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股价大跌对上市公司有什么影响?对我们个人有什么启发?

 探为观指 2022-06-14 发布于江苏

股价大跌对于一家上市公司而言,肯定不是什么好事情,但是也不一定就有多大的影响。

我们首先来探讨一下,股价到底是什么。在目前的股市共识下,股价其实是众多投资者对一家上市公司未来价值的预期。

比如曾经的特斯拉股价为什么能够冲到一千二百多美元,因为一众投资人按照特斯拉未来年产汽车2500万辆的预期值,计算了那时候的公司价值,然后折现到当下的时间点,就得出了股票价格。

很多思维敏捷的朋友,看到这里就会产生一个想法:既然当下的股价是对企业未来价值的预期,那么预期能不能“被管理”?

很显然,是可以的。比如炒作一些好消息,蹭一些热点,同时配合一些资金操作拉抬股价,营造企业未来增长预期的氛围,吸引接盘侠入场。

相信“老韭菜”们对这些套路应该非常熟悉。但是,这是股价上涨的情形。什么样的预期能够让公司股价大跌呢?

老美那边有家很有名的投资机构叫浑水公司。他们的出名,就在于他们专门做空企业股票来获利,有些时候还是做空一些知名企业。

浑水公司先是安排分析师对目标公司的财务数据和经营情况、行业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如果他们确认这家企业有深度信息值得挖掘,他们甚至会安排“卧底”去目标企业工作,以获取更一手的信息。

比如,要调查一家咖啡公司,他们就真的安排人去门店数客人,甚至安排人去门店打工,记录每天的销售量。以此一手数据,对比核实目标公司的财务数据是否属实,未来经营预期如何。

一旦浑水公司发现目标公司存在财务造假问题,或者实际营业收入无法支撑当前股价水平的估值逻辑,那么他们就会把几百页的分析报告准备好,然后拿真金白银做空那家公司的股票。

这时候,如果目标公司拿不出着实有力的证据,来证明他们当下的盈利能力以及未来的盈利能力,足够支撑目前的股价水平,甚至更高的股价水平,那么他们的股价就真的可能大跌了。

所以说,股价大跌对于一家上市公司而言,是资本市场对他们未来盈利能力的不信任。

那么,股价大跌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有什么直接的影响吗?

最直接的影响当然是公司董秘的工作量会突然上升。各路投资人会联系公司,询问或者求证一些情况,甚至发泄情绪抱怨公司为什么产生负面信息。

这其实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如果股价大跌是源于一些影响经营情况的重大新闻,那就非常麻烦了。

比如,做空机构发现一家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这可能就直接引发官方执法机构对公司的调查了。这是最大的麻烦。

再比如,股价大跌是由于市场传言,公司即将丢失某个重要客户。这也非常麻烦。现实之中发生过好多次水果手机供应链上的供应商企业失去了为水果公司供货的资格,结果股价跌去一半都不止。

这种情况也是相当麻烦的。丢失一个重大客户意味着企业的经营情况会发生巨大的消极变化,那么他们的供应商就会来催付货款,他们贷款的银行就会来重新审核贷款资格与授信额度。

而可能产生更大影响的,是其他客户会不会动摇信心而取消订单,以及员工团队知道这个重大问题时,会不会军心动摇,会不会骨干跳槽,会不会影响接下来的重要订单。

以上这些可以说是最坏的结果了。这种结果的产生,确实是因为企业自身经营不善,市场竞争力降低,或者遭遇重大政策变故(比如教培产业),最终体现在未来盈利能力预期让各个利益方都失去信心,把所有消极结果都体现在股价上。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经营良好的企业股价遭到恶意做空。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已经不重要了,一般情况下上市公司都有专业法务团队来处理这类问题。

最后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普遍性的市场恐慌,导致无差别的整体市场大跌。这种时候就是股神所说的“别人恐慌我贪婪”的时候。

真正的优质企业在这个时候,会变得很便宜,脱离了其真实价值而到达了不合理的低价区。股神他们正是在这种时间点低价吸筹的。

那么,对于上市公司来说,真正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对我们个人发展又有什么启发呢?

第一,奉公守法,合规经营是底线。上市公司可以雇佣财务高手,在合法框架内进行各类财务筹划,以达到公司收益最大化,真正做到为股东创造价值。

但是,任何超出法律法规允许范围的事情,收益再高也不能碰。我们常说,被随机波动性击中是必然的,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因此,做了坏事迟早要遭遇损失,也是必然。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不要试图对抗概率和随机性。

做人更是如此,个体对抗随机性的能力实在太弱,我们只能通过尽可能多的积德行善,来降低遭遇消极随机性的概率,提高收获积极随机性的概率。

第二,企业的生存之本是现金流,个人同样如此。

很多人对“资产总额”这个概念很感兴趣,这其实就缺乏基础财务知识了。一个人、一个企业的总资产是包含负债的。一个人开家公司,借一个亿存在公司账户,那么公司资产也就有一个亿了。

这一个亿是你的吗?显然不是。你这一亿资产又能唬得了谁呢!那么,有些朋友受过高等教育,知道“净资产”这个概念。我的所有者权益减去负债,就是净资产,这些钱就是我的了呀!

道理上确实说得通。但是现实中,很多总资产、净资产都很高的企业,最后还能破产清算,又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现金流断裂。

资产很高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又能快速变现的资产才是最重要的!仓库里一堆存货也是公司资产,但是卖不出去就变不了钱,那是你的净资产也没用!

对于个人而言,家庭资产配置一定一定要注意流动性。很多人现在说起投资,好像就只知道买房子永远赚。事实上,未来的绝大部分三四五线城市的房子都很难变现,它就是涨了也毫无疑义。一堆纸面数字而已,你去超市购物,光凭出示房产证是拿不走东西的!

第三,股价更多的是外界对上市企业的一种评价,就好比老师、领导对我们个人写评语一样,并不一定能够代表我们的真实价值。

上市企业的真实价值体现在很多方面,通常是很难为外人所深刻理解的。比如企业管理团队对于客户需求的理解,这是一项无法考察或者量化的能力。但它最终会体现在企业产品的销量上,最终体现在盈利能力与财务报表上。

还有企业的研发能力,这也是无法量化出来的。但是我们却能够从一些细节方面进行感知。比如,企业领头人关注什么,是整天穿个工作服在实验室里面埋头搞技术,还是热衷于到处参加演讲和真人秀做宣传。

最成功的企业一定是把技术和营销有机结合起来的。光是成天搞营销的,除非主营业务是广告公司或者创意企业,否则这种企业的盈利能力比较容易被夸大,而且容易把牛越吹越大,到后面想圆都圆不住。

做人也是同样道理。既要苦炼内功提升自己硬实力,也要注意打造个人品牌并维护好品牌形象。

所谓的硬实力,到最后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来源于见识、眼界、知识、技能、思维方式、甚至是品德和价值观的综合集成。

硬实力的打造就是我们常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丰富头脑的同时,尽早地接受社会的毒打。

而打造个人品牌,本质上就是把个人优势以恰当的方式展现出来,获得大家的认可,被大家在心目中贴上某个积极的标签,比如情商高、善于沟通、协调能力强、本单位最会写文章的人等等。

一旦个人品牌在一个团体内形成,其他成员在遇到相关的事情的时候,第一个就会想到你。这时候,一方面你通过进一步的实践,可以强化这方面的优势,获得正反馈,促进正向循环。

另一方面,把事情办成之后,你的个人品牌会得到团队更加深入的认可,为你提供业绩支撑。未来升职加薪的基础也就越打越牢。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道路也逐渐步入正循环轨道。

和企业一样,有的人自恃才高,不屑于恰当地宣传自己的能力(打造个人品牌),这就和企业虽有好产品却不重视营销,可能会导致酒香也怕巷子深,耽误了自己的发展。

有的人盲目追求“经营人脉”,整天不知道提升个人能力和修炼内功,光是奔走在众人之间营造自己的“人设”。这样的结果,只能是过度宣传和曝光之后的言过其实,最终里子撑不起面子,而让别人看不起的同时,自己也失去了真正挑大梁的机会。

所以说,企业经营和个人发展在很多方面和道理上,都是相通的。到最后就是两件核心要务:打造价值,打造网络。

打造价值是让你被需要,打造网络是为了分发你的价值。任何企业或者个人,做到这两点,想不成功都不可能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