么样子,对不起,自己去猜吧。当然,我也没有猜到,可这种“模糊写意法”却在无形中就将一种柔美刻在了人们心中。

“丁香姑娘”的美刻在了心中,丁香花也就刻在了心中。可是,直到读过那首诗二十年后,我才在一次不经意的交流中认识了丁香花。

仲、晚春相交时节,我与文友到著名的花乡——安阳市龙安区龙泉镇采风。正值百花盛开之际,玉兰高洁,海棠文静,樱花绚烂,连翘争艳,白、红、粉、黄,令人目不暇接。在那花海之中畅游,我们都回归了自然,放松了身心,悠闲地观着“美色”,尽情地嗅着芳香。繁忙的工作之余,能有这么一日闲情,实在是难得的逍遥。 

更为幸运的是,我们还在花木基地中遇上了正在工作的花农。只见花径之中,一位大爷就正坐在一辆小花车旁小憩。我们便走过去和大爷攀谈了起来。说实在的,我们虽然爱花,但能说出名字的花儿真不多。这一次见到了养花人,那可得好好请教一下了。“大爷,这叫什么花儿?”一位文友指着小路旁一株很不起眼的花棵问道。“那是丁香花。”

什么?丁香?我们都惊呆了。因为我们都读过《雨巷》,都对“丁香一样地姑娘”印象深刻,但又都不知道“姑娘”什么样。于是,这一次花乡之旅与丁香的邂逅,就成了我们的一大收获。我瞪大眼睛,走近丁香,认认真真地观察了起来。我倒要看看,在我心中已经“潜伏”了二十年的“丁香”到底是怎样的形象。

怎样的形象呢?很不怎样的形象。只见她的花株就那么小拇指粗细,就那么一人多高的样子。她的叶子就象两三岁小孩子的手掌那么大。更令人诧异的是,她的花朵竟然是那么地小——四瓣的花冠直径绝不超过一厘米,细小的花萼长度也不超过一厘米。它的颜色也不突出,以白为主,透着粉色。所幸的是,她们是簇拥着盛开的,这样才能使她们不被自身的叶片遮盖住。远一点看去,这样的花儿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小碎花。

细细碎碎的花儿,在没有其它花儿开放的季节,可能会引起注意。然而,在百花盛开的季节,她就只有备受冷落了,因为她太不起眼了。 

可就是这样不起眼的花儿,为什么成了大诗人笔下的“最爱”呢?“象丁香一样地姑娘”外表也应该是不起眼的吧?如果你同样有疑惑,你就同样也犯了“以貌取人”的错误。你走近丁香再感受一下,什么味道呢?哇,真是太香了。纵使在杏花林中、桃花丛中、樱花阵中,我都没有在这一簇丁香身上闻到的香气浓郁。就那么闻上一闻,都能将一个大汉醉倒——前提是那大汉懂得怜香惜玉。我不是大汉,却也懂得怜香惜玉,就一下子就被醉倒了。

这不起眼的丁香,真不愧对名字中的那一个“香”字呀。我甚至觉得,这样浓郁的香气,绝不该在“甲乙丙丁”中只选个“丁”字命名,即使叫“甲香”也不为过——如果要搞“花香大赛”,丁香一定能拔得头筹。但是,她没有在意世人的冷漠,她并不以形小色淡而自感卑微,反而以浓郁的香气为春天的美丽默默贡献着一份力量,那力量尽管微弱却很执着。

哦,我明白了,“丁香一样地姑娘”,就是象丁香一样外表朴实,又象丁香一样芬芳扑鼻的姑娘啊。那是一种有着独特内敛美,又对这个世界有着无限热爱的的姑娘,这样的美自然要比只重外在美胜出好多筹了。不得不说戴望舒很有眼光,而唯有这样的眼光,才能写出那样动人心弦的诗行呀。

畅游花乡,邂逅丁香,邂逅了足以蕴藏一生的芬芳……

(本文写于2014.04.10) 

  本期作者:汪重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