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历史频道,期待你的关注 “大刀向那鬼子的头上砍去......”这首荡气回肠的大刀歌依然深深地印刻在许多人的脑海里,在那个沾满血泪的年代,中国军民即使弹药短缺,条件恶劣,在面对残暴的日本侵略者的时候,每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依然选择了奋起抗战,他们是我们历史上不朽的丰碑。 ![]() 在抗日战争时期,我们的军队所面临的局面是非常不利的。尤其是八路军与新四军,在面对装备精良、素质较高的日本军队的时候,武器落后、弹药缺乏的我军不得不采取避其锋芒的战略,多数情况下我们只能依靠缴获的敌人物资来进行作战。 俗话说“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可是从敌人手里缴获的物资实在是太少了,而嘴上说着共同抗战的国民党更是对我军抱有警惕,不愿意提供给我们过多的作战装备,这就使得我们必须从其他方面出发,继续寻找杀敌的策略。 ![]() 由于武器弹药的缺乏,我们的军队还常常使用一些冷兵器,比如非常出名的大刀、红缨枪等等。虽然这些冷兵器在现如今的人们眼里好像落后了,但在当时这些冷兵器还是多次给予日本侵略者迎头痛击。 近代战乱时,我们的钢铁冶炼技术还比较落后,就更不要说没有正经工厂的八路军与新四军了。在一些近身肉搏的场合,我们的冷兵器甚至会在战斗中断裂,这就让我们在作战中很吃亏,而携带专用马刀的日本骑兵,更是给我们的军队造成了相当大的困扰与威胁。 ![]() 但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智慧的中国人民最终还是能够找到更好地对抗日本侵略者的办法。1941年,曾经在苏联留学的彭雪枫将军就打造出了精良的战斗武器——雪枫刀。这把精良的武器在首次使用的时候就大放异彩。 彭将军在1941年便组建了新四军骑兵团,并不遗余力地切实改进这支精锐部队的装备,其中就包括这把著名的“雪枫刀”。我们的骑兵部队在9分钟内便砍杀了300多名日军,令不可一世的日军溃散而逃。这支学习了苏联战术的骑兵团,后来被称为“红色哥萨克”,足见其威武之处。 ![]() 本来彭雪枫将军,就是按照苏联的样式,打造的这支精锐的骑兵部队,但是为何到了马刀这一步,彭雪枫将军却突发奇想进行改造了呢?原来苏军的高加索式马刀并不适合我军的实际作战,彭将军在数次实战与观察之中便决定依据实际情况改造一把最为合适我们的马刀,这就是“雪枫刀”。 这把由彭将军设计的新式马刀刀身较长,通体轻薄,锋利无比,切过的敌人直接摔落马下当场阵亡,战斗效果十分显著,受到了骑兵团官兵的一直好评。在首次战斗中便大放异彩,就有了之前我们所说的胜仗,而剩余的八十余敌人见我们如此勇猛,便纷纷缴械投降了。 ![]() 但是因为材料的限制,雪枫刀这样的“绝世兵器”锻造的数量还是相当稀少的,大多只能装备骑兵团的先锋部队,更不要说其他的部队了。在一些近身搏击的战斗中,我们依然大多使用着大刀与红缨枪,但是上阵杀敌的威风还是丝毫没有减少的。 为了能让我们的冷兵器有一些整体的提升,彭雪枫将军在此之后也在材料等地方改造了几版军刀,希望能做出一款不受材料限制,杀敌效果又好的战斗冷兵器,但是同样因为材料等等的原因,它们的战斗效果还是不如原版的雪枫刀要好。 ![]() 再后来,随着抗日战争的不断推进,我们的热兵器逐渐增加,同时在后方不断建立与改造的兵工厂也逐渐地投入了使用,于是冷兵器在战场上出现的频率也就更少了。而著名的“雪枫刀”也仅仅留下了一张照片,其原品与锻造工艺都已经不幸失传了。 新中国成立后,我军依然保留了骑兵的编制,而解放军的大部分军刀,依然在此前的基础上使用着日制或苏联制式军刀,后来我国又博采众长研制出我国特色的56式军刀。但是这版著名的雪枫刀,至今我们仍然不知道其制作工艺,这也一直是我们心中的遗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