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小升初模拟(试题)-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含答案)
2022-06-13 | 阅:  转:  |  分享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小升初模拟试卷一、基础与积累1.(5分)把下面这段话抄写在横线上,要求:行款整齐,书写正确、美观。阳光普照着
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2.(2分)下列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枯涸(hé)踱步(dù)戛然而止(gá)B.伎俩(zhī)要挟(xié)不屑置辩(xiè)C.颓唐(t
uí)蜷缩(juǎn)忐忑不安(tè)D.阻挠(náo)岔道(chà)寝食难安(qǐn)3.(2分)下列各项中没
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脉博静谧唏嘘焦躁不安B.摩挲璀璨青睐谈笑风生C.伶俐仓穹慷慨甘败下风D.铿锵懒惰
防碍世外桃源4.(2分)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句子是()A.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关键。B.在学习上,老师要
求我们既要独立思考,又要相互合作,积极探索。C.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D.各地中小学建立和完善了校园安全
预防工作机制。5.(2分)下面句子中,意思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A.他不能给你讲真话。B.难道他能不给你讲真话?C.他能不
给你讲真话吗?D.他不能不给你讲真话。6.(2分)某校校庆前夕,四位校友发给联络老师的短信,其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虽
身体欠安,但一定准时前往母校出席庆典,谨此奉告。B.因事务繁忙,恐难以按时间临母校参与庆典,深表歉意。C.获悉母校华诞,甚喜,届时
定拨冗出席庆典,特此通知。D.因航班取消,恐不能及时赶到母校参加庆典,敬请谅解。7.(4分)根据人物、情节写书名。(1)过五关斩六
将(2)黛玉葬花(3)卖火柴的小女孩(4)智多星吴用二.填空.8.(3分)《卖火柴的小女孩》作者是,
他被誉为“”。我还读过他写的童话《》9.(1分)名篇名著总能给我们带来人生的启迪,《百年孤独》告诉我们诚信的重要,书中那
句话说得好“”。10.(1分)《浣溪沙》这首词中,最能看出词人不服老,旷达乐观的句子是:11.(14分)古诗文默写。(
1)待到山花烂漫时,。(2)子曰:“,可以为师矣。”(3),不教胡马度阴山。(4)王师北定中原日,。(5)
九州生气恃风雷,。(6)不要人夸好颜色,。(7)我劝天公重抖擞,。三、阅读理解12.(11分)下面表格是某权威机
构针对高中择校现象进行研究后的数据。(择校现象指中考成绩没有达到重点中学录取分数线,非正式录取一部分学生)表1重点中学正式录取的
学生的择校生高考上线率比较正式录取的学生择校生全体学生人数9038128上线人数841195上线率93.3%28.9%74.2%表
2重点中学择校生和普通中学学生成绩比较重点中学择校生普通中学学生入校平均成绩494492高考平均成绩554576上线率28.9%
50.1%(1)从表1中你看出什么?,从表2中你看出什么?(2)根据数据,请对高中择校做一句话的点评。二、阅读古
文,完成练习.13.(5分)伯牙绝弦??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
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锺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1)成语出自这
个故事。这个故事中是的知音,从“”这两句可以看出。(2)人们常用“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感叹:。(3
)高山流水比喻,人们把知音比作的人。(4)你是怎样理解伯牙绝弦的?14.(16分)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①那年初春的一个早晨,当我起床时,已经来不及从从容容地走大路去上学,我气急败坏地抄近路赶往学校。河上的冰看上去还没融化,我三步并作
两步冲上冰面。刚刚走到河中央,“扑哧”一声,一处冰面塌落了,我的两条腿踏进了冷入骨髓的河水里。②教室供暖不足,平常就十分阴冷,我穿
着湿透的棉裤坐在椅子上,全身仿佛都麻木了,我沉默地挺着,脸和唇都变成了青紫色。③中午回到家,母亲很惊讶,却什么也没问,只是让我围着
被褥坐在烧得热热的炕头上暖和,她蹲在火炉前为我烘烤棉裤。炉火灼灼,不时爆出响声来,而母亲却始终一言不发。当母亲把烘干的棉裤交给我时
,眼圈有些红肿,不知是被炉火烤的,还是刚刚哭过。④那以后,有一两个月我没抄近路去上学。日子一天天过去,高考迫在眉睫。有一夜下了暴雨
,清早上学时盼望母亲能关照几句,诸如要走大路千万别抄近路趟河之类,可母亲不停地忙前忙后,根本不理会跟随她转来围去的目光。于是我赌气
地再一次来到那条河边。突然我发觉有什么人早在暴涨的河水里放了一些大石头,那石头一块块紧密地挨着,水深的地方甚至是用好些石块垒起来的
,石面高出水面数厘米,远远看去就像一座简陋的石桥。我踏石而过的时候,心里淌过一股莫名的感激。那天晚上回到家,我无意中看到母亲手上缠
着白纱布,血透过来,红红的一片,惊问她为什么会受伤,母亲淡淡地回答道:“不小心碰的。”站在一边的妹妹抢着告诉我:“妈妈的手是搬石头
碰伤的。”“妈搬石头干什么?”我不解地追问。“搬石头搭桥呀!”⑤那一瞬间,我的心轰响着,久久说不出一句话来。⑥那年九月,我踏过“母
亲桥”去远方上大学。独在异乡漂泊,仍是母亲用无言的关怀帮我度过每一次的疲惫和寂寞。渐渐地我知道,母亲用青春搭起我的生命之桥,还执着
地用希望和奉献为我搭起通向成功和幸福的桥。⑦如今,河上的“母亲桥”已经为风雨侵蚀变得残旧不堪,但在我成长的心灵中,“母亲桥”却永远
踏不断。(1)请给本文加上一个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2)除了“迫在眉睫”外,你还知道哪些也是形容情况很紧急的四字词语呢?请在下
面的横线上写出两个。(3)这篇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4)文中两次写“我”抄近路上学,但两次的原因不同,第一次是因为
,第二次是因为。(5)短文第三自然段写道:“当母亲把烘干的棉裤交给我时,眼圈有些红肿,不知是被炉火烤的,还是刚刚哭过。”请
你发挥想象把母亲此时的感受写下来。(6)你怎样理解“母亲用青春搭起我的生命之桥,还执着地用希望和奉献为我搭起通向成功和幸福的
桥”这句话的含义?(7)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你想对文中的母亲(或者“我”)说些什么?读了这篇短文,我的感受是:
我想对文中的“我”说:四、习作表达15.(30分)材料:李芳也来参加毕业考试了,同学们都感到意外,她能这样做真不容易啊……要
求:(1)根据提供的材料自拟文题,抓住“感到意外”“这样做真不容易”展开合理想象。(2)写一篇记叙文,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写具体;
(3)书写端正,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不出现真实人名和校名。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小升初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
析一、基础与积累1.【解答】故答案为: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
2.【解答】A.踱步(dù)错,应读“duó”,戛然而止(gá)错,应读“jiá“。B.伎俩(zhī)错,应读“jì”。挟xié
◎用胳膊夹着:~持。~山超海(喻不可能做到的事)。◎倚仗势力或抓住人的弱点强迫人服从:要(yāo)~.~制。~势(仗势)。◎心里
怀着(怨恨等):~恨。~怨。~嫌。jiā◎古同“夹”,从物体两边钳住。jiā◎古同“夹”,从物体两边钳住。C.蜷缩(juǎn)错,
应读“quán“。D.正确。故选:D。3.【解答】A项,脉搏:动脉的搏动,健康成年人安静时每分钟70﹣75次。“脉博”应写作“脉
搏”;C项,苍穹是一个汉语词汇,基本意思是苍天;广阔的天空:“仓穹”应写作“苍穹”;甘拜下风是一个汉语成语,指真心佩服别人,承认自
己不如别人。比喻处于劣势地位。“甘败下风”应写作“甘拜下风”;D项,妨碍,指干扰、阻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防碍”应写作“妨碍”
。故选:B。4.【解答】A.正确。B.正确。C.结构混乱,“通过”或“让”去掉一个。D.正确。故选:C。5.【解答】A.意思是他不
能给你讲真话。B.这一句是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意思是:他能给你讲真话。C.这一句是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意思是:他能给你讲真话。D.
这是双重否定句,改为陈述句意思是:他能给你讲真话。故选:A。6.【解答】根据材料可知,这是四位校友发给联络老师的短信,结合人物身份
分析,D是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故选:D。7.【解答】(1)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情节出自《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
小说家罗贯中,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
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2)黛玉葬花选自《红楼梦》,《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
金玉缘》,被列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
上的闺阁佳人们的人生百态,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的史诗。(3)卖火柴的小女孩选自《安徒生童话》,《安徒生童话》是丹麦作家
安徒生创作的童话集,共由166篇故事组成。该作爱憎分明,热情歌颂劳动人民、赞美他们的善良和纯洁的优秀品德;无情地揭露和批判王公贵族
们的愚蠢、无能、贪婪和残暴。其中较为闻名的故事有:《小人鱼》、《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拇指姑娘》等。(4)智多星吴用是《
水浒传》中的人物,《水浒传》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主要故事背景、类型上属于英雄传奇的章回体长篇小说。作者是施
耐庵,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后为宋朝征战,最终消亡的宏大故事。故答案为:(1)《三国演
义》;(2)《红楼梦》;(3)《安徒生童话》;(4)《水浒传》。二.填空.8.【解答】《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作家安徒生所著的一篇
童话故事,发表于1846年,是安徒生最为脍炙人口的童话作品之一。作者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讲述了一个家境贫寒、天真烂漫的小女孩在除夕
夜卖火柴,在饥寒交迫中划火柴取暖,并由此幻想各种美好场景,却最终冻死在街头的故事。安徒生通过这个童话,表达了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
刻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的不满,无情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和罪恶。我还读过他写的童话《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和《老房子》。安徒生《老头
子做事总不会错》《老房子》9.【解答】本题出自《百年孤独》这本书,书中能给我们带来人生的启迪,告诉我们诚信的重要的那句话是“守信是
一项财宝,不应该随意虚掷。”意思是说:一个人应该守信用,一个人的信用就是一笔无形的财富,不应该随意对待,一旦答应了人家,就应该竭力
去办,而不能找各种理由随意推脱。多说一点,信用是一个人立足的根本,言而无信的人是没有人愿意与他交往的。故答案为:守信是一项财宝,不
应该随意虚掷。10.【解答】《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其中“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这是不服衰老的
宣言,这是对生活、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这是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在贬谪生活中,能一反感伤迟暮的低沉之调,唱出如此催人自强的歌曲,这体现
出苏轼执着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故答案为: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11.【解答】(1)出自当代文学家毛泽东的古诗作品《卜算
子。咏梅》;(2)出自《论语》;(3)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出塞》;(4)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示儿》;(5)出自清代龚自珍的《己亥
杂诗》;(6)出自元代王冕的《墨梅》;(7)出自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故答案为:(1)她在丛中笑;(2)温故而知新;(3)但使
龙城飞将在;(4)家祭无忘告乃翁;(5)万马齐喑究可哀;(6)只留清气满乾坤;(7)不拘一格降人才。三、【阅读理解】12.【解答】
(1)表1是重点中学正式录取的学生的择校生高考上线率比较,从表1可以看出,在同样的教育环境下,择校生学习成绩明显比正式录取的学生成
绩差;表2是重点中学择校生和普通中学学生成绩比较,从表2可以看出,重点中学择校生和普通中学学生入校成绩没有明显差异,但三年学习后,
普通中学学生成绩优于重点中学择校生。(2)根据对表1和表2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高中择校,其实是一种徒劳的选择。故答案为:(1)
在同样的教育环境下,择校生学习成绩明显比正式录取的学生成绩差重点中学择校生和普通中学学生入校成绩没有明显差异,但三年学习后,普通
中学学生成绩优于重点中学择校生;(2)高中择校,一种徒劳的选择。二、阅读古文,完成练习.(12分)13.【解答】(1)考查了对故事
内容和成语出处的掌握情况。《伯牙绝弦》主要写了伯牙喜欢弹琴,而锺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不管伯牙如何演奏,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伯牙
的心意。伯牙因得知音大喜。子期死后,伯牙绝弦,终生不再弹琴。成语“高山流水”就出自这个故事。这个故事中锺子期是俞伯牙的知音,从“善
哉,峨峨兮若泰山!”和“善哉,洋洋兮若江河!”这两句可以看出。(2)考查了对故事内容的掌握情况。锺子期是俞伯牙的知音,俞伯牙善鼓琴
,而锺子期善听,锺子期死后,“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因此,人们常用“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感叹知音难觅。(
3)考查了对成语意思的掌握情况。成语“高山流水”是由《伯牙绝弦》这个故事中得来的,人们一般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人
们把知音比作真正了解自己的人。(4)考查了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情况。锺子期是唯一能够听得懂伯牙音乐的人,如今子期已死,再不会有人能听得
懂伯牙的音乐了,于是伯牙摔碎了他心爱的琴,这表示他对知音的敬重和珍惜。故答案为:(1)高山流水锺子期俞伯牙‘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和‘善哉,洋洋兮若江河!’(2)知音难觅;(3)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真正了解自己;(4)锺子期是唯一能够听得懂伯牙音乐的人,如
今子期已死,再不会有人能听得懂伯牙的音乐了,于是伯牙摔碎了他心爱的琴,这表示他对知音的敬重和珍惜。14.【解答】(1)考查了给短文
加题目,注意结合主要内容名来分析,短文主要写了初春时节“我”的棉裤湿了,母亲把烘干的棉裤交给“我”时,眼圈有些红肿,为了怕“我”过
河湿透衣服,就搬了石头搭桥,“我”踏过“母亲桥”去远方上大学。故可用“母亲桥”为题。(2)考查了词语的积累,注意写出“迫在眉睫”的
意思相近的词语,千钧一发:比喻万分危急或异常要紧。火烧眉毛:形容事情十分危急。(3)考查了课文内容的概括,注意抓住关键的语句进行概
括回答。即:本文主要写了“我”因抄近路赶往学校,不小心踏进了冷入骨髓的河水里,棉裤湿透了,冷得全身麻木,母亲知道后,不声不响地为“
我”搭好了桥,然而她的手却被石头碰伤了。“我”知道后,心情很激动。(4)考查了句子的理解,结合句子“当我起床时,已经来不及从从容容
地走大路去上学,我气急败坏地抄近路赶往学校。”“于是我赌气地再一次来到那条河边。”可知,文中两次写“我”抄近路上学,但两次的原因不
同,第一次是因为起床晚了,为了赶时间,第二次是因为赌气。(5)考查了句子的理解,阅读句子“当母亲把烘干的棉裤交给我时,眼圈有些红肿
,不知是被炉火烤的,还是刚刚哭”可知,母亲哭既是心疼儿子在寒冷的初春穿着湿棉裤受冻,又是在心里默默地想办法帮助儿子解决过河的难题。
(6)考查了句子的理解,可抓住关键词语“生命之桥”可以想到母亲为“我”的成长付出了许多许多,“希望和奉献”指的是用石头搭桥,暗含着
母亲为儿子辛勤操劳。在“我”成长的道路上,母亲是“我”的同行者和领路人。母亲为“我”的成长付出了许多许多,她并不是想得到什么,只希
望我们能快乐与幸福。(7)本题考查阅读感悟和语言表达能力。要求在读懂原文的内涵和作者的思想情感的基础上,发表看法,注意语言的流畅和
情感的真挚。即:读了这篇短文,我的感受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文中的母亲对孩子的爱,令人动容,她用青春搭起儿女的生命之桥,
她用希望和奉献搭起儿女通向成功和幸福的桥梁,普天之下的母爱都是伟大的,我们为人子女的要懂得感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报答母亲。我想对文
中的母亲说:阿姨,您好,看了您的事迹我很感动,您是一个伟大的母亲,向您致敬!向母爱致敬!故答案为:(1)母亲桥;(2)千钧一发、火
烧眉毛;(3)本文主要写了“我”因抄近路赶往学校,不小心踏进了冷入骨髓的河水里,棉裤湿透了,冷得全身麻木,母亲知道后,不声不响地为
“我”搭好了桥,然而她的手却被石头碰伤了。“我”知道后,心情很激动。(4)起床晚了,为了赶时间;赌气;(5)母亲哭既是心疼儿子在寒
冷的初春穿着湿棉裤受冻,又是在心里默默地想办法帮助儿子解决过河的难题。(6)在“我”成长的道路上,母亲是“我”的同行者和领路人。母
亲为“我”的成长付出了许多许多,她并不是想得到什么,只希望我们能快乐与幸福。(7)“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文中的母亲对孩子的爱
,令人动容,她用青春搭起儿女的生命之桥,她用希望和奉献搭起儿女通向成功和幸福的桥梁,普天之下的母爱都是伟大的,我们为人子女的要懂得
感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报答母亲;阿姨,您好,看了您的事迹我很感动,您是一个伟大的母亲,向您致敬!向母爱致敬!四、【习作表达】15.
【解答】范文:考试李芳也来参加毕业考试了,同学们都感到意外,她能这样做真不容易啊!李芳是一名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有一次放学过马路
时,一辆大货车向她冲过来,“砰“的一声,李芳从此就要轮椅陪伴她度过这漫长的人生了。出院后,李芳完全变了一个人似的,再也看不到成天挂在她脸上那甜丝丝的笑容了。她整天把自己关在一个黑暗的小房子里,一个人静静地坐着。这件事传到学校里,同学们和老师都纷纷前来探望她。老师地她说:“李芳,我对你的遭遇也深感同情,但是我们总要经历坎坷的人生啊,不能因此而跌倒。我们要学会自己爬起来,继续走完以后的路。”听了老师的这番话后,李芳恍然大悟,她从此也开朗了许多。以后她每天自学知识,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圈起来,等老师来跟她补习时就问老师。不知不觉,转眼间,毕业考试就到了,同学们都在纷纷议论着李芳会不会来考试。有的说:“我猜李芳一定不会来了,她都没上学,怎么可能会来考试呢?”也有的说:“李芳一定会来考试的,她是个聪明好学的学生,她那么顽强,绝对不会错过这个机会的。”在同学们喧哗的谈论中,出现了一个坐在轮椅上的女孩,她的脸上挂着甜丝丝的笑容。她就是李芳。同学们见到李芳,都感到非常惊讶,一窝蜂地涌了上去围着她。有的问她的身体情况,有的跟她讲这段时间学校发生的事情……考试开始了,李芳以这个学期自己努力的成果,考出了一个好成绩!
献花(0)
+1
(本文系新智慧教育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