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十一期间,随机电车间拜访青海塔尔寺,第一批全国重点保护单位,然后拜访甘南的拉扑楞寺,第二批全国重点保护单位,西藏藏传佛教格鲁派有六大寺院,其中两座寺院并不在西藏,一个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的莲花山坳中,是格鲁派创始人的出生地,就是塔尔寺,一个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城西,有六大藏传学院,就是拉扑楞寺,对于格鲁派来说,两各寺院地理位置布局非常重要,一个是青海藏学院的最高学府,一个是甘肃藏学院的最高学府。 塔尔寺是青海的旅游景点,对外开放,有导游做讲解,对第一次参观藏族寺院来说非常必要,藏族寺院与中原地区完全不同,没有中轴线之类的布局,就是漫山遍野地随意建造房子,很容易转向,而拉扑楞寺就没有那么友好了,并没有对外开放,内部喇嘛管理很严格,不希望非教众旅客参观,有时对游客进行驱赶,主要是不了解僧人的习俗和忌讳,产生误解,所以,所有藏族寺院参观室内的场景都不能拍照,所有的照片记录都是建筑外立面的样子。 1、塔尔寺,清晨,我们是第一个波来到塔尔寺的队伍,门没开,我们站在门前的广场上与塔尔寺相邻的藏医院合影。一个藏族服饰的小姑娘走过来,问我要不要导游,我反问到“能和你合影吗?”,她爽快地答应了,合影结束后,她成了我们的导游。尽管这里商业气息很浓,但对内陆来的游客还是有异族风情,特别是藏式寺庙和虔诚的信徒。 网上介绍,塔尔寺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的1560年,得名于大金瓦寺内为纪念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银塔,藏语称为“衮本贤巴林”,意思是:“十万狮子吼佛像的弥勒寺”。可见当时明代嘉靖年间西藏的弥勒信仰盛行,宗客巴大师就是未来佛的化身。占地40万平米。 如来八塔,大门前面的6.4米高的八座白塔,在西藏寺院也常见一排排白塔,建于1776年,释迦佛的八大事迹,相当于八相图,每座塔铭有梵字种子字牌,可以学习一下。 祈寿殿,这是一座小巧幽静的院落,绿色琉璃围墙。1717年建,为祝七世达赖长寿而建,殿中的檀木雕刻精美无比,而整个建筑据说是无钉结构。 大金瓦寺,全寺最早的建筑。藏语称为“赛尔顿庆莫”,即金瓦的意思。其建筑面积为450平方米。大金瓦殿初建于公元1560年,后于公元1711年,用黄金1300两,白银一万多两改屋顶为金顶,形成了三层重檐歇山式金顶。大金瓦殿内,迎面矗立着12.5米高的大银塔,这就是宗喀巴诞生的地方。大银塔以纯银作底座,镀以黄金,并镶嵌各种珠宝。 小金瓦寺又名为护法神殿。初建于明朝崇祯四年(即公元1631年)。寺中回廊陈设野牛、羊、熊、猴等标本。 大经堂,是塔尔寺建筑中规模大的。其建筑面积近2千平方米,是拥有168根大柱的大型经堂,初建于1606年。其内部陈设非常考究,有珍贵的大型堆绣挂佛、刺绣佛;含世界仅存的十八罗汉早期堆秀等。 塔尔寺内收藏有大量鎏金铜佛像、铜佛像、金银灯、金书藏经、木刻板藏经、法器、灵首塔、御赐匾额、壁画、堆绣等文物。其中壁画与堆绣、酥油花被誉为塔尔寺三绝。 2、拉扑楞寺,我们开车穿过甘加草原后,来到夏河的拉卜楞寺,给我的第一感觉不像禅宗寺庙那样有完整的建筑结构,其实这里真是一个大村镇,没有围墙,村周边是长长的转经筒,像长廊一样包围整个村镇,各个寺庙像村里的大财主,高楼深院占据村里的制高点,低矮的平房是僧人的宿舍,可以看到穿红衣的小喇嘛踢足球。据说,拉卜楞寺设有显宗闻思学院、密宗续部学院、续部上院、喜金刚学院、时轮金刚学院、医学院等六大学院,为世界最大的喇嘛教学府,其严格的入学、教学、考试和毕业制度为西藏培养了大量宗教人才。我们外人看不出是一座学院,早我们眼里,就是一个全是藏式建筑大镇子。 在这里仅仅可以欣赏藏式建筑外立面,自己独自想多了解藏传佛教的知识是不可能的。因为拉卜楞寺大多数寺院不对外开放,根本没有统一的门票,也没有导游介绍。也许是蜂拥而至的旅游者打扰了修行者的清静,一些神秘的寺庙和学院对旅游观光者都是怒目拒绝,但对本地的信徒还是欢迎的。所以,没有专人接待,在这里你看不到也不能深入了解藏传佛教的知识。许多背包族的旅游者放弃这里,转到更偏僻的郎木寺,那里的喇嘛非常热情。 在这里停留的半天,看到四处闲逛的外国游客,看到寺庙厚厚门帘里酥油弥漫,看到不同阶级僧人威武的帽子,看到大殿内吃斋的仪式,更多的是藏族信徒的虔诚。 网上介绍,拉扑楞寺建寺1709年,全盛时期占地总面积86.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主要殿宇90多座,包括六大学院、16处佛殿、18处昂欠(大活佛宫邸)、僧舍及讲经坛、法苑、印经院、佛塔等,形成了一组具有藏族特色的宏伟建筑群,房屋不下万间。宗教体制的组成以闻思、医药、时轮、吉金刚、上续部及下续部六大学院为主,在全蒙藏地区的寺院中建制最为健全。闻思学院是其中心,又称大经堂,有前殿楼、前庭院、正殿和后殿共数百间房屋,占地十余亩,为藏式和古宫殿式的混合结构,顶上有鎏金铜瓦、铜山羊和法轮、幡幢、宝瓶等装饰物。它以显宗为主,着重研习印度佛学家所著的五部大论(《释量论》、《般若论》、《中观论》、《具舍论》、《戒律论》)。 我对藏传佛教的知识了解甚少,这里地处偏僻,住宿条件比较差,估计藏学院的条件也很辛苦,藏式建筑大农村是也,从大金塔可俯视整个拉扑楞寺,旅游的发展才会改变这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