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汪重阳云游记(94):一渡重渡沟

 华豫之林 2022-06-13 发布于河南

汪重阳云游记

(94)

一渡重渡沟

重渡沟,重渡沟,当这个名字在耳朵里快磨出茧子时,暮春一个清凉的周末,我终于来到了这里。

对重渡沟最深的印象,莫过于它的宣传图片上那青翠欲滴、婷婷玉立的万亩竹海。再加上“竹荫大道”上还非常恰当地配上一个休闲客的悠然背影,这地方就更让人无比向往了。

因之,一进重渡沟,在看到大路两旁茂密的竹林之后,我便让小伙伴停车,下车去亲近竹林了。哇,空气是如此清新,真让人深深地沉醉。我非常认真地在大路上走了几步,小伙伴便给我留下了一张经典的背影照——身背挎包,抬头赏竹,边走边看,悠哉无边。不过,伙伴们有来过这里的,说这万亩竹林其实只是序曲,更加动人的风景还在后面,不要耽误时间。

于是,我们继续上车前行,话题当然还是重渡沟。为啥这里叫这么一个奇特的名字呢?这里面一定有玄机。不过,这玄机很快就被我“破译”了。打开景区的导游图,我发现这景区内有两条峡谷——滴翠河峡谷、金鸡河峡谷,成“人”字形分布。这样,要游览一遍景区,必须走完两条沟,这不正是“重渡沟”得名的原因吗?伙伴们虽然有来过的,但也未对此问题进行过思考,便也觉得我说得对。

谁知,这解释出台还没一个小时,就被当地一位农家酒馆的大哥给推翻了。他说这“重渡沟”的名字,还是汉光武帝刘秀给起得呢。话说西汉末年,王莽篡权夺位,刘秀率兵讨伐,在南阳白河滩被王莽打败。王莽得知刘秀是汉王后裔,便追杀刘秀。刘秀逃至伏牛山伊河,被伊河挡道,便率人两次渡过伊河,见到了一无名沟口。可当他派部下寻找当地人时,却不见人烟。刘秀说,我们两次渡过伊河来到这里,这条沟就叫做重渡沟吧。

于是,金口玉言,沿袭至今,这名字便再也没有变过。

听着这美丽的传说时,我们已经弃车步行,行走在滴翠河景区的核心区了。滴翠河,滴翠河,果真名不虚传。大山在滴翠,漫山哗哗的水声就是青翠的大山吐出的深情;茂盛的竹林在滴翠,枝节分明的骨气飘逸开来,让人觉得没有了一点烦闷,全身心只剩下了一个感觉——轻松、自在、洒脱。 

道路沿水而铺,我们也沿水而行。天气不大好,游人也不多,使这里显得非常幽静。而山泉那美丽的歌谣,便也直达心底,畅通无阻着。潺潺的流泉,又更加衬托出了山林的幽静,心田的净洁。真的,无明时代,烦恼无边,每个人都在深深地沦陷。唯有这汩汩的泉水,加上幽雅的山林才能成为烦恼的致命克星。

一进山,你就能感觉到。

可这水的能量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它何以就能冲破三千烦恼网,洗净八万障门尘呢?这好奇心驱使着我们不断前行,攀登,想要找到答案。当我们找到答案之时,都惊呆了,怪不得呢,原来这水来自于“水帘仙宫”。

在我们攀登到滴翠河上游时,有一道水帘仙宫瀑布突然出现在了眼前。这瀑布长70米、宽8米,挂在满是孔眼的水绣石上。而水绣石上则布满了青苔,飞瀑流下时又被青苔分割成了条条飞金泄银的白色水链,恰似银线穿珠而成的珠帘悬挂着,因而得名。

当我抬头仰望水帘的柔姿时,我发觉这瀑布完全颠覆了正常瀑布的形象。一提到瀑布,我们就总会想起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来吧?可这水帘仙宫瀑布却不然,它是那样轻柔地滑落着,又是那样温情地陷落着,完全没有了张扬的气势,更没有了义无反顾的跌落。它没有决绝,它没有斩钉断铁,有的是只是恋恋不舍,缠绵不休。这样的瀑布,简直是梦境,简直是幻觉,简直是飘落的天仙的衣袂变幻出的梦幻仙境。

真有仙境呢!

瀑布下面,水帘以内,一个色彩斑斓的溶洞就在那里沉睡着。洞不大,很精致。经过了大自然的妙手雕琢后,二佛守宫、玉狮望月、倒挂莲花、金龙盘柱等造型奇妙的景观就静静地孕育了出来。钻洞,这水帘仙宫,谁能走进去一遭,都会成仙。尽管里面还滴水较多,但也挡不住我们“成仙”的脚步。

我们真的成仙了,在这水帘仙宫,在这重渡仙境。重渡重渡,名不虚传;重渡完美,一渡亦美。等有时机,定会再来,完成重渡,重进仙境……

(本文写于2018.04.26) 

  本期作者:汪重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