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故事:和尚去尼姑庵借米,见尼姑裤子反穿,从而破了大案

 老大姐嗨 2022-06-13 发布于山东

唐朝年间,佛教盛行。

许多地方都建立了寺庙,也有不少尼姑庵。

比如这清风山上,便同时出现两座寺庙,和尚住的寺庙,距离尼姑庵,不过十几分钟的路程。由于都是信佛的,和尚和尼姑在做法会,或者盛大节日的时候,也会一起举办活动。

就连平时,两座寺庙都会相互照应。

一来二去,就算是成了老朋友了。

这天,寺庙里的净空和尚,见寺庙缸中无米,便先去隔壁的尼姑庵,借些米来下锅。

净空背着口袋,一大早便来到尼姑庵。

尼姑庵里一共住着五个尼姑,其余四个尼姑都出去化缘了,就只有一位名叫慧悟的尼姑在里面。净空和尚过去的时候,那尼姑刚起床。

净空一看,此尼姑眼神慌张,衣服反穿,问净空和尚过来做什么。

净空和尚道:“只因出去化缘的师兄弟还没回来,缸中无米下锅,前来借些米粒回去。他日师兄弟们归来,便如数奉还。”

尼姑倒也没有为难净空,带着他便去庵中舀米去了。

可净空在她身后,却看得出神。

文章图片1

净空当时在想,出家之人,理应对穿着仪表十分讲究。

每天起来做功课,穿戴都必须整洁。

可眼前这尼姑,裤子却穿反了,必定因为某些事情慌张。或是这修行比较凌乱。

净空当下也没有明说,借了米,便回到寺庙去了。

如此又过了些时日,一日夜里,忽然隔壁的尼姑庵火光冲天。

寺庙的僧人纷纷喊着着火了,拎着水桶去隔壁救火。山下的村民也闻讯而来,可是那夜风大,火势凶险,前去扑火的人,竟然无法近身。

所有人只能眼睁睁看着尼姑庵连同里面的尼姑,被化为灰烬。

事后但是县令过来,带着衙差。

衙差从废墟中,收拾到五具白骨。

面对五具白骨,寺庙里的和尚个个忍不住流泪,口里念着超度的经书。而县令则眉头紧锁。这样的五条人命,在当时的大唐盛世,已经是一件极大的事情。

县令不敢怠慢,只想尽快找出失火原因。

于是,他们找来了经常去尼姑庵上香的香客,还有隔壁寺庙的师傅,向他们打听,这尼姑庵的摆设,以及平日里生火做饭的习惯,看有没有火葬隐患。

之后县令得出,这火葬有蹊跷!

文章图片2

一来尼姑庵的厨房,与主屋有一定距离,中间还放着一个装水的大水缸。

如果火葬是从厨房开始,那么火势必定有一定时间,才会蔓延到主屋。中间大大水缸,一旦被大火吞没,势必会引起炸裂,水漫出来,又会缓解蔓延的时间。

而厨房正对着主屋卧室的后窗,一旦着火,浓烟将飘散到后窗,里面的人一定会第一时间发现。而通往外面的通道,并没有经过厨房。也就是说,如果火灾是从厨房开始,尼姑一定有逃生的机会。那么,唯一的可能,就是火灾由庙堂的菩萨那儿,由香火纸钱引起。

但是净空和尚并不那么认为,他对县令道:“菩萨面前有一个很大的铁炉,是用来点香烧纸的,铁炉直径三尺有余,深二尺。况菩萨周围,空空如也,并无可燃之物。”

那县令见净空所言极是,便问:“依师傅之见,这火灾是人为还是天灾?”

净空和尚忽然想起那日尼姑衣服反穿的事儿。

“回大人!依贫僧之见,可从一个名叫慧悟的女尼身上查起!”

文章图片3

在净空和尚的帮助下,县令找到了几名,慧悟生前交往甚好的香客。

在几位香客的讲述下,县令渐渐发现,有一位名叫李重阳的书生,跟着女尼关系较好。

“李重阳有些才华,诗词歌赋都会,慧悟生前喜欢书法,曾拜李重阳为师,让他到尼姑庵教里面的尼姑练字。李重阳此人轻浮,曾有一次,当中开女尼的玩笑。”

“此人家住城郊,是个落魄书生,平日里以给别人写对联,画扇为生。”

说罢,还有人拿出了李重阳画的蒲扇。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画面上,有唐朝诗人孟郊的一首诗。县令看了,问净空:“大师如何看待这蒲扇?”

净空双手合十:“阿弥陀佛!此人功利性较重。如若此事与他有关,那么,必定是奔着这尼姑庵里的功德箱来的。据贫僧所知,尼姑庵香火旺盛,主持师太真准备于明年三月,扩建一栋庙宇。县令可前往李重阳住处,拿回此人审理。”

果不其然,当县令赶到李重阳住处时,那儿早已人去屋空。

“这李重阳穷困潦倒,喝酒时一碗花生米都得分几次吃。可这日听说发了财,竟请平日里玩得好的几个书生,在店家点了三斤牛肉,两斤猪腰子……”

县令听了,马上请来画师,捉拿李重阳。

三月后,李重阳被抓住,身边还跟着一个小尼姑。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